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正文 第403章 远征军
    沪市,石川商行。

    林致远独自一人待在三楼的书房内,目光深沉地落在铺开的地图上。

    他之前去港岛时,特意嘱咐周慕云从书店搜罗了好几份地图,其中便有滇缅地区的地图。

    原主毕竟是黄埔毕业生,基础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这些日子,通过与顾志雄的往来电文,他已经得知英军放弃仰光,正在向北仓促撤退。

    林致远前世很喜欢看《亮剑》和《团长》,尤其是后者,他反复观看了不知多少遍。

    每一次重温,都仿佛被带回那片充满泥泞、鲜血与不屈意志的滇缅丛林,被那段悲壮而惨烈的历史深深震撼。

    尽管从未参演过远征军题材的影视剧,他却因《团长》看了不少和远征军有关的视频讲解。

    远征军是华**队首次出国作战,山城寄予厚望,派出最精锐的第五军,期盼在异国土地上打一场漂亮的会战,提振国际观瞻。

    然而,英军的怯战与自私,让这场原本规划的会战,变成了艰难的阻击战,最终更是演变成一场溃败。

    他拿起桌上的铅笔,用力在同古和仁安羌两处画上了醒目的圆圈。

    在他的记忆里,日军占领仰光后,会分东、西两路向北推进。

    东线,海鸥将军的200师将在同古打响远征军入缅的第一仗。

    海鸥将军原名戴炳阳,后为了表达力挽狂澜、护国安邦的志向,特意更名为&nbp;“安澜”。

    他亦以“海鸥”自勉,取其不惧风暴、勇于搏击之意,因此也被尊称为&nbp;“海鸥将军”。

    昆仑关一役,他亲率200师担任正面主攻,重创了日军第五师团,为昆仑关大捷立下头功。

    其人格魅力与军事才能,连伟人也深为赞赏,特作《五律?海鸥将军千古》以悼念。

    林致远放下铅笔,眉头紧锁。

    他虽然凭借对历史的先知,早已开始布局,并通过各种隐秘渠道,持续向顾志雄的新编第八军输血,增强其装备和训练。

    但他深知,即便如此,新八军的整体战斗力,尤其是重火力配备和装甲力量,与作为绝对主力的第五军相比,尤其是与200师这支机械化王牌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日军在缅甸投入了四个师团,并且配有航空兵、重炮部队和坦克集群,立体作战能力极强。

    因此,他才不希望顾志雄的新编第八军一开始就投入战斗,要在关键时刻影响战局才行。

    林致远闭上眼睛,《团长》里那些在丛林中挣扎的身影,又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而今,这一切即将真实发生,很多事,总要试一试。

    良久,他收回思绪,唤来周慕云,亲自写了一封电文,让他发给顾志雄。

    与此同时,中缅边境,腊戍,新编第八军驻地。

    刚刚带队接收完一批最新运抵的武器弹药,姜云大步走进指挥部,脸上带着几分难以抑制的兴奋。

    “军座,这批货居然有很多美械,没想到这出国打仗,补给反而比在国内时还顺畅些?”

    姜云扯了扯被汗水浸湿的衣领,语气中带着疑惑与惊喜。

    顾志雄正站在沙盘前,闻言转过身,脸上却并无多少喜色。

    他端起桌上的茶缸,仰头猛灌了几口凉茶,随即重重地将茶缸顿在桌面上,发出“哐”一声闷响。

    “这些,可不是白来的,都是花钱买的!”

    姜云闻言一愣“买的……?”

    顾志雄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疑问,“多的你就不要问了,把美械挑出来,给补充给你的加强旅。”

    姜云在102师扩编成军后,他的加强团也升为加强旅了。

    他连忙敬了个军礼“谢谢军座!”

    顾志雄重新回到沙盘前,语气转为凝重“这些英国佬终于开放防区了,你要随时准备作战的准备!”

    “是!”

    尽管英方早与山城签署了《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但出于殖民者的猜忌和“引狼入室”的担忧。

    他们对华**队入境始终态度消极,甚至刻意拖延开放入境通道和明确防区划分,导致远征军主力无法同步入缅,只能在中缅边境待命。

    现在仰光失陷,英军自身难保,才不得不将东线部分防务交由远征军负责,他们自己则打算退守西线的仁安羌油田区域。

    海鸥将军的200师因为是机械化师,作为先锋已率先开赴同古布防,第五军主力随后跟进。

    第六军将接手东部英军的防线,抵御可能从泰国方向北犯的日军。

    而第六十六军以及顾志雄的新编第八军,则负责后方机动和侧翼掩护,既要保护远征军的后路,也要做好随时驰援前线的准备。

    中缅边境地形复杂,交通基础设施极为落后。

    十几万大军及装备物资,根本无法迅速展开,只能分批依次入缅。

    顾志雄虽然对山城政府内部的许多倾轧和**行为深恶痛绝,但他对第五军,尤其是对杜光亭军长和戴安澜将军这样的抗日名将,是发自内心敬重的。

    他率领的新八军,由于提前数月就在滇缅地区进行适应性训练,他比谁都清楚,这里的作战环境有多恶劣。

    就在这时,副官柳云龙快速来到顾志雄身边,压低声音道“军座,沪市密电。”

    一听是沪市的电文,顾志雄精神一振,对姜云道“你先去熟悉新装备,随时待命。”

    姜云会意,敬了个礼,转身快步离去。

    待指挥部内只剩两人,顾志雄才从柳云龙手中接过电文,仔细阅读。

    电文显示,林致远从沪市打探到,日军极有可能奇袭南阳火车站和同古机场,切断200师与后方第五军主力的地面联系,使深入同古的200师陷入孤军奋战的绝境。

    林致远希望他可以去找第六十六军第38师的师长孙抚民,说动他提前向同古方向靠拢,至少做好随时驰援接应的准备。

    六十六军是山城为换装美械而新成立的部队,孙抚民率领的38师前身是宋文的税警总团,因此也是美械师。

    虽然不像200师那样拥有成建制的坦克部队,但38师配备了大量的美式卡车、吉普车,还有少量轻型装甲车,同样具有较强的机动能力。

    林致远之所以将希望寄托在孙抚民身上,是因为在原有历史中,正是这位孙师长,在后来的仁安羌战役中。

    面对盟军指挥的混乱与迟疑,力排众议,凭借美械车辆的运输能力,救出了数千被困的英军。

    孙抚民虽然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却不盲从盟军命令,多次在战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部署。

    以林致远对孙抚民的了解,如果能被说动,愿意施以援手,那么200师在同古所面临的处境或许就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