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9章 《帝君传》
    大堂内座无虚席,中央一位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抑扬顿挫地讲述着。

    “话说咱们这位云生帝君,那可真真是千古未有之奇男子!”

    “诸位可知,帝君早年,生于那云端之上的云州世家,本是天之骄子!”

    “然则,帝君心怀大志,深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之理,竟甘愿隐忍十余载,于云州城内伴作纨绔,受尽世人白眼与误解,此等心性,何其坚韧!”

    听到这儿,云生忍不住嘴角抽搐起来,余光一瞥,发现先知在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云生感到老脸一红,有股在熟人面前装逼的窘迫感。

    “咳咳,继续听,继续听。”

    云生故作咳嗽道。

    先知笑着点头,扭过头去。

    只见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继续道。

    “待时机成熟,帝君毅然走出云州,不走前人仙路,不循旧法窠臼,以莫大毅力与智慧,于荆棘丛生之中,硬生生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武道之路!”

    “此乃泽被万世之壮举!”

    “然帝君之无私,更在于后。”

    “他毫不藏私,将武道奥妙公之于众,广传天下,助我辈凡人亦能掌握力量,抗衡妖魔!”

    “后又感武道前路已断,竟不惜以身犯险,深入莫测之地,为武道续接前路,开圣人之门!”

    “此等胸怀,可比日月!”

    “再后来,域外妖族虎视眈眈,意图侵我家园。”

    “帝君冒死带回消息,警示天下!”

    “面对五洲内乱,叛贼四起,帝君又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平定祸乱,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及至最后,那妖帝撕裂苍穹,欲引域外邪魔降临,灭我世界!”

    “危急存亡之秋,帝君挺身而出,燃烧己身,耗尽毕生修为与道果,化身为擎天之柱,硬生生将那苍穹裂缝弥合!”

    说书先生声音陡然拔高,充满激情。

    他手臂猛地向上一挥,仿佛要托住那即将倾塌的天空。

    底下的人群顿时发出一片压抑的惊呼,不少人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身体前倾,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末日般的场景之中。

    一个带着孩子的妇人猛地将孩子的头搂在怀里,自己却睁大了眼睛,屏息凝神。

    “那一日,天崩地裂,雷劫浩荡!”

    说书先生语速加快,描绘着那惊心动魄的景象。

    “诸位可以想象,那是何等光景?苍穹如破碎琉璃,雷霆同灭世怒龙!”

    “而帝君的身影,就在那一片毁灭的雷光与空间裂缝之中,傲然屹立!”

    “他以一己之力,独抗天威,独挡妖帝!”

    “那身影,顶天立地,永耀史册!”

    堂中寂静无声,只有说书先生慷慨激昂的声音回荡。

    许多汉子听得眼眶发红,女子们则拿着手帕悄悄拭泪。

    一个老迈的武者喃喃道。

    “是啊……那一日,我在城外,远远看到中都方向天地失色……原来,原来是帝君……”

    “最终。”

    说书先生的声音陡然低沉下来,带着沉重与惋惜。

    “帝君力竭而薨,肉身化道,守护了此界万灵……”

    他长长叹息一声,沉默片刻。

    这沉默感染了众人,短暂的寂静后,便是此起彼伏的唏嘘感叹之声。

    “帝君高义啊!”

    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用力拍着大腿,眼圈泛红。

    “若不是帝君,我等早已成了域外妖魔的口粮了……”

    一个商贾打扮的人喃喃自语,端起酒杯,却又放下,已然没了饮酒的心情。

    “爹,帝君……是死了吗?”

    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是个被父亲抱在怀里的小男孩。

    他的父亲,一个面容沧桑的汉子,摸了摸孩子的头,声音有些沙哑。

    “帝君没有死,孩子。”

    “他化成了这片天,这片地,一直在看着我们,护着我们呢。”

    这话语引得周围不少人点头附和,一种混合着悲伤的情绪在酒楼中弥漫。

    “他们把我……说得太好了。”

    云生低声道,语气复杂。

    “我当初,其实也有很多不得已,也有很多私心。”

    先知转向他,微笑道。

    “历史记住的,往往是结果。”

    “你的选择,无论初衷如何,最终惠及了苍生,守护了此界。”

    “在世人眼中,这便是无私,这便是伟大,你看……”

    先知指向那些听得如痴如醉的百姓。

    “你的道,你的精神,已经成为了他们记忆的一部分,成为了后来者的信仰。”

    “被万万人所铭记。”

    “这,便是你存在的意义。”

    ……

    云生死后,曾有阵圣马天宏担任史官之职,记载其生平。

    着有旷世巨作——《帝君传》。

    他曾自言。

    “帝君传着有八百字,但吾之思念远不如八百字。”

    “若有来生,定与帝君同存亡。”

    遂自杀,被医圣黄月颖暴揍,自杀未果。

    末与医圣结为夫妻,诞下一子,取名为思生,再被医圣暴揍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马思生自幼,医道,阵道天赋绝伦,被誉为万年之奇才,未来之圣王。

    ……

    云生帝君,讳生,字逸之。

    少聪颖,负奇志,然隐忍十余载,伴作纨绔于云州,世人不解,多轻之,帝君泰然处之。

    初入书院,见不公则鸣,遇强权不屈。

    时有豪强凌虐寒门,上下缄默。

    唯帝君仗义执言,振臂而呼,曰:

    “人膝下有黄金,岂可轻易折腰?”

    遂扶弱抑强,使蒙冤者得雪,屈膝者得立。

    其风骨气节,暗合天道至公,清平道三公闻之,深为所感,乃引为同道,共倡平等之念,此清平道兴之始也。

    后,域外妖族窥伺,为察其奸,帝君孤身犯险,深入不毛,斩妖魁于异域,探得机密而还,预警于天下,五洲始知大患。

    帝君感仙道门槛高峻,凡人无力,乃穷究天人,另辟蹊径,开创武道一途。

    纳天地灵气,淬肉身神魂,使贩夫走卒,皆有凭自身之力,问道长生之机。

    此乃开万古未有之局,泽被苍生。

    时有意中人困于天上陈家,门户之见如山。

    帝君一怒,单刀直赴,以武道初成之身,直面古族威严,历经磨难,终破枷锁,抱得美人归,其情其勇,传为佳话。

    为弘武道,促交流,帝君倡设天下武者大会,聚贤于名山,论剑于灵峰。

    天下英豪纷至沓来,切磋技艺,印证所学,武道自此大兴,蔚然成风,史称灵山论剑。

    然武道前路茫茫,圣人之境犹不可及。

    帝君再履域外,于无尽险阻中勘破玄机,融汇万法,终开武道圣途,立无极圣道,为后世武者指明方向,功在千秋。

    然,内乱骤起,烽烟遍地,诸侯割据,苍生倒悬。

    值此危难之际,帝君挺身而出,以雷霆之势,纵横捭阖,或慑服,或平定,终弭平祸乱于须臾。

    四海稍定,北境烽火又燃,妖族大军压境,疆土沦丧,人族危若累卵。

    帝君于危急存亡之秋,承天命,顺人心,受封启明,统率天下豪杰,挥师北进。

    亲冒矢石,浴血奋战,终复沦陷之疆土,驱妖孽于国门之外。

    更亲镇通天河畔,砥柱中流,庇护亿万人族于身后,使妖邪难越雷池半步。

    为绝后患,帝君复孤身仗剑,深入妖族腹地,过六关,斩五将。

    所向披靡,剑锋所指,妖帅授首,精锐尽殁,尸横遍野,妖族胆寒,终还北境一片安宁。

    末,妖帝祸天,撕裂苍穹,引域外邪魔,界危如累卵。

    帝君慨然赴之,燃其神魂,尽付道果,以身合于天道,弥天大祸遂平。

    天地同悲,万灵共泣。

    帝君一生,开道于内,御侮于外,平乱于中,定鼎北疆, 补天于末。

    功盖寰宇,德泽苍生,虽身陨而神常在,万世永祀!

    ——《帝君传》。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