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8章 郑氏松口
    第二天一早,沈淮就去了荣安堂给老太君请安。

    没想到的是,五房和六房的伯母也在。

    这两位平日深居简出,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现在却出现在这里……

    沈淮知道是老太君特意请来的。

    上前见礼:“沈淮见过两位伯母。”

    “沈公子不必多礼。”六伯母语气温柔的指着对面的位置,“自己人,随意些!”

    沈淮坐下时,就听五伯母说,“七叔是文人,讲究!”

    老太君笑了,“咱家一堆大老粗,就出老七一个文人,你们可不许坏了他的道啊。”

    五伯母和六伯母立即掩面而笑。

    就在这时,老嬷嬷从外边进来,“老太君,郑夫人和三小姐到了。”

    老太君高兴道,“快把人请进来。”

    郑夫人携着谢知微进来,先是给老太君行礼,接着是两位伯母。

    沈淮是晚辈,需要向郑夫人问好,表示礼貌。

    老太君寒暄了两句,便对沈淮说,“淮之,你出去看看院中的荷花开了几朵。”

    沈淮知道接下来的谈话,自己不适合在场,便出去了。

    院中的小荷塘有零星开花,盛放的粉瓣上停留几只蜜蜂。

    “公子,大人请您去前院。”谢不二匆匆找来。

    沈淮问,“前院都有谁?”

    “世子来了一会便出去了,目前只有谢侍讲和谢主事。”

    谢常青翰林散馆后,顺利留在礼部清吏司担任主事。

    调令前个月就下来了。

    两人往前院正厅走去,还没到,远远的就听到谢道珩和谢侍讲的笑声。

    不知道在聊什么,双方都笑得很大声。

    “老师,谢叔,常青兄。”沈淮上前打招呼。

    “淮之来啦,坐。”谢道珩让徒弟坐在自己旁边的位置,“方才为师正跟你谢叔说你在县学的趣事呢。

    还记得当初为师问你的问题么?”

    沈淮点点头,“当时老师问弟子,若将一坛美酒倾入江中,当如何取回。”

    “没错,就是这个问题。”谢道珩脸上挂着笑,“那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实在叫为师印象深刻。”

    沈淮谦虚道,“不过是弟子当时的灵机一动罢了。”

    “淮弟谦虚了,换成我,不一定有你答的好。”这个问题,谢常青是真心觉得沈淮答得好。

    “不得不说,这小子是有点急智在的。”谢道珩笑着朝谢侍讲举杯,“学识这块,你不用担心。”

    “七哥说的哪里话,愚弟不至于这点眼光都没有。”被碰,饮两口,“拙荆是妇道人家,所担忧的问题与我们男子不同。

    咱们更看重责任与担当,她们更在乎看得见的。”

    谢常青接话道,“淮弟,刚听七伯说,你刚在清北小巷购入一套二进院,可是真的?”

    沈淮知道重点环节来了,没有隐瞒,主动交代。

    包括家中作坊具体是做什么的,规模如何,一次性说清楚。

    直到此刻,谢常青才知道,沈淮家其实也没想象中的那么穷。

    “常青兄,我过两日便要归乡祭祖,行李比较多,不知你能否帮我寻两名可靠的人,护送我来回?”

    话一出,几人反应不一。

    谢道珩拿杯的动作一顿。

    心想:好小子,差点就直接跟家人说,你们要是不放心,安排两个人去我家看看。

    谢侍讲目露精光,觉得这小子挺上道。

    谢常青愣住,直到亲爹“咳”了一声,他才反应过来,“淮弟放心,此事我来安排。”

    中午时分,大家聚在荣安堂用午膳。

    人多热闹,老太君笑的非常开心,时不时拎出沈淮夸两句。

    就连郑夫人看自己的眼神柔和了许多。

    沈淮好奇,老太君到底跟郑夫人说了什么。

    这顿饭,很热闹,大家有说有笑,直到未时才散场。

    沈淮亲自送谢侍讲一家出去。

    看到马车启动,正要回去的时候,正好见谢知微掀开窗帘望向自己。

    沈淮漾出一个微笑,然后摇了摇手。

    谢知微回以一个微笑,便放下窗帘了。

    这边,谢常春正在跟郑氏同步信息。

    “沈家酿醋?”郑氏得知沈家作坊还酿酒的时候,十分意外。

    要知道,酿醋的技艺可比酿酒复杂得多。

    “据沈淮所言,是他从一本农书中琢磨出来的,不过,沈家出产的醋量不多,酒倒是不少。

    儿子估算,那作坊一年至少能挣个几千两。”

    一年挣几千两,在京城不算富有,但也不属于穷的那类。

    何况,沈淮名下那几间铺子生意也不错,全部加起来起码有几百两。

    “娘,沈淮过两天就回乡祭祖了,你帮我准备两个护卫。”

    “你是想……”

    话没说完就见谢常青点点头,“是他主动提出来的。”

    “倒是机灵。”郑氏笑了。

    抬眸间,看见闺女谢知微不懂在想什么,看着窗外发呆。

    于是伸手过去拍了一下,“想什么呢?”

    谢知微这才抽回思绪,然后看着郑氏,“娘,我不会种田。”

    郑氏笑着点了点闺女的额头,“傻孩子,说什么胡话呢。

    你是家里娇养着长大的,连稻苗跟野草都分不清,就不要操这份心了。”

    谢知微见母亲没明白自己的意思,便没再说话。

    这边,沈淮刚回到道和院就听见谢道珩问,“打算有水路还是官道?”

    “弟子打算走水路,回来再走官道。”

    “坐船的确要比马车舒服。”谢道珩微微颔首,随后喝了一口茶,“今天郑夫人算是松口给你一个机会,至于能不能抱得美人归,还得看你日后的表现了。”

    “老师已经为弟子做得够多了,剩下的,弟子知道该怎么做了。”

    “待你返程,为师再去提亲,待亲事定下来,再让你父母入京主持婚礼。”

    沈淮笑道,“八字还没一撇呢,老师就想到成亲去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谢道珩轻轻哼了一声,“你小子还是先考虑怎么挣钱攒聘礼吧,别到时候把为师的棺材本给掏空了。”

    “老师放心,弟子谢两年也挣了一点小钱,绝对掏不空你的棺材本的。”

    【作者有话】真不会写感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