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出租屋的书桌前,窗外的月亮把光洒在键盘上,像撒了一层细盐。桌上的咖啡已经凉透了,杯壁上凝着的水珠顺着杯身往下滑,在桌面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印子。我盯着屏幕上那行还没写完的代码,突然就想起了高三那年的教室,也是这样的夜晚,风扇在头顶吱呀转着,把粉笔灰吹得满教室飘。
那时候我还是个连未来在哪儿都摸不清的毛头小子,分科选理科纯粹是因为林晓选了理科。她坐在我斜前方,扎着低马尾,发尾总沾着点碎碎的粉笔灰。上课的时候我总爱走神,盯着她的后脑勺看,看她写字时肩膀微微晃动的样子,看她遇到难题时会不自觉咬着笔杆的小动作。那时候我的梦想特别简单,就是能和她考上同一所大学,最好还能在同一个系,哪怕只是每天能多见几面也好。
第一次模拟考我考得一塌糊涂,数学选择题错了一半,理综的大题几乎没怎么动笔。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指着成绩单上我的名字,说我再这样下去连二本线都够不着。我捏着那张皱巴巴的成绩单,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正好碰到林晓,她手里拿着刚发下来的卷子,上面画满了红勾。她看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停下来问我怎么了,我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只觉得脸烧得慌。那天晚自习,她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往我桌肚里塞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别放弃呀,我们一起加油”,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太阳。
从那以后我好像突然就有了劲。每天早上五点半就爬起来,背着单词本在操场边的路灯下背书,直到天蒙蒙亮才回教室。晚自习的时候不再走神,把以前落下的知识点一点点补回来,遇到不会的题就攒着,等下课了鼓起勇气去问林晓。她讲题的时候特别耐心,会把步骤写在草稿纸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重点,有时候我还是听不懂,她就换一种方法再讲一遍,直到我点头说懂了为止。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这么有耐心,她笑着说:“因为我们要一起考去北京呀。”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教室后面的倒计时牌一天天减少,空气里都弥漫着紧张的味道。我和林晓约定每天晚上多留半个小时复习,教室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的时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有天晚上突然停电了,我摸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微弱的光刚好照在我们的草稿纸上。她突然说:“你看,现在好像就我们两个人的世界。”我愣了一下,心跳得飞快,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看着她的眼睛,在手机的光里,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装着星星。
高考结束那天,我送林晓回家,走在那条我们走了无数次的小路上,谁都没提考试的事。快到她家楼下的时候,她突然转过身说:“不管结果怎么样,都谢谢你这段时间陪我一起努力。”我看着她,想说我喜欢你,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说了句“你也是”。后来成绩出来,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而林晓却因为几分之差去了上海。查完成绩的那天晚上,我坐在房间里哭了很久,不是因为考得不好,而是因为我离她的梦想,好像一下子远了。
大学开学那天,我一个人拖着行李箱来到北京。校园很大,人很多,到处都是陌生的面孔。我站在教学楼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突然就觉得特别迷茫。没有了林晓的鼓励,没有了每天要追赶的目标,我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努力了。大一上学期,我整天泡在宿舍里打游戏,课也很少去上,作业都是抄同学的。期末考试的时候,我挂了两门课,辅导员找我谈话,说我再这样下去就要留级了。
寒假回家的时候,我整理房间,翻出了高中时的错题本,里面夹着林晓写的那张纸条,还有我们一起做过的试卷。看着那些熟悉的字迹,我突然就想起了高三那年的夜晚,想起了我们一起在教室里刷题的日子,想起了她说要一起考去北京的约定。我坐在地板上,把脸埋在膝盖里,突然觉得特别后悔。那天晚上,我给林晓发了条微信,说我现在过得很不好,很迷茫。她很快回复了我,说:“没关系,谁都会有迷茫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然后慢慢努力。”她还说她现在在学编程,觉得很有意思,问我要不要试试。
开学后,我退了游戏账号,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学习上。我报了学校的编程兴趣班,每天晚上都去实验室练习。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写的代码总是报错,有时候一个小问题要查好几个小时的资料。有次我在实验室待到凌晨,看着电脑屏幕上的错误提示,差点就想放弃了。这时候我想起了林晓说的话,想起了高三那年不放弃的自己,我深吸一口气,重新坐下来,一点点排查问题。直到天快亮的时候,代码终于运行成功了,我看着屏幕上弹出的“Hello World”,突然就哭了,不是因为难,而是因为我终于又找到了那种努力后获得回报的感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二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组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编程比赛。我们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一起讨论方案,一起写代码,一起熬夜改bug。有一次因为意见不合,我们吵了起来,有个同学气得摔门而出,大家都沉默了很久。我想起了高中时和林晓一起做题的日子,那时候我们也会有分歧,但总会耐心听对方的想法。我主动去找那个同学,跟他道歉,也跟他说了我的想法。后来我们重新坐在一起,好好沟通了一次,终于达成了共识。比赛那天,我们虽然没有拿到一等奖,但获得了二等奖,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我看着身边的队友,突然就明白了,梦想有时候不是一个人的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也是一种幸福。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家科技公司的offer,做软件开发。入职那天,我穿着新买的西装,站在公司楼下,看着高楼大厦,突然就想起了高三那年的自己,那时候的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程序员,会在北京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压力很大,经常要加班到很晚。有一次项目出了问题,客户催得很紧,我和同事们连续加班了一个星期,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有天晚上,我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买咖啡,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突然就觉得有点累,想给家里打个电话,又怕爸妈担心。这时候我收到了林晓的微信,她说她现在在上海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最近也在忙项目,还说她相信我一定能搞定现在的问题。看着她的消息,我突然就有了劲,喝了口咖啡,转身回了公司。
项目成功上线那天,公司举办了庆功宴。领导在台上表扬了我们团队,我看着台下的同事,想起了大学时一起比赛的队友,想起了高中时一起努力的林晓,突然就觉得特别感慨。这些年,我从一个连未来都摸不清的毛头小子,变成了一个能独当一面的程序员,虽然走了很多弯路,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晚上回家的时候,我给林晓发了条微信,告诉她项目成功了,还说谢谢你当年的鼓励。她回复我说:“你本来就很优秀,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找到自己的方向。”
现在的我,每天依然会加班,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迷茫了。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有时候我会想起高三那年的教室,想起那个扎着低马尾的女孩,想起我们一起在教室里刷题的日子。那些日子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力量,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后来的路。
上个月,我回了一趟老家,路过高中的学校,看到教室里的灯还亮着,里面坐着一群和当年的我们一样的孩子,他们低着头,认真地写着什么,风扇在头顶吱呀转着,把粉笔灰吹得满教室飘。我站在门口看了很久,突然就想起了那句话: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原来这句话不是说要多么轰轰烈烈,而是说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辜负自己的青春。
回到出租屋,我把凉掉的咖啡倒掉,重新冲了一杯热的。坐在书桌前,看着屏幕上的代码,我深吸一口气,开始继续写。窗外的月亮还是那么亮,把光洒在键盘上,像撒了一层细盐。我知道,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还有很多困难要面对,但我不会害怕,因为我知道,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负自己的韶华,就一定能走到想去的地方。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没有林晓的鼓励,没有高三那年的努力,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也许会像很多人一样,找一份不喜欢的工作,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但幸好,我没有放弃,幸好,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现在的我,虽然和林晓在不同的城市,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我们依然会偶尔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互相鼓励。我知道,有些情谊不会因为距离而变淡,有些梦想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
前几天,我收到了林晓的婚礼请柬,她说她要结婚了,对象是她公司的同事,也是一个很努力的人。看着请柬上的照片,林晓笑得很开心,眼睛还是像以前那样亮晶晶的。我给她发了条微信,祝她幸福,她说谢谢我,还说希望我也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幸福。我笑着回复她说,会的。
其实我现在觉得,幸福不一定是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而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辜负自己的青春,不辜负自己的梦想。就像高三那年的我,虽然没有和林晓考到同一所大学,但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就像现在的我,虽然每天要加班,但我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努力。
有时候加班到很晚,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城市的灯光,我会想起那些曾经的日子,想起那些一起努力的人,想起那些为了梦想而奋斗的时光。那些时光虽然辛苦,却充满了力量,像一颗颗星星,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我知道,青春不会重来,韶华不会停留,但只要我们以梦为马,就一定能不负这美好的时光,不负这滚烫的青春。
现在的我,依然在努力,依然在坚持。我相信,只要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不辜负自己的韶华,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就像高中时的错题本上,林晓画的那个小太阳,虽然很小,却能发出温暖的光,照亮我前行的路,让我在迷茫的时候,总能找到方向,在困难的时候,总能坚持下去。
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普通男生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只有为了梦想而努力的点点滴滴,只有不辜负韶华的平平淡淡。但我知道,这样的故事,才是最真实的,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梦想,都曾为了梦想而努力过,都曾在青春的岁月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