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4章 寮南州-好久不见
    “怎么就不能是我啦?”陈意安理了理衣衫,“载之,清晏,好久不见。”

    “小宝!”陈韵文,也就是晓晓趴在除恶床边上探出半个身子喊了一声,随后也跟着钻了出来。

    “晓晓姐姐,”小宝眼神一亮,蹦起来挥了挥手,跟个小炮弹似的冲了出去。

    陈韵文也往前跑,两个小姑娘“嘎嘎嘎嘎”地抱在一起蹦蹦蹦。

    后边跟着出来的是松松陈柏礼,被小宝张牙舞爪地拉过去,三个娃拉成一圈蹦蹦蹦。

    被迫跟着蹦蹦蹦的陈柏礼:……

    蹦吧蹦吧,谁让他是哥哥呢。

    最后出来的才是谢岁杳,她看上去好像……

    “师父!你是不是又有宝宝啦?”小宝松开陈柏礼和陈韵文的手,跑过去抱着谢岁杳的腿。

    谢岁杳挺着孕肚健步如飞地跳下车,拍开陈意安挡人的手,微微弯腰摸了摸小宝的脑袋,“乖徒儿,让师父看看你长高没?”

    “长高啦!”小宝小心地摸了摸谢岁杳的肚子,“师父赶路辛苦啦。”

    这时候宁元昭他们也看见了谢岁杳的孕肚,“都这样了你怎么还带着嫂夫人?”

    “杳杳听说陛下有意让我来寮南当监工,说什么都要我应下来,我被她打了好几顿。”陈意安略显委屈地说。

    “害,都五个月了,一路来都有看大夫,大夫说没事儿,就他怕这怕那的。”谢岁杳搂着三小孩儿上前,特别爽快地说道。

    “快别在城外站着了,你们也累了,先回去吃饱喝足休息休息再叙旧。”计一舟招呼人先进城,在外边站着也不像话。

    亏得计一舟之前给陈意安他们送过橡胶轮胎,这会儿车上正套着呢,不然他真是不敢想这一路颠簸,谢岁杳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接到了人,剩下的那些大部队自然有人去招待,该吃啥该住哪儿都有人去安排。

    计一舟他们只管陈意安他们一家四口。

    把四人带回了家,计一舟让王婶儿把饭菜安排上来,便在大厅叙旧。

    “伯父伯母怎么没有来?”计一舟问。

    “他们放不下都城的地,年纪也大了不想到处跑,就在都城着没跟过来。”陈意安说。

    “也是,这么大老远的,老人家不好折腾。”宁元昭说。

    几人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吃完饭他们还聊了好久。

    其他人在都城一切都好,两年的时间官职什么的也没咋变动。

    就陈意安不知道为啥被皇帝盯上了,直接给指派了过来。

    明面上说是看他自己的选择,实际上他哪敢有什么选择,除了过来还有别的法子吗?

    小宝双胞胎吃饱了倒是没继续待着听大人聊天,打了个招呼就带着他们去逛街了。

    “我哥给我开了间铺子,走走走,我给你们送一个礼物。”小宝臭显摆,把双胞胎带到他的铺子里,让他们自己在铺子里挑。

    两人也没假客气,一人挑了一个就打算换个地方再转转。

    “小宝!”

    “怎么又是你?”

    小宝眨了眨眼睛,崔翎安今天好闲啊。

    “我远远看着就像你来着,果然是你,”他看向双胞胎,“这是?”

    “这是我师父家的哥哥姐姐,我们一起长大的。”小宝兴奋地给三人互相介绍道。

    崔翎安冲两人笑了笑,又问小宝,“那……比武还去吗?”

    “下次吧,我带他们好好玩几天再说。”小宝拒绝。

    “好吧。”崔翎安叹了口气,很快又带着笑,“那我先去给我爹买酒,就不跟你们一起啦。”

    “嗯呐。”

    送走小宝他们三人,崔翎安看着陈柏礼的背影微微皱眉。

    青梅竹马吗?

    陈意安他们在寮南收拾的很快,他身为芜江堰的副指挥,是要长期待在项目上的。

    等他们休整好,宁元昭就提议说要带着他去一趟丰林。

    计一舟想了想,把目光投向小宝,“你是跟哥哥去丰林,还是留在这边待着?”

    “我就在家里待着,我要陪着师傅。”小宝说。

    小宝好久都没见到这两个小伙伴了,又有师父在身边,暂时就不想跟着去丰林玩儿了,以后还有好多机会的,不急于一时。

    等陈意安他们一家整顿好,宁元昭又带着熟悉了一下前期的具体数据和资料,眼见着时间进五月了,他才带着人去了一趟丰林。

    计一舟依旧在寮南城待着,广安那边的地还有一小部分没有挖完,河道也还差点儿时间。

    看看时间也还行,只要在六月前能挖好就可以了,争取在六七月雨季之前弄出来,之后就让翻过的土地淋一场雨,疏松疏松。

    宁元昭带着陈意安直达丰林他们的大本营,原先的临时据点已经彻底大变样,从上到下都重新修整了一番。

    陈意安被带去跟顾云见了一面,由顾云带着他更加细致地看了看每个施工段的设计图。

    大致的设计图他在皇帝那边看过,这还是他头一回看到这么细致的设计图。

    “这个工程复杂的程度比我想象的还要难。”陈意安叹了口气。

    “就是说呢。”顾云说:“不过真要做好了,可真是一件大好事。”

    谁都是知道建好了这会是一件大好事,所有人都想这个堤堰能快点完工,到时候他们所参与的所有人,不说升官,最起码也有一些奖赏。

    哪怕都没有,那他们的名字也会在这个朝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宁元昭到了这边也没有什么空闲时间休息,看了看大家的进度,各种 战场已经编撰得差不多了,就等着宁元昭抽时间来审阅。

    他到了这边几乎瞬间就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枢纽,一道道命令从此发出,无数人员物资开始向这个曾经偏远的峡谷汇集。

    他有权直接协调周边州府资源后,迅速搭建起工程的管理框架。

    提举司这边分了工料署、匠作署、丁役署、督工署、后勤署这几个部门。

    工料署负责石、木、铁、粮等物料的核算、采购、验收、仓储和调配,下设石料课、木料课、粮秣课等,各司其职。

    匠作署负责管理所有工匠,制定施工标准、工艺流程和质量验收,并负责工具的发放与维修。

    丁役署负责管理征调来的民夫和雇工的名册编订、任务分派、工酬发放、秩序维持。

    督工署分派到堰基、东干渠、西干渠、采石场等未来各个工段,负责现场监督、进度记录、工程计量。

    后勤署负责营地建设、伙食供应、医药卫生、物资运输车队的管理。

    这个不知道会存在多少年的小衙门就此成立,并且马不停蹄地开始运作。

    别说宁元昭了,就连陈意安都以来没两天就开始了转不停地工作。

    文吏穿梭,算盘声日夜不绝,确保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每一份资源都去向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