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1章 主力队的秘密潜入
    扫描光束掠过地面的前半秒,沈逸手腕一抖,信号遮蔽弹脱手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低弧。灰白色的碎石地表瞬间泛起一圈涟漪,像是空气被撕开了一道短暂的裂口。三秒盲区生成,他借着法袍边缘扬起的微尘掩护,身体贴地疾冲,三十米距离在潜行状态下压缩成一次呼吸的间隙。

    落地时膝盖轻压地面,未发出任何声响。前方金属屏障底部的凹槽清晰可见,那是系统推演中唯一未被完全覆盖的死角。空气中持续震荡的低频波动仍在干扰感知,但“策略模拟空间”已将扫描轨迹拆解为精确到毫秒的时间轴。下一次安全窗口还有四十七秒。

    他伏在碎石堆后,指尖滑过技能栏,调出环境同步模块。法袍表面的能量纹路微微调整频率,与周围背景辐射趋于一致。这一次的扫描提前了节奏,原本稳定的周期被打乱,系统判定这是防御升级后的动态校准模式。

    第四十六秒,地面轻微震动。红光从左侧扫来,轨迹比上一轮偏移了三点二度。沈逸抓住那不足两秒的空隙,身体如影般滑入凹槽。金属壁的温度透过衣料传来,冷而稳定。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将一枚微型探测器贴在内侧接缝处,反向捕捉门禁系统的数据流。

    林悦在指挥台前迅速接收信号。她将“灯塔”中枢过去十二小时的通行日志导入分析模型,筛选出所有维修时段的权限变更记录。张远同步切断南部干扰源的一段高烈度音轨,释放出一段静默间隔,让敌方误判战况进入僵持阶段。

    “校验周期锁定在三十九秒。”林悦低声说,“最后一次合法登录是两小时前,身份编号MX-7,职级B3。”

    沈逸取出“碎片融合芯片”,这是由三块废弃门控模块经系统重构而成的伪造终端。他将其嵌入门侧接口,等待校验结束的瞬间启动注入程序。进度条缓缓推进:12%、35%、68%……

    就在加载至87%时,界面突然弹出二次验证请求——输入临时密钥。

    这不是标准流程。

    他立即激活“潜力挖掘预警”,系统在千分之一秒内识别出陷阱协议特征,自动切换至备用欺骗算法。伪造的日志包重新封装,伪装成MX-7号人员因紧急任务延迟报备的补录申请。倒计时归零前0.3秒,认证覆盖完成。

    气密门无声开启。

    内部通道呈缓坡向下,墙壁覆盖着深灰色吸能涂层,脚步声被完全吞噬。沈逸没有贸然前进,而是从法袍夹层取出“共鸣信标”,一枚指甲盖大小的银色装置。它不具备主动发射功能,但能通过环境共振实现低噪传输。

    他将其安置于通风管道拐角,随后释放一次短促的能量涟漪,模拟系统自检余波。信标成功激活,信号穿透深层屏蔽层,与外部建立稳定连接。

    林悦立刻上传预设规避指令集,包含七种突发巡逻应对方案。每一条都基于“天选系统”对观察者组织行为模式的百万次推演结果。

    “主廊道有两组移动单位,间隔一百二十米,循环周期五分十四秒。”她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入耳机,“前方五十米左转是第一道检查站,摄像头固定角度,盲区维持六秒。”

    沈逸点头,身影隐入阴影。他不再依赖全图透视或实时标记,而是凭借记忆构建路径模型。每一步都卡在巡逻间隙,每一次转向都避开监控死角边缘。

    接近检查站时,他停下脚步。摄像头下方新增了一层红外交叉网,肉眼不可见,但“天选系统”捕捉到了异常热源分布。常规跃迁会触发警报,必须找到断点。

    他退回十米,蹲身查看地面通风格栅。缝隙宽度足够通过小型设备,但无法承载人体重量。取出一枚微型干扰钉,投入格栅深处。三秒后,远处配电箱发出轻微嗡鸣,红外网出现短暂波动。

    就是现在。

    沈逸快速穿过盲区,抵达对面墙体。身后红外恢复运转,差半个周期完成闭环。

    再往前八十米,是通往核心区的第二道封锁门。这扇门没有外部接口,权限验证完全依赖生物识别与动态密码组合。强行破解需要至少五分钟,而巡逻队将在两分半后返回。

    他靠墙静立,启动“策略模拟空间”。输入目前已知的所有参数:门禁逻辑、巡逻节奏、信号延迟、能量波动频率。系统开始推演最优突破时机。

    林悦同时调取“灯塔”中枢的资源分配日志。她发现每隔九分钟,系统会进行一次全局负载均衡,期间部分低优先级安防模块会进入休眠状态,持续约四秒。

    “第二道门属于C类防护,”她说,“在负载切换时会有权限降级,持续时间不确定,但最多不会超过五秒。”

    沈逸睁开眼,已在脑中规划出行动路线。他取出最后一件装备——一枚封装在水晶管中的记忆孢子。这是从副本深处获取的稀有材料,经“天选系统”提纯后可短暂模拟特定人员的生命信号。

    孢子贴上掌心,皮肤微微发烫。他的体征数据开始向MX-7号维修员靠拢,心跳、体温、呼吸频率逐一匹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分十八秒后,巡逻队再次经过。沈逸等他们彻底离开视野,才缓缓走向第二道门。距离三十米时,他放慢脚步,控制步频与MX-7的历史行走数据一致。

    二十米,红外扫描启动。生命信号吻合度显示91%。

    十米,语音验证提示响起:“请输入本次维护任务代码。”

    他没有回答,而是抬起右手,掌心朝向识别区。孢子释放最后一段预录声纹,与数据库中的工单语音高度重合。

    门锁指示灯由红转黄。

    就在此时,系统内部负载均衡启动。安防模块短暂休眠,权限验证层级下降。

    绿灯亮起。

    门缝开启的刹那,沈逸闪身而入。通道内部灯光昏暗,墙面布满密集的数据接口,中央悬浮着一座环形控制台,屏幕上滚动着不断更新的脑波同步率数值。

    他站在原地,没有轻举妄动。脚下的地板材质发生变化,踩上去略有弹性,可能是压力感应层的变种。头顶上方,一组旋转的光学探头正缓慢巡弋,扫描频率尚未锁定目标。

    林悦的声音再度传来:“‘灯塔’核心区域在你正下方三层,垂直通道被电磁锁封闭,需要双重认证才能开启。”

    沈逸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记忆孢子已经碳化脱落。伪装失效,下次无法重复使用同一身份。

    他缓缓抽出腰间的战术匕首,刀刃贴于掌心,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前方十米处有一扇标注“应急供电”的侧门,门边指示灯呈绿色常亮——说明该区域仍处于基础运行状态。

    只要能接入供电系统,就能制造一次局部断电,为下坠通道争取开启机会。

    他贴墙前行,匕首尖端轻轻抵住地面,试探是否有振动反馈。三步之后,右脚落下时察觉到底板有细微松动感。

    陷阱。

    他立刻收力,身体后撤半步。下一瞬,头顶探头旋转速度加快,扫描光束开始聚焦。

    林悦猛然抬头:“警戒等级提升!他们在重新定位入侵者!”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