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章 武功盖世可平天下?——战阵面前个人武勇不值钱
    300人抓不到,那就3000人,人,人。你以为是句玩笑话。个人的武力值在千军万马面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战场不是比武场:你再强,也扛不住一堆人围砍。

    在武侠小说或穿越爽文里,主角总能“单枪匹马斩敌将、破敌军”,好像练了几天武功,就能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

    但冷兵器时代真正的战场,根本不是单挑擂台,而是战阵杀戮机器。

    上百人排成方阵,统一节奏挥刀;

    弓箭手齐射一轮,能瞬间放倒一整排敌军;

    骑兵突击带着冲力压迫而来,哪怕是武林高手也只能被马踏踩死;

    矛林、斧阵、盾墙,那是集团作战,不给你个人表演的机会。

    你一人再能打,别人十人一组配合围你打,你一样没命。

    现实不是“你一刀一个”,而是“你还没摸到人就被箭攒成刺猬”。

    历史上真没几个“武力值爆表”的战神。

    史书里那些传说中的“万人敌”,真的存在吗?

    你看看冷兵器时代的名将:

    韩信善于用兵,亲自上阵?几乎没有;

    白起擅长算计地势布阵;

    李靖带兵作战靠的是骑兵机动性和情报系统;

    岳飞“破金十万”,但战法是结阵严整、防御反击;

    李广“飞将军”,更多是游击射猎,不是单挑猛士;

    没有哪个历史名将是真靠“一个人能打”的,打仗靠的是用人、用兵、用地形、用情报、用后勤。

    你再有“降龙十八掌”,也比不过对方一个连弓箭手放风筝打你。

    很多穿越主角喜欢模仿“关羽斩颜良”“吕布三英战”那种戏剧性场面,幻想“一夫挡千军”。

    但你去看看真正的关隘:

    阳平关、虎牢关、函谷关,全是地势狭窄、高墙厚壕、关门铁栅;

    关上放箭、滚木、投石,根本不是拼武功,而是守城工事;

    守关的人不是“猛士”,而是几十人轮换放箭+工程防御;

    战阵中的“挡敌千军”从来是比喻,不是实打实一对多;

    你要真一个人守一关,哪怕你是张飞,也扛不住敌人一波投矛加火箭。

    所以,“一夫当关”的含义不是“单挑”——而是地势优势下的战略封锁。

    穿越文常写主角单人“冲入敌阵”,挥刀破敌三百,退下身无大伤。

    但冷兵器时代的战阵里,“个人冲锋”这种事跟找死没区别。

    骑兵配长矛+盾斧,冲锋速度快、冲击力大;

    步兵结阵而立,有盾兵防御、矛兵突刺、刀兵拦杀;

    背后还有弓箭、投石、滚木等多层火力支援;

    你一个人冲进去,前有矛墙,后有追兵,根本无从闪躲,也没体力持续打十分钟。

    现代搏击运动员打两分钟都喘气,战场上哪来的气力砍几十个?

    真正的战斗靠的是整队协同、阵型变换、纪律训练,不是“主角光环”。

    将军是统帅不是拳击手,真正的将领不亲自下场厮杀。主角常喜欢亲自上阵,一骑当千、斩敌首立威望。但历史上真正的将军,几乎都不会做这种事。

    一旦主帅受伤、死亡,军心立即崩溃;

    主帅要做的是布阵、调度、观察敌情;

    指挥系统必须靠旗语、鼓声、传令兵,主帅不能乱动;

    真正厉害的将领,是“不出营帐而决胜千里”的智将,不是“上场打拳王”的猛男。

    你非要自己冲锋陷阵,别人怎么办?阵型乱了、号令失效、敌人趁机突袭,这叫“拿全军性命赌你一人”。

    将军拼命,不是英勇,是愚蠢。

    你以为战场是“格斗技术比拼”?那你就太天真了。

    冷兵器战争实际上是一场耐力与人力的消耗战:

    一场战斗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体力是第一要素;

    每个士兵要穿重甲、举长兵器、跑动翻滚、忍受灼热或寒冷;

    技术再高,一旦疲劳就没用;

    一个人再强,也不可能一直砍不停,几分钟就会精疲力竭;

    军队训练的核心就是如何撑得久、站得住、不乱阵,而不是“练出一个天下无敌的战神”。

    你的“降龙十八掌”不如对面兵士一队排好,轮番上阵替换。

    武侠套路对战阵毫无意义。

    你练再多花哨招式,在战场上也无用武之地。

    战阵中,刀剑招式要求:

    简单、快速、有效;

    不可有花架子,容易被人从侧面击中;

    配合步伐、队形、护具;

    最重要的是“防守为主”,再伺机反击;

    而武侠套路常讲究:

    连招、变式、借力打力;

    美感与节奏感;

    假动作与虚实结合;

    这些在擂台上好看,在战阵上都是死法。

    真正战阵兵器打法,是简单粗暴的“刺、砍、挡、退”,每一秒都可能致命。

    你练了一千式“天山折梅手”,还不如对方兵卒“刺-挡-刺”三秒一轮更有效。

    装备差异远比个人武功更重要。

    你练得再强,一身布衣破甲,对上重甲骑兵,也只能送死。

    战场上的优势不在于“人”,而在于:

    甲胄防护等级;

    武器长度与材质;

    骑兵对步兵的速度与冲击力;

    军团阵型、旗帜识别、防误杀;

    是否配弓弩、投枪、长戟、藤牌;

    一个练武十年的高手,空手进战阵,还不如五个铁甲持矛兵。

    装备决定你能不能挡住第一击、第二击、第三击。

    练武没有错,但你不是“打仗的机器”,你是战场上最脆弱的“血肉之躯”。?

    战场上,一个人再勇猛,如果不能稳住军心、带动士气,也是废人。

    你冲锋杀敌三十人,其他士兵如果看你杀疯了反而慌了,那你就变成了军纪破坏者。

    士气来自队列整齐、将令如山;

    军心在于纪律、赏罚、公平、公正;

    一个过于出风头的人,往往引发“众人不服”;

    他人不服你,关键时刻就会不救你、不帮你、不听你;

    战场是集体行为,不是个人英雄秀场。

    你不懂得指挥、不懂得引导士兵心理、不懂得管理军纪,打得再好也只是“自嗨”。

    真正的勇将,是能让千人齐心协力,而不是自己挥刀成魔。

    战阵不是你秀武力的地方,而是国家制度、组织与纪律的展现。

    冷兵器时代打的是:

    装备;

    编制;

    阵型;

    军纪;

    体力;

    后勤;

    绝对不是“谁练武功练得多”。

    你主角再强,也不能对抗十面埋伏、三路包围、千人协同的正规军。

    你以为你是战神,其实你只是个想在演唱会上跳街舞的街头艺人。

    所以,别再幻想“我武功盖世,一夫当关”了。

    你真正要练的不是拳脚功夫,而是怎样在军阵里活下来,怎样当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