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章 吴币如刀:刀币的来源
    吴国的新国君,是老吴侯的长子,名叫诸夷。

    早在做世子时,诸夷就觉得,自己国家既然有郑国赐予的铸币权,那就应该源源不断的铸造货币。

    那样就可以将郑国生产的东西,源源不断地搬运到自己的国家里来。

    为此,他还专门去找父亲商议,希望废除一年十万金的限额,开足马力造钱。

    谁料老吴侯却说,郑公能让自己每年造十万金的钱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做人不能太贪心。

    况且,郑公待自己不薄,他可不能占郑国太多的便宜。

    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但在诸夷眼里,这是老吴侯的软弱,是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霸权面前的卑躬屈膝,自惭形秽的主动低头。

    为此,他甚为不齿。

    发誓等到自己当上了国君,一定要改变这一现象。

    终于,在熬死了老吴侯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获利之路。

    他将国家一年的十万限额取消,让百姓纷纷跟随官府上山开铜铸币。

    很快,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整个吴国形成了产业链,将吴国的货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然后随着商人扩展到整个郑境。

    但因为郑国体量庞大,所以他的前一两年,并没有发生任何异常。

    因这件事,他让整个吴国赚的盆满钵满,一跃成为整个吴国史上,功绩最大的国君。

    他甚至觉得,自己将会超过上古尧舜禹那样的贤君,被后人敬仰。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他们生产的钱币过多,里面又有些低层次的钱币,故被郑国当地的百姓和商人嫌弃,他们不愿意用吴国产的货币。

    但这难不倒他,毕竟他们国家可是有郑国给予的铸币权的,那货币的模板,自然也在他们国家有。

    于是他连夜组织人手改善货币样式,并派人严格把关。

    终于,他们将吴币造的与郑币无二,足已以假乱真。

    很快,他们的货币就给他们换来了源源不断的粮食,布匹,良马,精铁。

    正当他洋洋得意之时,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

    什么问题呢?原来是钱造的太多,造成了吴国境内的市场钱比货物多,所有钱币开始贬值了。

    一开始,他还是很愤怒的。

    心想这可是郑国承认的钱呀,咋会十金连一斤粮食都买不下呢。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因为他无节制的造钱,导致吴国境内的货币通胀严重,所以物价也就飞涨起来了。

    但他并没有想到那,眼见自己获得的利没有之前大了,他便十分担心。

    好在最后,他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就是给市场来一个量大管饱,多多的造钱就是了。

    贬值就贬值了,他也不管了,只要利润还是比付出大,他就会一直这样做。

    一瞬间,吴国能赚钱的消息,就传到了郑国的各地。

    郑国的商人纷至沓来,拿着从家乡买来的便宜物品,用来换制作精良的吴币。

    这样做的商人,也都赚到了钱。只要去一次,基本上这一辈子花的钱就赚够了。

    一传十十传百,就有更多的人前来吴国做这个贸易。

    而吴侯诸夷呢,也乐见其成,双方就这样默契地达成了这种协议。

    渐渐地,郑国市场上的钱币便开始多了起来,商品的价格也就随之也涨了起来。

    这才被郑国的官员,以及国家的决策层看到。

    这边,吴侯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倒霉,还在做着收割天下财富的美梦。

    而另一边,一骑飞驰,已将郑国的国书给他带了过来。

    等吴国接到国书,已经是其发出的二十天以后了。

    这也能看出,吴国到新郑的距离的确是远,道路也确实难走。

    吴国负责接待的官吏连忙将来人请着歇息,一边又派人去请国君。

    可令他奇怪的是,来人并不急着歇息,而是要等吴侯来了,亲自给吴侯宣读诏书。

    那官员无奈,只好亲自去请吴侯。

    等见到吴侯,他正在自己的矿上,看着自己的杰作呢。

    只见随着隶民将矿铜凿下,运抵冶炼的熔炉后,便有铜水顺着炉底的开口流下来。

    紧接着,工匠将那些铜水倒入模具,用水冷却后倒出。

    一批又一批崭新的铜币,就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这就是他们的成品,因长相酷似小刀,故被称为“吴刀”。

    吴刀也是郑国使用的钱币,它的刀柄处有一个小圆孔,可以用绳子穿起来,方便携带。

    郑国作为最先崛起的国家,并没有继承他们先祖的钱币——布币,而是选择了齐国的刀币。

    当初,这还是姬忽带着人改革的。

    他觉得,一个国家锐意进取的意志,应该从各方面展现出来,所以他力排众议,将钱币改成了这样。

    为此,他还在老丈人那刷了一波好感度,齐侯当时甚为满意。

    而庄公呢,他不是那种迂腐的人,当姬忽将新钱币的寓意阐明后,他便果断同意了。

    这便是郑国刀币的由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是没想到,这寓意满满的刀币,竟然被吴国如此滥造。当真是将这小小的,人人都喜爱的东西,变成了可以宰割这天下的刀刃。

    只不过,最终宰割的是由姬忽代表的郑国,还是吴侯为首的吴国,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这天下,将会因为这同种货币的来源,而发生一场众人始料未及的大乱。

    吴侯还在看呢,忽听官员来报,说是郑使到了,要来见他。

    他没好气地道:

    “安排在馆驿,我明天去见他,现在我忙着呢。”

    他本想就此打发那人走,可没想到,那人却迟迟不见离开。

    反而急切地又向前走了两步道:

    “国君,郑使说了,他一定要见到你,当面宣读诏书。”

    “见我?他一个小小的使者也配?

    还有,他的诏书,该不会是新郑的姬忽发的吧?

    他郑国也太过分了,我吴国与他同为诸侯国,他竟然不遵天子,私自下发诏书,真当我姬家无人?”

    说着,就势要赶那官员离开。

    只是那官员是个明白人,知道郑国的使者不能怠慢,于是继续苦口婆心道:

    “国君,您可千万不能这样说,现在整个天下,都在郑国的掌握中,天子只不过是个傀儡而已。

    况且先君昔年遭难,也是郑公帮忙守住的吴国江山,更是给了我们整个天下的铸币权,恩赏不可谓不高呀。

    今日郑使来此,必然是有要事报于您听,您就屈尊前去看看吧。不然,说不定会发生不可预料的坏事。”

    “有何坏事?”

    吴侯一听,立马暴跳如雷。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