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城破,李成桂死,都代表着高丽就此灭亡。
    但这个灭亡并不绝对,只代表着军事和物理层面。
    想要真正的灭亡一个国家,可不只是擒获他们的国主,攻陷他们的城池,统辖他们的疆域那么简单。
    马世龙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毕竟这里是他亲手打下来的,是已经归属大明的疆域。
    未来这里还将会成为大明攻略倭国的跳板。
    前期的大宗贸易往来,中期的挑拨离间狗咬狗,再到最后大明天兵登陆扫除牲畜,绝嗣,绝种。
    都需要高丽这片土地作为中转,一个稳定且高效的后勤基地。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
    第一步就需要大量的官员,来构筑起一个最起码的行政班子。
    统治的基础。
    而按照以往大明的各项流程,在确定高丽被攻灭之后第一时间,朱元璋便要下旨给吏部,挑选大量官员远赴高丽。
    按照大明的习惯重新划定行政区域,安置组建起大概的朝廷班子,若有缺额便从本土大户之中挑选。
    用最快的速度稳定地方民心,断绝所有有心之人想要搞事的念头。
    可问题是。
    此次大明攻灭高丽,属于是马世龙的临时起意,根本就没有提前和朱元璋交代,更没有给予足够的准备时间。
    再就是经过之前的空印案,还有不久之前的胡惟庸案。
    导致大量的官员被捉拿治罪,使的大明地方与朝堂官位大量空缺,哪怕中途举行了一次科举,填补上了一些要紧的官位。
    也只是勉强缓解一下。
    根本就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只是把一个掰成了两个人用,暂时的撑着挺着生熬。
    如此自己朝堂上的位置都没有填满,哪还有多余的人派去高丽这个穷乡僻壤?
    再加上之前那些突然蹦出来“土匪流寇”,手段一个比一个残忍,动不动就是灭门灭族,生生将高丽的豪族大户杀的十不存一。
    虽然多少还剩下一些,体量小,胆子小,心甘情愿,对大明心悦臣服的。
    但就算把这些人全提拔起来,也充实不起整个高丽的行政班子。
    好在马世龙之前一意孤行,推行土地分发,免税三年,还有摊丁入亩的政策,稳定住了高丽百姓的民心。
    可以保证在短时间不会爆发出什么问题。
    留出了足够的时间作为缓冲。
    可以让马世龙暂时抽出身来,先行安排更加的要紧军事行动。
    对于大明而言,从始至终这高丽都只是一盘菜,构不成威胁随时都可以拿捏,辽东真正的威胁也从来都不是它。
    盘踞黑山拥兵数十万的元廷纳哈出。
    才是大明辽东,及现在高丽的真正心腹大患。
    如今高丽刚被攻灭不久,边境不稳,人心浮动,纳哈出这个老狐狸鼻子灵,嗅到了味道心中定会生出歪心思。
    马世龙不得不防。
    先命汤和立刻率军返回辽东,与李文忠合兵一处,盯死老狐狸纳哈出。
    再派周德兴率精兵两万进驻义州,修缮城防,远程策应定辽五卫,互为犄角之势,进一步加强大明辽东的防御。
    如此就算纳哈出真想要动手,也绝对占不到半点便宜。
    还有就是高丽各处重镇,也都需要派遣兵将驻守,而且因为种种原因,这些重镇的城防设施,并不适应大明的作战方式。
    都需要进行专门的改造和升级,向外扩建或者直接推倒重来。
    是一件又需要时间,又需要银钱的大工程,比先前的官员问题还令马世龙头疼。
    因为此时大明的皇帝,他的姐夫朱元璋,那是出了名的抠门,连官员们的俸禄都斤斤计较。
    逼的许多清官拉着连襟做轿夫,才能勉强维持住官员的体面。
    想让他掏银子,还是不可计数的银子,来营造高丽这么个鸡肋的地方,那几乎比杀了他都难,或者说这就是在掏他心窝子。
    最多最多,只能接受营造那几个对倭的港口。
    其他的什么军事重镇,什么西京开京,纵然你能说出花来也没用。
    没钱。
    没银子。
    这一点马世龙的心里比谁都肯定。
    所以这个工程他也只是先做规划,等什么时候真对倭国的贸易有起色,高丽境内的那几座铜矿有产出,再正式启动开始营造。
    类似的还有很多,一桩桩一件件,累积在一起堆积如山。
    从攻灭安州击杀李成桂之后,马世龙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把自己淹没在文书堆里。
    没办法,先前一心想要直接攻灭高丽,除了军事上什么准备都没做,导致现在他连甩手掌柜都当不了。
    身边全是一群大老粗。
    唯一能压榨的也就只有三个外甥,小小的孩子都快被弄疯了……
    逼的马世龙一有空,就写信给朱元璋叫苦卖惨,恳请多少派遣几名能主事的官员过来,帮帮他的忙,接替他处置各项事务。
    他马世龙是勋贵军侯,是冲锋陷阵的无双悍将,耍不来这笔杆子啊!
    天天闭眼睡觉,睁眼批阅文书,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比天底下最残忍的酷刑都折磨人!
    但奇怪的是,一向与马世龙亲近的朱元璋,这次不管他发来多少封书信,都没有一点要派遣官员的动静。
    返回来的旨意或者密信,也都是询问各个港口的情况。
    扩建的如何?
    有战船多少?
    有水手多少?
    往来倭国又能节省多少时间?
    ……………………
    明显就是朱元璋故意的。
    先前给马世龙这个小犊子不少机会,让他学习锻炼处理政务的能力。
    可他好心当成驴肝肺,动不动就撂挑子不干,心里感觉到不舒服了,直接就地生事闯祸,让朱元璋下旨责罚罢他官。
    现在好了,你自己搞出来的好事,执意要灭亡高丽。
    一点也没有考虑到大明官员缺额严重的现状。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朱元璋必须趁此让他好好长个记性,同时也他锻炼一下处理政务的能力。
    反正左右不过是一个高丽,乱了也就乱了,只要那几座港口没事,对于朱元璋而言,对于大明而言根本不会有一点损失。
    想明白过来的马世龙没有办法,只能在心里不停的埋怨,然后被无数政务折磨的飘飘欲仙。
    就算后面他使出了提拔军中人才,以军政府的形式暂时充任的办法,也是没能完全消除他的痛苦。
    如此持续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算终于了结。
    站在京畿港的城墙上,望着前方正在陆续登船的大明军士,马世龙揉着胀痛的太阳穴,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缓解身体和精神上的一些疲倦。
    “老二……”
    “舅舅!”
    朱樉应声上前。
    “这高丽,还有十万大军,我就暂时交给你了。”
    马世龙侧过来神看着老二,“这担子可不轻,元廷,倭寇,军心,民心……一桩桩一件件都压在你一人身上。”
    “并且这里没有应天的繁华街巷,也无多少大明的景色人情,只有一片凋敝苦寒。”
    “真的想清楚了,要听我的留在这里,忍受离别之苦,远隔万里之遥主持高丽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