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1章 针锋相对
    冯英一时被难住了。

    孙承宗、李邦华直直望着他,带有丝丝提醒的味道。

    不过刘宗周问的是冯英,他们即便知道该如何去反驳,却也不便多说什么。

    冯英不禁偷瞄崇祯,今日看似一场普通辩论实则意义重大,代表革新派与守旧派或是摇摆派间的核心对决,不容半点马虎。

    与天子四目相对间,见圣上带着勉励的笑容,冯英一下子如茅塞顿开。

    侧过身面向刘宗周,朗声道:

    “说来也简单,其实就两个字,平等!”

    这可是论点中的主题之一,连冯英都差点忘了,更别说在座的大多数人。

    不是他们有意忽视这两个字,而是历来士大夫群体特权太多,早就养成高人一等的固化思维。

    就算崇祯令他们发生了不少改变,却也远未到深入骨髓。

    “圣上对各项律法甚是关心,多次提出并强调律法之根本便是众生平等!

    倘若抛弃掉平等,新法与历朝律法便如出一辙,起东兄所说龌龊之事便在所难免!”

    冯英领悟到了要领,思路变得豁然开朗,继而滔滔不绝:

    “常言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此话说了几千年,然哪一个王朝做到过?

    开国之初众人拾柴火焰高上下一片清明,然而随着阶级固化,人分三六九等,也就进入颓势一步步走向覆灭!

    文人士大夫、地主豪绅自认高于一切,常常凌驾于律法之上,广大百姓长期受到压榨,物极必反,试问王朝怎会长久?”

    大明文官向来敢说,冯英一口一个灭亡并不违和。

    明代相较于各个朝代而言,言论方面最自由。

    “陛下惩罚宗藩让其交出土地钱财,判老福王终身囚禁,小福王剥除封号仅为皇家集团管事,余者通通驱至海外。

    这才是真正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请问起东兄,历朝历代除了针对造反者外谁会如此?唯有我大明,唯有当今君父!

    成国公、定国公、临淮侯一干勋贵被定罪,部分还要秋后问斩,贪官污吏受到严厉惩处!

    无论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犯罪就得用律法严惩,这便是众生平等!”

    “你口口声声平等,然士农工商七十二行收入不一身份不一,有的富可敌国,有的穷困潦倒,怎做得到一碗水端平?”

    刘宗周仿佛抓住了话中漏洞,义正言辞反驳。

    听到这句话崇祯心中波澜不惊,孙承宗、李邦华、毕自严几个也面不改色。

    刘宗周明显在偷换概念,要么就是未领会律法精髓,恐怕也代表着朝中不少人的真实想法。

    他们可以支持革新也可以作出改变,但不一定完全转过了弯,或者说根本没搞懂。

    “刘宗周,你咋就如此不开窍!依你所言岂不成了陶渊明笔下的梦游桃花源!

    人天生出身不同,学识与技艺参差不齐,更有甚者乃痴汉懒汉,收入怎会相等?

    常言道读书明事理,冯某看你真是越读越迂腐,越读越不可理喻!”

    冯英气得吹胡子瞪眼。

    好言好语说了一大堆,到头来好似对牛弹琴,任他涵养再好,也由不得显现怒意。

    “那你为何一口一个平等!”

    刘宗周很不满意,冯英差点怒火中烧,孙承宗、毕自严几个则直摇头。

    这家伙真是一根筋,堂堂大员都不开窍,那民间像他这种死心眼该多么的顽固不化。

    崇祯面无表情没有任何表示,他暂时只想当听众,静观二人接着辩。

    “刘宗周,此平等非彼平等,你怎就如此痴呆!

    今日主题乃律法你不明白吗?大明宪法第三十条载明法度面前人人平等!

    你却将律法偷换到所有层面,真是大言不惭!”

    冯英不想再给他面子了,针锋相对继续“暴力”输出:

    “一群牛羊吃同样的草尚且肥瘦不一,法度只是约束众生,给予世人平等之权利!

    至于混成啥人模狗样,那得看自己造化,倘若如你所说,岂不人人都可以当礼部尚书?

    那要你刘宗周还有何用?让你在此大放厥词混淆视听吗?真是固执己见执迷不悟,我看你与犟驴毫无区别!”

    “你.....你......”

    冯英抛出低俗之词,让刘宗周很是难堪。

    话糙理不糙,这番说辞已经让在场尚存意识障碍的人很通透了,刘宗周也仿佛清晰了许多,只是面子上有点难为情。

    “你刘宗周两度触怒龙颜被贬,你难道不该找找自身原因吗?就是因为你太过执拗!

    梦想用自己认为的不适理念影响他人,却不知你那份坚持本就存在错误!

    人心乃万恶之源,唯有用法度鞭策一切,律法面前人人平等,这才是普渡众生之道!”

    冯英开始了人身攻击,他觉得有必要一次性拿下刘宗周。

    这种攻击不同于过去朝堂打嘴炮,没有来不来就给别人扣帽子,符合天子脾气。

    今天把话说得越透越好,否则后患无穷。

    “你那爱徒黄宗羲早都认清你的执念乃飘渺之物,如今于地方上做得风生水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恰恰抛弃了你所谓的慎独心学,严格自律却不强加于人,而是以仁爱与法度治理地方,那才是真正的务实!”

    提及到自己最得意门生,刘宗周心头五味杂陈。

    那小伙子确实不错,可也数典忘祖,常常令他心痛不已。

    不待他感慨,冯英的大嗓门又来了:

    “你刘宗周曾说火器无用,那冯某问你,你知兵吗?恐怕手无缚鸡之力吧!

    那些反贼流寇你用你的君子之道去感化呀,让他们修身养性呀,何必让朝廷耗费钱粮,何必让陛下御驾亲征!

    辽东那群建奴你提刀上阵去砍呀,用你的学术去教化呀,不懂就像冯某这样闭嘴不谈兵事,省得闹出笑话!”

    冯英咄咄逼人,一点不给刘宗周机会,提及火器算是最后的致命一击。

    “陛下创立科学院大力推崇火器,我大明儿郎伤亡成倍减少,文书上写得明明白白,你刘宗周视而不见吗?

    将士的命就不是命?朝廷的钱就不是钱?你那孜孜不倦坚持的所谓学术,在冯某眼里就是一派无稽之谈!”

    刘宗周蔫了,浑身止不住颤抖,额上冷汗直冒。

    对于火器无用论是他几年前提出的观点,也算是当年惹怒崇祯的其中一项。

    他的初衷其实很复杂,并非完全反对火器,而是认为德治优于利器,军事思想偏向保守。

    过去多年军工腐败火器粗制滥造,士兵又缺乏训练,以至火器往往没有冷兵器可靠。

    加上读书人那份高高在上藐视一切,对佛郎机之类的外来物视作奇淫技巧。

    于是在这种环境下,刘某人归纳成了火器无用论。

    “刘某对火器之功效如今深有体会,早已痛改前非!”

    刘宗周随即辩解,新式火器威力如雷贯耳,打心底早都不认可过去那个观点了。

    “那你的慎独论呢?火器无用论都可以抛弃,为何慎独论还在竭力坚持!

    你刘起东堂堂二品大员,难道要一辈子坐井观天吗!”

    “刘尚书......”

    “起东兄......”

    刘宗周突地瘫软于地,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扶起。

    一句坐井观天将心中仅存的泡影碾得粉碎,刘某人一度万念俱灰开始怀疑人生。

    崇祯见状暗笑不已,斗志昂扬的刘大儒,算是被冯英尖牙利嘴给打趴下了。

    (注释一:刘宗周的慎独论同样属于心学派,但与王阳明心学对立,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更注重实践出真理。

    而刘宗周“慎独论”最终境界则为“克念作圣,人心与天心合一”。

    提出通过彻底净化人的意念,使个体与宇宙秩序完全契合,成就“圣人之境”,有点偏向于极端宗教的味道。)

    (注释二:刘宗周全面批判王阳明心学,强调克治私欲严谨修持,其学术属于以“诚意”为本的道德哲学体系。

    用现代的话来概括便是过于理想化甚至钻牛角尖,典型的迂腐执拗加强版,忽视了个体天生具有的七情六欲。)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