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1章 红尘仙碑!
    乙界深处,古老帝族——玄曜帝族。

    自远古开天以来,他们便屹立于此界之巅,血脉高贵,血脉觉醒者能窥视天命。

    这一日,玄曜帝族的祖地大殿中,金色火焰熊熊燃烧。

    几位白发苍苍的老祖齐聚,气息如同山岳般沉重。

    其中一人低声道:

    “那所谓的红尘仙......近来声名太盛,连白玉清那等人物,皆因他而突破合体。若此人真能以凡道证仙,岂不是威胁到我等帝族根基?”

    另一位老祖冷哼:

    “哼!区区隐世之辈,纵使有些手段,也掀不起多大风浪。既然如此,不如......派出天命之子去探一探。”

    殿中顿时寂静下来。

    所谓天命之子,乃帝族倾力培养的少年,背负帝运,掌神兵碎片,堪称未来无敌的胚子。

    “若能看穿此人的虚实最好,若不能......也可借机磨砺天命之子。”

    一位老祖话音落下,便有神光冲天而起。

    不久之后,碧霞村。

    初夏微风,竹林摇曳,萧凡正坐在竹屋前,手中拿着一根竹片,在削制农具。

    村民们来来往往,递上自己种的瓜果蔬菜,笑着向“红尘仙”请安。

    就在这日,一个身着布衣的少年走入村口。

    他眉目清秀,眼神却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锋锐。

    虽装作凡人,但举手投足间隐隐带有帝族的血脉威压。

    “前辈,此地可是‘红尘仙’的住所?”

    少年语气恭谨,但眸底深处,却藏着一抹冷冽探究。

    村民们皆未察觉,只是热情地把他领向竹屋。

    竹屋前,萧凡抬眼,淡淡看了他一眼。

    那一瞬,少年心头猛地一震,只觉得自己好似被人一眼看穿,连骨血深处的秘密都暴露无遗。

    “有趣。”萧凡心中轻笑,却未点破。

    他随手伸手,在竹桌上拈起一粒小小的菜籽,指尖轻轻一弹,便落在少年手中。

    “既来此地,便吞下它吧。”

    少年一怔。

    他虽为天命之子,但心中仍存戒备:这菜籽看似平凡无奇,却让他心底生出一种难言的压迫感。

    可萧凡神情淡然,仿佛随手递出一颗芝麻般不起眼。

    那份无所谓的姿态,让少年竟不自觉地选择......相信。

    “我倒要看看,这菜籽,能奈我何!”

    少年抬头一口吞下。

    下一瞬——

    轰!

    他的识海之中,骤然浮现无尽幻境。

    天穹翻覆,血海滚滚。

    无数他曾经厮杀过的妖魔敌影齐齐涌来。

    “你以为自己是天命之子?哈哈,不过是一枚帝族的棋子罢了!”

    “你所谓的未来,皆在他人掌控之中!”

    无数声音在他耳边咆哮,直击心魂。

    少年脸色煞白,只觉得魂魄都要裂开,连神兵碎片都被心魔侵蚀,开始黯淡。

    “难道......我连区区一枚菜籽也承受不住?”

    他浑身颤抖,几乎要被心魔吞没。

    就在少年心神崩溃的刹那,竹屋中,萧凡抬起茶盏,轻轻吹去茶沫,淡淡吐出一句话:

    “神兵有缺,莫求外物,当补己心。”

    声音不大,却如晨钟暮鼓,直击幻境深处。

    刹那间,少年的心神似被拉回。

    那原本崩溃的神兵碎片,竟在体内发出低沉共鸣,宛若听懂了萧凡的指点,化作一道清光,驱散心魔,开始自行修复!

    轰隆!

    神兵碎片修复完成,反而比原来更为完整,释放出一股古老而浩瀚的帝威。

    少年瞳孔猛缩,心中掀起滔天骇浪:

    “这......怎么可能?我族数位老祖穷尽手段,都无法让神兵碎片合一!可在这位前辈面前,他却只说了一句话!”

    少年缓缓抬头,眼中再无一丝不屑,只有震颤与敬畏。

    远在万里之外,玄曜帝族的祖地,一面古老的水镜正在闪烁。

    数位老祖凝神观看,脸色同时剧变。

    “神兵碎片......自行补全?”

    “怎会如此!这位红尘仙,究竟是什么存在?他一颗菜籽,一句话,就能点化天命之子?!”

    “难道......真是传说中的天外来客?不然,他如何以凡物胜过帝族神兵?”

    殿中死寂。

    最终,一位白发老祖深深吐出一口气,神色凝重至极:

    “记住今日。自此以后——谁都不得轻犯红尘仙!此人......不可测!”

    少年从竹屋中走出时,整个人已完全不同。

    他额头光芒闪烁,气机内敛,周身气息竟隐隐突破,迈入新的境界。

    村民们只觉得那少年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可他们根本不知道,刚才究竟发生了什么。

    只有少年,心中暗暗发誓:

    “此生此世,我欠红尘仙一个无法偿还的因果。”

    自此,世间暗中流传出新的说法:

    “红尘仙一颗菜籽,胜过帝族神兵。”

    ........

    自那位天命之子在碧霞村中修补神兵碎片、心境蜕变的消息传出,整个乙界哗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无论是人族修士,还是妖族、鬼族残部,亦或散修凡俗,都在暗中议论:

    ——“红尘仙,真乃无上存在!”

    ——“他不以修为压人,不以气势夺人,甚至连灵石都不收......只是一句话,一颗菜籽,就可让天命之子脱胎换骨!”

    ——“若此等存在都不能称仙,那世间还有谁能配?”

    谣言像狂风一样,刮遍了整个乙界。

    起初,宗门巨擘还心存怀疑。

    可当那天命之子亲自现身,以神兵完整之威,镇压了无数同代天骄,并且在诸天骄面前,亲口承认“此生此世皆欠红尘仙因果”后,再无任何人敢说“不信”。

    红尘仙之名,自此彻底震动整个乙界!

    竹屋依旧,炊烟袅袅。

    萧凡依旧每日种田、浇水、除草,偶尔闲时抚琴煮茶,似乎完全不知外界如何喧嚣。

    可就在这时,奇景发生了。

    先是附近的凡俗村落,百姓们自发在竹屋外的石地上竖起一块石碑,青石粗糙,却刻着四个大字:

    “红尘仙碑!”

    那是凡人用最笨拙的刻刀,一笔一划镌刻出来的,字迹生涩,却带着虔诚。

    ——“红尘仙救我父亲一命。”

    ——“红尘仙赐我菜籽,我家三代皆得安康。”

    ——“红尘仙言:耕田即修行,我儿原是凡体,如今却能举鼎如山。”

    一桩桩,一件件,皆被村民刻在石碑之上。

    起初,只有一块。

    可没过多久,来自四面八方的凡人、散修、甚至妖族小妖,皆怀着敬畏之心,纷纷立碑。

    有的立在碧霞村口,有的立在来往必经之路。

    碑越来越多,终在红尘仙竹屋之前,连成了一片碑林。

    人们称之为——

    “红尘碑林。”

    碑上只有四字:

    “凡即是仙!”

    这四字,最初是谁刻下的,无人知晓。

    有人说是那位病危得救的老者;有人说是那名被净化的妖族小狐狸;还有人说是某个凡人孩童无意间脱口而出。

    可不管如何,这四字一出,犹如天雷,震碎了整个乙界的旧有观念。

    ——“自古修行,要脱凡成仙。可红尘仙,却说:凡即是仙!”

    ——“这不是妄言,而是事实!你看那菜籽、茶叶,皆凡物,却能延寿百年、入道成仙。”

    ——“原来仙,并不在高高在上的神台,而在红尘之间。”

    凡即是仙。

    短短数月,这四字,成为整个乙界修士口口相传的座右铭。

    甚至有宗门长老暗叹:“我修炼五千年,不及红尘仙一句话。”

    渐渐地,萧凡不再只是一个隐世高人,而成为了整个乙界的精神象征。

    无数散修,将他奉为指路明灯;

    无数凡人,将他当作庇护神只;

    甚至诸大宗门,也不敢再生试探之心,只能派弟子暗中守护碧霞村周边,以防有心之人冒犯。

    在乙界某些大城,甚至出现了“红尘茶馆”。

    茶馆门口立着一块小石碑,上面也写着“凡即是仙”。

    茶馆中,修士们不再斗法,而是安静地坐下饮茶,讨论红尘之道,谈论凡人日常。

    仿佛,红尘仙用自己的存在,悄然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风气。

    某日,乙界北境,一场大战爆发。

    数万修士拼杀,血染大地。就在最惨烈时,忽有人提议:

    “立一座红尘碑!”

    众人愕然,却鬼使神差地照做。

    当那石碑立下,风云忽变,战场中的修士纷纷心神清明,不再被杀戮迷乱。

    许多原本濒死之人,更是气机逆转,重新凝聚生机。

    一战之后,人们彻底相信:

    “红尘碑在,红尘仙在。”

    再无人敢轻视。

    人族圣地:

    “大道至简,原来如此。红尘仙,不愧为此界转折。”

    妖族王庭:

    “他能一指净化妖气,连我等妖族也不得不敬畏。红尘碑,我妖族亦要立!”

    散修大市:

    “红尘仙在,我们再不是无根浮萍!哪怕凡人,也可得道!”

    就连鬼族残部,也开始在阴森之地立下石碑,碑文一样是:

    “凡即是仙。”

    而这一切轰动,竹屋中的萧凡并不在意。

    他仍旧在田间除草、浇水。

    偶尔抬头,看见那些远道而来的修士、凡人虔心立碑,他只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凡即是仙......”

    他低声呢喃,仿佛只是随意念叨。

    可在无数人眼中,那却是至高无上的真理。

    自此,乙界流传一句话:

    “红尘仙不出世,一出世,便是天地转折。”

    凡即是仙。

    不需他开口,不需他出手,萧凡已成为整个乙界的精神象征。

    各大宗门,只敢暗暗巴结,再无人敢挑衅。

    一位凡人孩童仰望碑林,眼中闪烁着希望:

    “若凡即是仙,那我也能成仙吗?”

    风拂过,竹林轻响,仿佛天地都在回应。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