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8章 朝圣!真理边缘
    孙明是接到林飒的电话,连夜收拾行李赶来的。

    他提着一个旧皮箱,里面塞满了他的专业书籍和厚厚的笔记本,怀着一颗朝圣般的心,踏入了青龙山的地界。

    然后,他就和几天前的钱振国院长一样,被彻底镇住了。

    如果说钱院长看到的是一幅宏大的战争画卷,那么孙明这个专业人士,看到的则是画卷之下,那令人头皮发麻的细节。

    他被特批进入了那个临时指挥棚。

    一进去,他的目光就被铺在几张长桌上,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巨大蓝图给吸住了。

    那不是他所熟悉的,规规矩矩的建筑图纸。

    图纸上,除了常规的钢筋水泥结构,还标注着无数他闻所未闻的符号和名词。

    “活性生物组织培养层”、“共生型藤蔓加固网络”、“微循环生态净化系统”、“地底能量感应矩阵”……

    每一个词,在他的脑海里炸开。

    这哪里是在建工厂?

    这分明是在建造一个活着拥有生命的,科幻电影里才会出现的未来堡垒!

    他颤抖着手,想要去触摸那份图纸,却又怕自己凡人的手指,亵渎了这份神迹。

    而接下来的一幕,更是让他毕生的科学信仰,开始了剧烈的动摇。

    林飒正在和一群肩上扛着将星的军方工程师,讨论一个技术难题。

    一位头发花白,戴着深度眼镜,一看就是国宝级专家的老工程师,指着图纸上一个复杂的节点,面带难色。

    “林总工,按照我们的结构力学模型推算,这个位置的瞬时剪切力,会超过材料的极限阈值。即便是我们军方最先进的特种合金,也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

    孙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这是整个建筑结构的核心枢纽,一旦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只见林飒连思考都没有,清冷的声音直接响起。

    “你们的推算模型,没有计入生物应激反应的变量。”

    她拿起一支红色的铅笔,在图纸上画了一个圈。

    “在这个节点,植入‘金刚藤’的休眠孢子。当外部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内部的生物电场会瞬间激活孢子。”

    “藤蔓组织会在0.01秒内完成增殖和硬化,形成一个具有超强韧性的复合支撑结构。它会主动吸收和传导冲击力,而不是被动承受。”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给大楼装上了一块能够自主反应的‘肌肉’。”

    整个指挥棚,所有工程师,包括那位国宝级的专家,全都像被雷劈了一样,呆呆地看着林飒。

    用植物的应激反应,来做建筑的动态防御系统?

    这……这是什么天方夜谭?

    这已经超出了他们所能理解的,所有工程学的范畴!

    但不知为何,从林飒口中说出,却又带着一种绝对的科学严谨性。

    孙明感觉自己的膝盖有点发软。

    他扶着桌子,才勉强站稳。

    他看着那个站在图纸前,从容不迫,指点江山的林飒,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

    神。

    这绝对是行走在人间的神明。

    他之前对林飒的崇拜,仅仅停留在她能催生植物,能创造新物种。

    直到今天他才明白,自己是多么的肤浅。

    林飒的能力,根本不是创造几种神奇的植物那么简单。

    她是在创造一种全新的,将生命科学与宏观工程学完美结合的,前所未有的理论体系!

    而自己,何其有幸,能够成为这一切的见证者。

    林飒似乎是处理完了最棘手的问题,转过身,看到了已经呆若木鸡的孙明。

    “来了?”她点了点头,“你的任务,在三号帐篷。”

    “是!组长!”孙明一个激灵,猛地立正,用尽全身力气喊道。

    他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走出了那个让他感觉快要窒息的指挥棚。

    林飒交给他一个看似非常基础,却又至关重要的任务——负责培育基地未来实验室所需的第一批基础实验植物种苗。

    孙明领了种子和培养土,在工地外围一块专门划出来的区域,开始了他的工作。

    他一丝不苟,严格按照教科书上的标准流程,播种,浇水。

    然而,几天之后,他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太不对劲了。

    工地周围,那些原本因为施工而变得有些萎靡的野草,非但没有死去,反而比之前长得更加翠绿,更加生机勃勃。

    几株不知名的野花,竟然在秋天里,开出了春天般灿烂的花朵。

    而他负责的那些种苗,更是离谱。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批从外地运来的种子,因为水土不服,至少要有百分之二十的损耗率。

    可现在,他种下去的一百颗种子,竟然……百分之百地发芽了!

    不仅如此,这些幼苗的生长速度,比理论上的最快速度,还要快上至少三成!

    每一株都根系发达,叶片肥厚,绿得发亮,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孙明彻底陷入了自我怀疑。

    他开始疯狂地做实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微量元素含量、有机质构成……一切正常。

    他记录空气的湿度、温度、光照时长……全在正常范围。

    他甚至偷偷抓了几只在附近飞舞的蜜蜂,解剖后发现,这些蜜蜂的体格,也比普通蜜蜂要强壮一些。

    科学,他引以为傲的科学,在这些无法解释的现象面前,彻底失效了。

    一个深夜,当他再次测量完所有数据,看着记录本上那一排排正常的结论,他终于放弃了挣扎。

    他掏出了自己那个标志性的小本本,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他郑重其…

    他郑重其事地在顶端写下了一个标题:

    《论林飒组长与科学尽头的神秘联系——青龙山基地生命场域现象观察报告》

    他在下面写道:

    “初步推论:青龙山基地并非一处普通的建筑工地。它正处在一个以林组长为核心的未知生命场域的笼罩之下。”

    “该场域能以一种超越现有科学认知的形式,促进区域内所有植物、乃至昆虫的生命活性。其作用原理,疑似为一种高频的,能与细胞线粒体产生共鸣的特殊能量波动。”

    “我将其暂命名为,林氏粒子。”

    写下这行字,孙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感觉自己,触摸到了真理的边缘。

    他看着远处指挥棚里那盏彻夜不熄的灯火,眼神里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这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建厂任务了。

    这是一场伟大的朝圣。

    而他,将是这场朝圣之路上,最虔诚的记录者。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