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不知道逸宸然最后是怎么逃走的,总之村本是没抓到人。
    小北送笙歌和助理玲玲回去后,才把钟离送回家。
    钟离刚进院子,就发现有人来过。
    四处看了看,没缺什么。
    她突然想到那个人的信,连忙开门,找出来,看到东西还在,心也落了回去。
    钟离最后决定,将这东西交给林卯山。
    虽然和林卯山接触不多,但他给钟离的感觉,不像别人,而像是中共。
    历史记录上没有林卯山这个人,但钟离相信自己的直觉。
    于是次日凌晨一早,她就去找林卯山了。
    找一个人很简单,钟离像平常买菜一样,七拐八拐的进了小巷子里,翻墙进了林卯山的院子。
    林卯山不在,钟离正考虑是要把信直接给他放这儿,还是给他留个纸条,约他见面。
    还没考虑明白呢,就听到外面有一批皮靴踏地的声音将小院围了起来。
    钟离连忙推门进屋,躲了起来。
    从门缝看着破门而入的军装,钟离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林卯山被抓了!
    而这批人,不是党军的人,就是汪伪政府的人。
    但钟离更倾向于,这是汪伪政府的人。
    门外最大的官,右手一抬,他身后的人都举起枪,他手一放,瞬间枪声不断。
    钟离早在他抬手的时候,就靠自身强大的“外挂”,爬上了房顶,躲过了枪袭。
    她以最快的速度戴上一个黑色的面具,并像个蜘蛛一样,爬到了门口的屋顶上。
    门被一脚踹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堆长枪,随后进来目测十来个兵,站成两排。
    随即进来的是那个为首的长官。
    长官进来后,环视了一周,没有发现人,眉头一皱,刚要让人搜,就感觉到头上有股风袭来。
    他一抬头,就看到钟离的脚,他连忙抬手抵挡。
    钟离落地,和他扭打在一起。
    那些兵想开枪,又不敢开枪,怕把长官给打死。
    钟离和他从屋内打到屋外,当然,这是钟离引的,因为她要逃出去。
    她不能杀人,所以只能逃。
    没一会儿她就找到漏洞,一脚踹开那人,翻身出了院子。
    那长官气的说:“还愣着干嘛,追啊!”
    一群人这才持枪追了出去。
    钟离一路逃跑,她的速度极快,但她不能回家,因为马上就要九点了,她和齐弈还有约呢。
    所以,她当即就跑去了齐弈的家。
    她来不及解释什么,只能再做一回强盗,翻墙进去。
    她刚落地,就被一群持枪的黑衣人保镖围住。
    得,今天和枪杠上了。
    钟离被压着带到齐弈的面前,齐弈一脸戏谑的看着她。
    钟离也看出来,他知道自己为何以如此狼狈的姿态出现在他面前。
    齐弈挥退众人,说道:“你这好大的本事啊。”
    钟离起身拍拍腿上的灰,也不和他打哑谜,开门见山的说:“想必齐会长也已经知道了,我们明人不说暗话,我需要齐会长的帮助,当然,作为回报,我可以为齐会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除了杀人。”
    齐弈看着她,“你觉得,我是没有能力做任何事吗?”
    “当然不是,以齐会长的能力想做什么还不是轻而易举,但是齐会长也应该清楚,我的能力,并不是齐会长那帮手下能有的。”
    “哈哈哈哈,可是你觉得你有什么本事,能够让我给了你,与那边抗衡?”
    “一个消息,我知道一个消息,齐会长应该会感兴趣。”
    齐弈没说话,示意她说下去。
    “齐会长近日应该会和英租界那边的詹姆士先生谈合作。”
    齐弈的脸色有些变了,因为这件事,他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这是他和詹姆士私下的决定。
    ……
    过了很久,钟离从齐弈的公馆离开。
    刚走没多久,上海外滩海关钟楼上的大钟悠悠敲响。
    钟离没多想,因为每天中午十二点,大钟都会响起。
    钟离今天不想做饭,便准备去个小店简单吃点。
    可还没等走多远呢,就看到从四面八方而来的起义军。
    打头风是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他们身后跟着无数的人。
    有组织有气势有节奏的喊着口号,一声比一声响。
    声势浩大的起义军,瞬间占满了整个上海街道。
    与此同时,钟离听到了又响又长的汽笛声。
    企业停工,电车停驶,学校中的学生冲出了课堂,商人们关闭了店铺。
    紧接着,他们的对面就迎来了持枪的警察。
    这群人也不是赤手空拳而来,与对面的持枪警察打了起来。
    若不是有人突然将她拉走,估计会受伤。
    钟离没管拉她的人是谁,而是看向这些与军警对抗的群众。
    1927年3月21日,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打响,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是了,没错,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就是在27年3月21日12时。
    80万工人和市民纷纷走上了街头,工人纠察队拿起了武器,向反动军警控制的警署、军营等目标发动了进攻。
    自北伐战争开始后,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配合北伐军进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工人先后于1926年10月、1927年2月,举行了两次武装起义,但都失败了。
    随后,中共中央派周恩来担任起义总指挥,组织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在前线负责指挥的是周恩来和赵世炎,总指挥部设立在宝山路横滨桥南的商务印书馆职工医院内。
    起义的行动,以5000多名工人纠察队队员为先锋,分南市、闸北、虹口、浦东、沪西、沪东、吴淞七个区域,同时向敌人发起进攻。
    战斗期间,上海市民奋勇助战,为起义工人修筑工事饭店的店员赶制食品,供应前线带着红十字袖的济难会员奔跑于前线和后方,救护起义的伤员。
    第二天晚上6时,起义工人攻占上海北站,消灭了敌人在闸北的最后据点,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成功。
    这次武装起义共有300多位工人牺牲,1000多人负伤。
    3月22日,上海工商学各界举行市民代表会议,选举19人组成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即上海市民政府)。
    临时市政府虽然只存在了24天,但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最早由民众在大城市建立起来的革命政权。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壮举,是北伐战争时期工人运动发展的最高峰,为在中国开展城市武装斗争作了大胆的尝试。
    上海工人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证明了,“工人阶级的确是全国最革命的阶级,能够切实担负起革命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