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1章 大医精诚
    巡抚却是根本不信,因为在他看来,儿子生龙活虎,小小年纪便能骑马射箭。

    傅青主劝说无果,无奈之下,只得暂且别过。

    苏烟此时带着小厮前来,邀请傅青主一同前往教坊司帮姐妹诊病。

    到达一看,这位患病的姐妹样子确实十分吓人,看得桂翠都忍不住发出惊呼。

    “呀?张医生,这是啥病呀?怎么皮肤上长了这么些疙疙瘩瘩的东西,好恐怖!”

    张景正色道:“这位患者出身于教坊司,据我推测,应该是罹患了梅-毒。俗称杨梅-疮、花柳病。”

    “啊?这种病据说会传染的。”

    “确实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有三个:其一为性传播,也是最主要的传播形式。其二为血液传播。最后一个是间接传播,比如与梅-毒患者的分泌物接触,也可能会出现感染。”

    听完张景的介绍,桂翠不禁为苏烟和傅青主两位大大点赞。

    “他们俩可真有大爱,丝毫不顾忌被传染的风险。”

    张景点了点头:“这才是为医者该有的样子!”

    随即口中一句一顿念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王森忍不住插话道:“张医生,你刚刚念的这一段也是出自于《伤寒论》吗?”

    张景微微摇了摇头:“不是。这是唐代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里面的一段话,也是我们大学时的入学誓言。据我所知,中医类院校或中医院里,这段话通常都会悬挂甚至是刻在墙上的。怎么,王医生,难道你从来都没有见过吗?”

    王森闻言,尴尬地挠了挠秃头:“应该也有瞄到过,只是一直没怎么在意,所以没有什么印象。”

    张景正色道:“这篇文献一直以来,作为论述医德的标竿。作为一名中医,我觉得还是应该牢记在心的。”

    王森诚惶诚恐回应:“张医生批评得对,我回头就自罚抄写三百遍,不出三日,一定一字不落地背诵这段全文。”

    张景听了,微微颔首:“很好,王医生,你能这么说,我很高兴!”

    桂翠也对王森竖起了大拇指:“王医生,我为你点赞!”

    心下暗自庆幸:还好自己只是一名中药师,而不是中医师,否则的话,不背下这段话,估计张景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谁知张景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缓缓将目光转向她:“小翠……”

    桂翠赶紧表态:“行,张医生,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了,我也好好背去!”

    张景淡淡一笑:“这样很好。作为从事中医药行业的我们,我觉得应该把医德二字摆在首位。”

    稍顿了顿,又接着说道:“你们看哈,傅青主在剧中展现出的高尚医德,自然是不必说的。而他之所以选择将女科道统传给苏烟,正是通过观察,看出了她身上具备悬壶济世之仁心,也就是医德。”

    影片故事继续推进,损友继续在巡抚面前诋毁傅青主,力劝巡抚将他治罪。

    不过巡抚倒是颇为欣赏傅青主的为人及医术,反而命令损友继续当说客,劝他归顺清廷。

    损友无奈,只得怏怏告退。

    镜头转回到教坊司,傅青主替患者精心医治,取出配制好的白色粉状物为她外用。

    桂翠又问:“张医生,这些是什么药?”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其主要成份应该是砒-霜。砒-霜是最早被用来治疗梅-毒或肺结核病的一种辅助药物,后被开发用来制杀虫剂或灭鼠药。”

    随即又话锋一转:“不过,据我所知,傅青主治疗梅-毒有几个秘方,不过都是内服汤药,并非外用的散剂。只是具体秘方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

    这时候,电影画面上,傅青主已经在教坊司设一诊桌,手把手教苏烟看起诊来。

    回到住所后,好友再次来访,告知会面之地。

    却不料隔墙有耳,被损友派来的细作听了去。

    于是乎,敌在暗,我在明。

    一张抓捕的大网悄悄拉开。

    幸亏损友在布置任务时,被苏烟凑巧听见。

    情急之下,灵机一动,用一味“防己”巧妙提醒傅青主。

    在苏烟的帮助下,傅青主总算是逃过了一劫,救走了前来会面的反清义士头领。

    只不过,好友为了掩护他们,从容被捕。

    傅青主知道此地不宜久留,便准备立即启程回往龙门观。

    临行前,他将毕生看诊女科经验《傅青主女科》手稿交给苏烟。

    不料正在依依惜别之际,损友带着一帮手下前来捉拿。

    傅青主和好友双双入狱,此时好友已被重刑伤了腿骨。

    于是,傅青主又用书法字帖赠予牢头,换取柳枝、纱布等物,给予好友患肢复位固定。

    看到这里,桂翠的好奇心又起:“张医生,骨头都断了,用个树枝绑一下就能接好吗?是不是有点儿太夸张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等张景回话,王森抢着说道:“小翠,这个就不用请教张医生了,我都能回答。”

    “哦?那王医生,你倒是给我解释解释呢?”桂翠一脸诧异地看向王森。

    王森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个是古代伤科最基础的操作,叫小夹板固定法。折断后的骨头其实是可以再次生长的,只要对位没问题。我说得对吧,张医生?”

    王森说完后,看向张景。

    张景点了点头:“没错,人们常说伤筯动骨一百天,我们身体大多数部位的骨折,都可以在三个月左右达到愈合。”

    稍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不过,股骨颈骨折由于局部血供很少,需要愈合的时间也最长,可能需六个月才可完全愈合。”

    “当然了,也有时间较短的,比如上肢前臂骨折,一般三到六周就能基本愈合。相比之下,下肢骨折要比上肢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一些。”

    “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因此所需要的愈合时间并不尽相同。营养状况好,又没有感染的情况下,恢复的时间就更快一些。反之,则会慢一些。”

    两人听后,又连连点头。

    张景淡淡笑道:“所以说傅青主在医学上也是个全才,不仅开创了女科一门,对于内科,针灸,外伤,以及皮肤性病的治疗,你们也都看见了。”

    “其实并不仅于此,据我所知,傅青主还有一部《傅青主男科》传世,只是不如《傅青主女科》那般声名远扬罢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