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0章 仙朝初立,天下震动
    长安城,太极殿。

    李璘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沉静地扫过下方文武百官。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朕今日召集众卿,乃是为了一件关乎我大唐万世基业的大事。”

    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这位年轻帝王的下文。自从李璘登基以来,大唐的气象便一日不同于一日,这位陛下的每一个决定,都带着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深意和远见。

    “朕决议,自今日起,我大唐,当立为仙朝。”

    此言一出,犹如平地惊雷,整个太极殿瞬间炸开了锅。

    “仙朝?陛下,何为仙朝?”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他是三朝元老,此刻脸上写满了困惑与不安。

    “陛下三思啊!我大唐乃人间正统,何故要与那些虚无缥缈的仙神之事扯上关系?”兵部尚书也立刻出列,言辞恳切。

    “自古以来,帝王求仙问道,多为亡国之兆,陛下春秋鼎盛,切不可重蹈前人覆辙啊!”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文臣,他们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对于鬼神之事向来是敬而远之,更遑论将整个国家都改制成什么“仙朝”。

    李璘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知道,这个决定对于这些固守传统的大臣们来说,冲击力有多大。但他并不打算解释太多,事实永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他将目光投向了站在文臣首列的几个人。

    “夫子,你以为如何?”李璘的声音再次响起。

    被称为“夫子”的老者,身着朴素的儒衫,气质温润如玉,正是当世大儒,也是李璘的老师。他缓缓走出队列,对着李璘躬身一礼,然后才抬起头,目光清澈:“陛下之志,非凡人所能揣度。老臣愚钝,只知教化万民,使人人知礼,国泰民安。若立仙朝,能让百姓安居,国力强盛,老臣并无异议。”

    这番话让殿内为之一静。夫子在文臣中的地位无人能及,他的话,分量极重。他没有直接支持,但也没有反对,只是将评判的标准放在了“百姓安居,国力强盛”之上。

    李璘点了点头,又看向另一人:“袁天罡,你呢?”

    袁天罡一袭青色道袍,手持拂尘,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他上前一步,稽首道:“陛下身负天命,顺天而行,乃是苍生之福。贫道夜观天象,紫微星大放异彩,帝气贯穿寰宇,正是我大唐开创万古未有之基业的大好时机。立仙朝,人人修仙,此乃天恩浩荡,贫道恭贺陛下!”

    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强大的自信,让那些原本心中忐忑的大臣们,也不由得精神一振。袁天罡的名声,在大唐可是如雷贯耳,他说的话,在很多人看来,就等同于天意。

    有了夫子和袁天罡的表态,朝堂上的风向顿时变了。那些原本还想出言反对的人,都把话咽了回去,开始重新思考这件事的可能性。

    李璘心中暗自点头。他知道,要推行这样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光靠他一个皇帝的威严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足够分量的人来支持。夫子代表了文人教化,袁天罡则代表了方外玄学,有他们两人站在自己这边,阻力会小很多。

    “朕知道,众卿心中尚有疑虑。”李璘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他站了起来,缓步走下龙椅,来到大殿中央。

    “有人会问,何为仙?何为仙法?”他环视众人,“朕可以告诉你们,仙,并非虚无缥缈。仙法,也并非旁门左道。它是一种能让人类超越自身极限,掌握天地伟力的方法!”

    说着,李璘伸出右手,掌心向上。

    “众卿请看。”

    话音刚落,一团柔和的金色光芒自他掌心浮现,缓缓升腾。那光芒并不刺眼,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和威严。整个太极殿的温度似乎都随之升高了几分,所有人都感觉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连日操劳的疲惫都仿佛一扫而空。

    “这……”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李璘掌心的那团金光。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不是什么障眼法,而是一种真实不虚的、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力量。

    “此乃灵力,修行之基。”李璘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当一个人体内拥有了灵力,便能强身健体,百病不侵。若是天赋卓绝,勤修不辍,更能呼风唤雨,移山填海,长生久视,亦非不可能!”

    “长生久视!”

    这四个字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上。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谁能抵挡长生的诱惑?之前那些反对的大臣,此刻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们看着李璘,眼神里充满了震惊、渴望和一丝丝的恐惧。

    皇帝陛下,竟然真的掌握了仙法!

    “朕立仙朝,便是要将此法传于天下!”李璘的声音掷地有声,“朕要我大唐子民,人人如龙!人人皆可修行,人人皆有机会触摸那永恒的巅峰!”

    “朕要让‘仙’,不再是高高在上、虚无缥ake的传说,而是我大唐百姓触手可及的现实!朕要让这天下,再无生老病死之苦,再无天灾**之忧!”

    “从今往后,我大唐的孩童,自蒙学起,便要文武仙三道同修!朕将在各地设立仙门,广纳门徒,传授仙法!朕要让修行,成为我大唐的国策!”

    李璘的话语充满了无穷的感染力,他描绘出的那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让所有人都心神激荡。

    人人如龙,长生久视!这是何等宏伟的愿景!

    “陛下天恩浩荡!”袁天罡第一个跪拜下来,声音激动得有些颤抖。

    “陛下天恩浩荡!”

    有了袁天罡带头,其余的大臣们,无论心中作何感想,也都纷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他们明白,从今天起,大唐的天,要变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即将在他们的见证下拉开序幕。

    李璘看着下方跪拜的群臣,心中并无太多波澜。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他知道,要建立一个真正的仙朝,远比他说的要困难得多。功法、资源、师资、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

    但这正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

    退朝之后,李璘将夫子和袁天罡单独留在了御书房。

    “两位爱卿,今日之事,只是一个开端。”李璘赐了座,开门见山地说道,“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夫子捋了捋胡须,沉吟道:“陛下欲在天下广设仙门,此事干系重大。仙门如何设置?由谁来教导?教材如何编撰?这都需要一个周全的章程。”

    “夫子所言极是。”李璘点头,“朕的想法是,先在长安设立一座‘大唐皇家仙武院’,作为仙门的样板和师资的摇篮。教材方面,朕会亲自编撰基础的引气法门。至于教习……”

    他的目光转向袁天罡:“袁天罡,你这些年游历天下,可曾结识一些真正的方外高人?”

    袁天罡躬身道:“回陛下,贫道确实认识几位潜心修行的道友,只是他们大多闲云野鹤,不喜俗务,是否愿意出山,贫道并无把握。”

    “无妨。”李璘摆了摆手,“你且去联络,告诉他们,朕以大唐国运相邀,共创仙朝盛世。他们若来,朕许以国师之位,享万民香火。他们若不来,朕也不强求。只是,这仙朝建立,乃是顺应天道大势,若他们错过了,将来休要后悔。”

    李璘的话语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他知道,对于那些真正的修行者来说,什么高官厚禄都是虚的,唯有“道”才是他们毕生的追求。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跟着自己,才有机会看到更高处的风景。

    袁天罡心中一凛,他听出了李璘话语中的深意。陛下这不仅仅是在邀请,更像是在宣告。他当即应道:“贫道明白了,这就去办。”

    “至于仙武院的选址和建造,就交给工部去办。钱粮方面,户部全力支持。”李璘看向夫子,“夫子,朕希望你能担任这仙武院的第一任祭酒。”

    夫子愣了一下,随即苦笑道:“陛下,老臣于仙法一道,一窍不通,如何能担此重任?”

    “谁说你不通?”李璘笑了,“夫子你教化万民,修的是‘文道’,养的是‘浩然之气’,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朕要建立的仙朝,并非只有打坐练气的法门。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仙能超凡。文、武、仙三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朕需要你,用你的‘道’,为仙武院定下‘心’的根基,让所有修行的学子,都明白为何而修行。”

    听了李璘这番话,夫子浑身一震,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他豁然站起,对着李璘深深一揖:“陛下之言,令老臣茅塞顿开!老臣,愿为陛下,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璘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很清楚,力量必须要有缰绳。一个只追求力量而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仙朝,最终只会走向毁灭。而夫子,就是他为这匹名为“仙朝”的烈马,准备的最好缰绳。

    就在长安城因为“仙朝”二字而风起云涌之时,一道道圣旨也以最快的速度,发往大唐的各个州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命,革故鼎新,立大唐为仙朝。令天下州府,择选良才,凡年龄六岁至十六岁者,无论男女,无论贵贱,皆可参与仙门选拔。凡有灵根者,皆为大唐仙种,当入仙门修行……”

    这道前所未闻的圣旨,在整个大唐境内掀起了滔天巨浪。

    无数的百姓从田间地头,从市井街巷涌出,围在张贴告示的墙下,听着识字的人一遍遍地念着圣旨的内容。

    “啥?仙朝?人人都能修仙?”一个扛着锄头的农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说是只要家里有六到十六岁的娃,都能去试试!只要有那个……叫啥来着?灵根!就能进仙门,学仙法!”

    “真的假的?俺家二蛋子今年八岁,也能去?”

    “圣旨上白纸黑字写着呢!还能有假?这是陛下的恩典啊!”

    一时间,整个大唐都沸腾了。对于这些世代在土地上刨食的百姓来说,“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现在,皇帝陛下却告诉他们,这个梦,人人都有机会实现。

    自己的孩子,或许能成为传说中的仙人!

    这个消息带来的冲击,远比任何减免赋税的政策都要来得震撼。无数的家庭,都因为这道圣旨而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充满了无限可能的未来。

    然而,有人欢喜,自然也有人忧愁。

    在一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之内,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

    “仙朝?人人修仙?这位陛下,到底想做什么?”一个锦衣老者将手中的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面色阴沉。

    “家主,此事恐怕不简单。自古以来,超凡之力,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今他要将此法传于天下百姓,这是要掘我们的根啊!”下手的一位中年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哼,他想得倒美。”老者冷笑一声,“功法、资源、名师,这些东西,岂是那些泥腿子能拥有的?他以为一道圣旨,就能让天下大同了?天真!”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静观其变。”老者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派人去长安,盯紧那个什么‘皇家仙武院’。同时,将族中所有适龄的优秀子弟都送过去!他不是要开仙门吗?那我们就进去看看,他这仙门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我倒要看看,他李璘,如何能凭一己之力,颠覆这千年不变的规矩!”

    相似的对话,在许多高门大阀内上演着。他们既对李璘口中的“仙法”充满了渴望,又对自己固有的地位和特权感到了深深的威胁。

    一场围绕着“仙朝”建立的无声博弈,已经悄然拉开了帷幕。而这一切的中心,李璘,正站在皇宫的观星台上,遥望着满天星斗。

    “系统,大唐国运值有多少变化?”他在心中默念。

    一个只有他能听到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叮!检测到宿主颁布“仙朝”国策,万民归心,国运鼎沸。当前大唐国运值:10000点。注:国运值每日根据国家状态浮动。】

    【叮!新手任务“仙朝的开端”已完成。奖励发放:基础功法《引气诀》完整版,灵根检测法阵图纸,洗髓丹丹方一张。】

    李璘的嘴角微微上扬。一万点国运值,这只是个开始。他要的,是一个能够征战诸天,永恒不朽的无上仙朝!

    “传朕旨意,明日起,在长安朱雀大街设立灵根检测点,为期一月,凡我大唐子民,皆可免费检测!”李璘对着身后的内侍下令。

    他要让这第一把火,烧得再旺一些!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他所言非虚!

    内侍领命而去,观星台上只剩下李璘一人。他负手而立,衣袂在夜风中猎猎作响,目光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正在缓缓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