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4章 一鸣惊人
    今天在三皇子府,郁澜确实是急了怕了,想用点小聪明去试探裴戬,去讨好他,结果……弄巧成拙。

    那人眼睛毒得很,一眼就看穿了她那点不上台面的心思,直接甩了脸子,连最后一点面子情都懒得维持。

    郁澜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挫败是有的,难堪也是真的。但,她并不觉得自己这条路走错了。真诚换不来好结果,那就不必真诚。

    这次的方法不对,惹恼了他,下次换一种方式便是。总之,绝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良心上。

    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个念头,经过今日这一遭,反而在她心里扎得更深了。

    马车到了晋国公府门口,郁澜收拾好心情,脸上恢复了一贯的平静,才扶着郁潇的手下车。

    持续了半个月的数艺考核终于彻底结束,不管结果如何,绷紧的神经总算能暂时松弛下来。

    府里的姑娘们大多都松了口气,相约着要出去逛逛,或是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郁澜却没那份心思,只在自己院里看书习字,图个清静。

    过了两日,府里却来了位意外的客人——端王府的二小姐裴霖。

    裴霖性子活泼,她一来,便拉着郁澜的手笑道:“可算是考完了!那最后一道画艺题目,真是难为人,我差点就没画完!澜姐姐你觉得如何?”

    郁澜请她坐下,让丫鬟上了茶点,才微微笑道:“确实不易,我也是勉强应付。”

    裴霖叽叽喳喳地说了一会儿考核的趣事,忽然话锋一转,热情地邀请道:“对了澜姐姐,过几日便是冬至,我们府里请了京城最好的戏班子,要连唱三天呢!你可一定要来玩!我大哥……呃,我们府里姐妹们都盼着你来呢!”

    她一时嘴快,差点把“我大哥”三个字秃噜出来,赶紧含糊了过去。

    郁澜端着茶盏的手顿了一下。

    端王府?冬至听戏?

    若是放在以前,裴戬对她还存着那份若有似无的心思时,这或许是个机会。

    但如今……想起那日他的冰冷和不耐烦,郁澜心里便是一片凉淡。

    她放下茶盏,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多谢霖妹妹盛情相邀。只是冬至那日,家中祖母早已吩咐,需得阖家团聚,怕是不能前去赴约了,实在抱歉。”

    裴霖脸上掠过一丝明显的失望,她张了张嘴,似乎还想再劝,但看郁澜神色平静,拒绝得干脆,也不好再强求。

    她性子虽直,却也不傻,隐约感觉到澜姐姐和自家大哥之间怕是出了什么问题。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小声问道:“澜姐姐,你是不是和我大哥闹别扭了?”她观察着郁澜的神色,又补充道,“你若有什么话,我可以帮你带给他。”

    这话问得直接,却也带着小姑娘特有的热心肠。

    郁澜抬起眼,看向裴霖。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她沉静的侧脸上。她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措辞。

    然后,轻轻地开了口,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霖妹妹,多谢你的好意。不过……不必了。”

    顿了顿,继续道:“我与你兄长之间,或许本就谈不上有什么深厚情谊。如今这般局面,僵持不下,近乎了断,或许对彼此都好。有些事,强求不来,也不必再强求了。”

    她没有说裴戬半分不是,没有抱怨那日的难堪,甚至没有具体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争执,只是用一种极为体面的方式,宣告了关系的终结。

    裴霖听得愣住了。她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直接又彻底的回应。近乎了断?澜姐姐这是要跟她大哥划清界限了?

    “澜姐姐,我大哥他其实……”裴霖还想说些什么缓和一下,却发现郁澜已经垂下眼眸,端起了茶盏,一副送客的姿态。

    她只得讪讪地起身告辞。

    回到端王府,裴霖心里还惦记着这事,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应该告诉大哥一声。

    她寻到裴戬的书房,探头探脑地进去。

    裴戬正坐在书案后看书,头也没抬:“玩回来了?”

    “嗯……”裴霖蹭过去,小心翼翼地道,“大哥,我今日去见澜姐姐了。”

    裴戬翻书的动作停顿了一瞬,随即又恢复如常,只淡淡“嗯”了一声,仿佛并不在意。

    裴霖观察着他的脸色,继续道:“我邀她冬至来府里听戏,她说不来,家里要团聚。”她顿了顿,声音更小了些,“我还问她,是不是有话要带给大哥你。”

    裴戬终于抬起了头,目光落在妹妹脸上,没什么温度:“她说什么了?”

    裴霖被他看得有点紧张,磕磕巴巴地把郁澜的话复述了一遍:“澜姐姐说,和你之间,谈不上深厚情谊,如今僵持不下,近乎了断。说对彼此都好,强求不来……”

    她越说声音越小,因为清楚地看到,自家大哥那原本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瞬间覆上了一层寒霜!

    虽然他极力克制着,但捏着书页的手指骤然收紧,指节泛白,手背上甚至隐隐有青筋浮现。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更是瞬间翻涌起骇人的浪潮,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刺了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近乎了断?强求不来?

    裴戬的胸口剧烈地起伏了一下,又被他强行压了下去。好,好一个郁澜!好一个晋国公府四姑娘!

    她这是在以退为进?用这种决绝的姿态,逼他先低头?还是觉得攀上了三皇子那边的高枝,就迫不及待地想把他一脚踢开?

    她以为她是谁?竟然敢如此轻易地说出“了断”两个字?

    她凭什么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由她来喊开始和结束?

    一股极其强烈的怒意席卷了裴戬。他在意吗?他确实在意!但这在意,绝不足以让他放下身段,去向她妥协半分!

    他裴戬,从来不是能被任何人拿捏掌控的!

    “大哥?你和澜姐姐真的吵架了?”裴霖被他身上散发出的冰冷气息吓得大气不敢出,小声问道。

    裴戬猛地回神,眼底的惊涛骇浪迅速褪去,重新变得深不见底,只是那寒意更重了几分。他松开捏得发白的手指,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冷淡,甚至带着一丝嘲讽:“没什么,一点小争执罢了。”

    他看向妹妹,语气不容置疑:“此事与你无关,不必再提。以后也不必再去打扰她了。”

    裴霖被他最后那句话里的冷意冻得一哆嗦,连忙点头:“哦……我知道了。”再不敢多问,赶紧溜出了书房。

    书房门被关上,裴戬独自坐在案后,面沉如水,手中的书卷再也看不进半个字。

    郁澜……

    他在心里冷冷地咀嚼着这个名字。

    你想断?

    只怕,没那么容易。

    ……

    数艺放榜这日,天气倒是晴好。郁澜和五妹妹郁潇一同坐了马车,往学堂去。

    马车里,郁潇挨着郁澜坐着,小声嘀咕:“四姐姐,你最近可见过二姐姐了?她回娘家这都快小半月了,也没见回去的意思。我去给母亲请安时,偶尔碰见她,她脸色都淡淡的,跟我欠了她几百两银子似的。”

    郁澜手里捻着帕子,看着窗外,闻言淡淡道:“她自嫁去魏家,心气越发高了,我们何必去讨没趣。”

    郁潇撇撇嘴,压低声音:“我听说是和姐夫拌嘴了,吵得还挺厉害,这才跑回来的。魏家那边也没个人来接,怕是还僵着呢。”

    郁澜没接话。二姐姐郁汐的心性她了解,最是掐尖要强,又仗着嫁了个有前程的夫婿,眼睛更是长到了头顶上。在婆家受了气,回娘家摆脸色,也是常事。她懒得理会这些。

    到了学堂门口,已是三三两两聚了不少人。刚下马车,就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喊:“澜姐姐!”

    转头一看,是端王府的二小姐裴霖,正蹦蹦跳跳地过来,她身后还跟着一个身姿挺拔的青年,正是端王府的二公子裴辙,今日特意送妹妹来看榜。

    裴霖凑到郁澜身边,很是亲热,又偷偷瞄了瞄四周,压低声音飞快地说:“澜姐姐,我大哥他近几日都不在府上,好像是京郊大营那边有什么差事,忙得很。”

    她说完,眨巴着眼看郁澜,像是解释,又像是替自家大哥说情。

    郁澜心下明了,这是裴霖在告诉她,裴戬今日没出现,并非故意冷落,而是真的不在。

    她只微微笑了笑,没接这个话茬:“劳二公子送霖妹妹过来。”

    裴辙拱手还礼,态度比上次见面时更显郑重了几分:“郁四姑娘,五姑娘。”他目光落在郁澜身上,带着明显的欣赏,“听闻四姑娘数艺极佳,今日定能高中。”

    “二公子过奖了。”郁澜客气地回了一句。

    很快,夫子便拿着榜单出来了,学堂前顿时安静下来,所有姑娘都屏息凝神,紧张地望着。

    名字一个个念过去,有人欢喜有人愁。

    念到上等时,果然又是长宁侯府那位才名远播的大小姐拔得头筹,众人皆觉理所当然。

    接着念优等。第一个名字,便是“晋国公府,郁澜”!

    周围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和赞叹声。数艺并非郁澜最突出的科目,能取得优等第二名的成绩,已是远超众人预期。

    郁潇高兴地抓住郁澜的胳膊晃了晃。裴霖也在一旁小声欢呼。

    夫子念完成绩,还特意看了郁澜一眼,抚须笑道:“郁澜同学此次数艺优异,加之其射、御、乐三艺皆为上等,综合看来,明年‘女才子’评选,大有可为啊!”

    这话更是引起一片哗然。“女才子”称号,那可是京城贵女中最高的荣誉之一!

    郁澜竟已有了竞争的资格?

    郁澜自己心下也是一阵雀跃。她倒不是最看重虚名,而是想到能凭自己的本事争得一份底气,更能与那位她一直暗暗佩服,视作对手的护国公府二小姐许琳懿比肩而立,便觉得这些日子的辛苦都值了。

    郁潇也得了个中等,在庶女中已是极出挑的成绩,小脸红扑扑的,很是开心。

    裴霖也是中等,裴辙在一旁点头,显然对妹妹这成绩还算满意。

    裴辙再次看向郁澜时,眼神已是大不相同,先前或许只是客套的欣赏,此刻却真真切切多了几分钦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位郁四姑娘,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回到晋国公府,消息早已传回。

    府里人对郁澜的优秀似乎已有些习以为常,并未表现出太大的惊动,但气氛总是愉悦的。毕竟府里姑娘出息,整个门楣都有光。

    郁老夫人更是老怀大慰。因着郁澜数艺出众,综合成绩有望竞争“女才子”,这可是极大的体面。

    老太太一高兴,当即拍板,今年的冬至宴要办得热闹些,好好庆祝一下。

    冬至日转眼便到。府里张灯结彩,宴开数席,邀请了不少亲朋故旧。

    郁澜的兄长郁晖也请了几位自己的好友过来,其中便有那位年纪轻轻便已在朝堂任要职的顾辞顾大人。

    顾辞来时,穿着一身深青色的官服,像是刚从衙门里出来,未来得及换常服。

    官服裁剪合体,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清瘦,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几分官员特有的沉稳气度,在一种锦衣华服的公子哥里,反而显得格外出众。

    他先是向郁家长辈行了礼,又与郁晖等友人谈笑几句,举止得体,从容不迫。

    宴席过半,众人酒酣耳热之际,顾辞却寻了个空档,走到了郁澜这边。

    “四姑娘。”他声音温和,递过来一个用靛蓝色布包裹好的长条物件。

    郁澜微微一怔,接过:“顾大人,这是?”

    顾辞唇角含着一丝极淡的笑意,解释道:“前日偶得一块银梨木,木质细腻,纹理也佳,更难得的是自带一股清甜的果香。想着四姑娘平日最爱雕刻这些小玩意儿,尤喜这些带果香味的木头,便带了来。不是什么值钱东西,望四姑娘莫要嫌弃。”

    这已是顾辞第三次送她木料了。第一次是块黄杨木,第二次是块小叶紫檀,都说是顺手所得,质地香味都极合她心意。

    郁澜心下感激,也觉得这顾大人实在有心。

    她接过那布包,入手微沉,一股清幽的甜香已隐隐透出,确是上好的银梨木。

    她屈膝一礼:“多谢顾大人,每次都劳您记挂……”

    话未说完,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毫无征兆地劈入她的脑海。

    让她整个人瞬间僵在原地,血液仿佛都在凝固了!

    她最爱果香味的木头?尤喜银梨木?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