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1章 捐钱
    “爹!”梁听白直奔正院。

    结果发现,只有母亲在家。

    于是问道,“娘,我爹呢,他今晚没在家吃饭么?”

    梁母却眼神不善的盯着他,“这几日都去哪里鬼混了?”

    梁听白急需知晓父亲去向,“娘,我爹去哪了?”

    “才月初,这就把月例给花完了?”梁母瞬间来气,“那些读书人到底哪里好,值得你天天往外跑。”

    梁母就纳闷了,儿子也不是傻子,难道不懂那些人的吹捧,只是为了骗吃骗喝么?

    “就算你的诗写得再好又如何?他们依旧瞧不起你,今日与你眠花宿柳,不过是因为你还有价值。

    待他们功成名就了,你连跟他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那又如何?”梁听白下意识反驳,“他们吹捧我,是因为我阔绰,我喜欢找他们,是因为他们会作诗会风雅。

    大家各取所需,有何不可?”

    “你还来劲了是吧!”

    梁母气得四处找鸡毛掸子,梁听白也没打。

    任由鸡毛毯子落在自己身上。

    他只是皱了下眉,没吭声。

    “为何不躲。”梁母见儿子不躲,又气又心疼。

    “为何要躲?母亲打儿子,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梁母“……”

    竟然无从反驳。

    “娘,爹到底去了哪里?”梁听白暗急,“官府给咱家下了帖子,要求三日后去衙门一趟。

    帖子是李文书亲自送来的。”

    意识到事情的严肃性,梁母立即收敛情绪,拿过帖子一看,又是劝捐的。

    眉头蹙起,“年年捐,也不知何时是个头。”

    “新官上任,咱们梁家总要有所表示。”梁听白见老娘不生气了,便大着胆子问,“娘,我们家这次捐一千还是八百?”

    梁母没说话,又打开帖子看了看。

    “新任知府的来头,想必你已经听你那些狐朋狗友说过了吧?”

    什么狐朋狗友?

    梁听白心里嘀咕了两句,就自动忽略了,点头道,“知道,靠山很硬。

    师承黎山一脉,恩师谢尚书,出自谢氏大族,是太子殿下的嫡亲小舅子。

    他还有三个师伯。

    其中两个,在士林声望很高,即便是我们黔中这样的小郡,也有他们的传说。”

    梁母等了许久,不见儿子说另外一个,不由得问道,“另外一个师伯呢?”

    “另外一个师伯,是瑾阳长公主。”梁听白摇着扇子,“娘,咱家每次捐钱都是最积极的,这次要是慢了,只怕沈大人会多想。”

    “用得着你提醒?”梁母瞟了他一眼,“你爹今早便带着你大哥去福山县看蚕去了,没个五六日怕是回不来。

    你二哥又陪你二嫂回娘家给长辈过寿了,没个十天半个月也回不来。

    这捐银一事,还得你跑一趟。”

    梁听白暗戳戳高兴,“娘,我们捐多少?”

    “新官上任,我们也不能不给面子,就捐两千吧。”梁母说,“帖子给了我们家,势必也会给吕家和金家。

    金家不用说,肯定又是捐粮,至于吕家,不好说。”

    梁听白“嗤”了一声,“就梁家那抠样,能捐个五百两就不错了。”

    实事如梁听白所猜的那样,吕家主原本只打算捐二百两,后面还是长子说,新号上任三把火,他才咬牙增致五百。

    至于金家,依旧是捐粮,捐的还是两年前的陈粮。

    这边,梁听白回到自己的院中,翻箱倒柜,把自己用过的玉佩、银碗、砚台、字画、玉扇等值钱的东西翻出来。

    典当了八百两。

    加上家里出的两千,梁听白还是觉得太少了,又去他爹的书房,把珍藏的名画字帖拿出去典当。

    又得一千二百两。

    四千两不好听,梁听白又趁他老娘不在家,偷了头面、金镯、玉镯等物去典当,凑了一千两。

    五千两,他觉得应该差不多了。

    到了约定这日,梁听白装扮整齐去了府衙,刚到门口,恰好看到金家主和吕家主下马。

    “金伯父,吕伯父。”梁听白上前打招呼。

    吕家主目不斜视的从前面走过去。

    金家主见状,笑着说着,“许久不见,三少爷还是这般礼待聋哑人。”

    迈入暑衙大门的吕家主听见了,脸色沉了两分。

    心中暗骂了一句:老匹夫。

    “哈哈,金伯父越来越幽默了。”梁听白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伯父请!”

    “请!”

    会客厅中,吕家主见梁听白跟金家主有说有笑,神色不耐。

    “你爹呢,死哪里去了?”说话很不客气。

    梁听白,“你爹在这儿。”

    话一出,金家主没忍住笑出了声,见吕家主脸色难看,还假装解释道,“‘吕家主莫要误会,金某只是想到了一个好玩的事情,没忍住。”

    吕家主明显不信,重重的哼了一声,然后看梁听白的眼神十分不善。

    梁听白嗞个大牙,“吕伯父,和气生财,别整天板着脸,您天天这样,财神爷看见了会被吓跑的。”

    吕家主正要出言教训两句,钱同知来了。

    “钱大人!”三人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坐!”钱同知坐到主位上,见梁家来的是梁听白,问道,“令尊呢?”

    梁听白如实说道,“家父和大哥去了福山县看蚕未归,二哥又去岳家过寿,家母又不方便出面,这才叫晚辈过来。”

    原来如此。

    钱同知寒暄了两句,便步入正题,“近日雨水泛滥,河水涨不停,若不及时……”

    “钱大人,我吕家愿意捐献五百两白银。”吕家主打断钱同知的话,一边拿出银钱一边哭丧道:

    “钱大人,修建堤坝并非一家之力能成,还需要其他友商的支持。

    吕家今年拉运的玉器,损伤了好几批,库房还压着许多货出不去,实在周转不开,只能支持五百两了,还望钱大人理解。”

    吕家主哭穷是基操,钱同知已经见怪不怪了。

    他看向金家主。

    金家主立即表态,“金家出两千石粮食支持官府修建堤坝。”

    不等钱同知开口,梁听白就开口了,“钱大人,草民非常崇拜沈大人,愿出二千两支持官府。”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