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这个简单,红梅姐之前跟我说,想合伙再开一家店。”
    “我可不想奋斗了,让闺女去奋斗吧。”
    沈梨初打了个哈欠:“她还年轻,不能像我一样。”
    “这么多年你吃了不少苦,现在咱家有钱了,你就好好在家享福吧。”
    陆云知是闲不住的,他也怕别人说闲话。
    正值壮年的大老爷们在家里游手好闲的,传出去也不好听。
    沈梨初头枕在陆云知的肩膀上,呼吸逐渐均匀。
    ——
    周末一大早,杨家人一家三口就提着礼物上门提亲了。
    礼物虽然不如沈梨初去柳家准备的那么贵重,但也是很用心准备的,比村里其他人提亲带的礼物多很多。
    尤其是还有一件王红英亲手给陆春花做的衣服。
    虽然不及买的好看,但是一针一线都是心意。
    陆春花感动不已,抓着衣服不松手。
    沈梨初在一旁看着,十分欣慰。
    婆媳俩感情好,小夫妻的日子也好过。
    而且杨家就杨文彬这么一个儿子,将来也没有妯娌,不用担心被妯娌欺负。
    “彩礼你们家有什么要求吗?”王红英小心翼翼地问。
    “咱们两家处得这么好,走个过场就行,你们看着给。”沈梨初很随意。
    她对亲家满意,也不是卖闺女,彩礼这东西意思意思就得了。
    最主要的是,她家现在不缺钱。
    王红英有些为难地看向杨光耀,最怕的就是没个数。
    给少了怕人家嫌弃,又不好意思开口。
    杨光耀也明白这个道理,想了想说:“八百八十八怎么样?是个吉利数。”
    小河村普遍的彩礼就是二、三百块钱。
    能给五百的就算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
    该到八百的真是不多见。
    也看得出他们家是诚意满满的。
    沈梨初练练摆手:“不要那么多,哪能两个孩子结婚就把家里掏空了。”
    “拖李老爷子的福,这么多年我也没少赚钱。”杨光耀坚持道,“我们对春花满意,愿意多出点彩礼钱。”
    “那行,你们给八百八十八的彩礼,我们给六百六十六的陪嫁,这样他们小两口将来装修房子手里也有钱。”
    沈梨初说完,陆春花心里暖暖的。
    陪嫁这种东西,大多数人家都没有。
    她妈居然给她这么多。
    处处为她着想。
    她握着沈梨初的手:“谢谢妈。”
    “傻孩子,跟自己妈说什么谢。”沈梨初用手指戳了一下她的脑门。
    “我听文彬说你们给扬名挑了个好日子,文彬和春花的婚礼就也一天办了吧,人多热闹,还省事。”杨光耀满脸喜色。
    “既然你们也同意,那咱们就把日子定在下个月初八。”陆云知说完,站起身,“你们先聊着,我去准备午饭,中午咱们好好喝点。”
    杨光耀要去打下手,被王红英拦住:“你那手艺就算了吧。”
    “咱们喝茶。”沈梨初把泡好的茶递过去。
    ——
    陆扬名和陆春花的人生大事定下来,沈梨初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回开始着手房子的事情了。
    再拖下去,说不定哪天消息就传出来了。
    到时候这房子涨价是小事,就怕根本没人卖了。
    她赶紧找村长帮忙联系那几个房主。
    还在村里住的,很快就约了见面谈价格,办过户。
    人在外地的基本就是在电话里谈好了价格,然后等房主回来办过户。
    所有房子都买完,沈梨初把房本都摆在一起。
    “你说这么多房子,将来拆迁得给咱们分多少套房子啊?”
    “我听省城回来的人说,那边拆迁,按一比三赔,一百平米给三百平米呢!”陆云知说完,拿出纸笔开始算这些房本上的面积。
    算完自己都吓了一跳。
    八套房子一共一千三百多平米。
    “要是也按照省城拆迁那么算,这可是四千平米啊!”
    “一套房子按照八十平米算,得分咱们五十套!”
    陆云知说完有些不可置信,又拿着笔在纸上算了一遍。
    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算错了。
    五十套楼房,他做梦也不敢这么做。
    “这些房子一共花了三万一千六百块钱。”
    “要是换成五十套楼房,就按照八千块钱一套算,这可是四十万啊!”
    沈梨初连连摇头:“怎么就按八千块钱一套算呢!”
    “这房子到手咱可不卖,咱把它们都装修一下,然后租出去,等将来房价高了在卖。”
    她记得上辈子,这个回迁房都是一百多万一套。
    怎么可能八千就卖了?
    如果真像李红梅说的,这个房子拆了盖商场,那她就不要钱,要商铺。
    商铺比楼房更值钱。
    所有过户手续都办好,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村里就传出了要拆迁的消息。
    有得到消息早的到处找人买房子。
    之前卖她房子的房主,也有的几个来找过她。
    都是想多出点钱再把房子给买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被她一一拒绝。
    将来可是要指着这些房子养老的,咋可能再卖回去?
    大多数人虽然不甘心,但是毕竟都过户了,也只能拍大腿后悔。
    但是宋家就不一样了。
    要不他家怎么能落得这种下场呢。
    当初宋家老太太看沈梨初不买她家房子就着急了。
    又上赶着找村长来自己降了五百块钱。
    沈梨初觉得划算,也不跟她计较,就把房子给买下来了。
    结果这会儿一听说要拆迁,宋家老太太不干了。
    天天一大早就来沈梨初家门口,非逼着她把房子卖还给她。
    “那房子本来就是我家的,我现在不想卖了,你赶紧把房子给我过户!”宋家老太太说得理直气壮。
    沈梨初都给气笑了:“什么你家的?我花钱买了,房本上写的我名字,就是我的。”
    “我不管,我家祖祖代代都住那房子里,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了?”宋家老太太见沈梨初不肯让步开始耍混。
    沈梨初翻了个白眼:“现在是法治社会,房本上写谁名字就是谁的,你要是不满意你就去法院告我。”
    “法官判你赢我就把房子给你。”
    宋家老太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又不是真傻。
    打官司那能打吗?
    她可是收了钱的。
    她把手里拐杖一扔,慢悠悠地往地上这么一趟。
    挑衅地看着沈梨初:“老婆子我有的是办法收拾你。”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