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章 王老爹找到工作
    第二天,萧雨把王老爹赶出门,去找工作。

    萧雨抱着王小弟熟悉周边环境。

    这个院子前后左右邻居距离,大约有100多米。

    房子已经属于京郊,现在的房子还没有那么密集,这还算有私人空间。

    萧雨带上昨天炒的带壳两斤花生,和今早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几个肉包子,先去了左边邻居拜访。

    到了院门口抬手砰砰的敲门,一个体态圆润的老太太打开门。

    “你是?”老太太上下打量萧雨和怀里的王小弟。

    “大娘好!我是周家的远房亲戚,我叫王风铃,这是我弟弟,二狗子。

    住在隔壁周家的房子里,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

    萧雨礼貌的打招呼,把手里的篮子递给大娘。

    游大娘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不就是买周家房子的人。

    大娘赶紧接过篮子,嘴上却道:

    “闺女,客气了!进来院子里坐会儿。我夫家姓游,叫我游大娘。”边说边把萧雨让进院子。

    一进院子,就看见院子里划分出一块块小菜地,整整齐齐,有葱有蒜苗,还有莴笋。

    另一块地的幼苗已经半尺来长,里面绿油油的一片很是喜人。

    空气里飘来一股淡淡的农家肥的味道。

    “闺女不好意思,前天你叔刚施过肥,有点味。”游大娘很是不好意思。

    “没事,我们家以前也是种地的。”

    “是吗?那就好。来这屋檐下坐!”游大娘很是热情。

    游大娘家的院子大小格局和萧雨家的差不多,就是左右加盖了两间房。

    “闺女你今天多大?怎么你弟弟这么小?你们是同一个娘生的?”

    大娘很好奇,姐弟俩的年纪相差也太大了。

    “我们是同一个爹妈,他是老来子。”

    “大娘你一个人在家?”萧雨也趁机打听她家情况。

    “老头子今天休假,带着我几个孙子孙女,去北沟河钓鱼去了,两个儿子儿媳都去在城里上班。”

    “游大娘你们家,人丁真兴旺!”萧雨夸赞。

    “还行!我还有两个闺女已经嫁人了,另外,还有一个小儿子还在上学。”

    游大娘骄傲的挺了挺胸脯,乐呵呵的回答。

    “游大娘,我右边的邻居知道,他们家今天在不?”

    萧雨想随便打听一下,右边邻居的情况。

    “你说他们家呀!你家右边是李二大娘,她是我妯娌。

    她们家有三个闺女,一个儿子,闺女已经嫁了,小儿子还在上中学。”

    萧雨有点不解,那个李二大娘怎么跟游大娘夫家都不是一个姓。怎么是妯娌?但是,没问出口。

    一上午,在游大娘家打听了,周边几家邻居的情况。

    根据游大娘说的,萧雨后面的一户张姓人家,不怎么好相处,爱占小便宜。

    临走时,游大娘给萧雨装了一篮子青菜,以做还礼。

    中午,萧雨就把那篮子青菜炒了,另外,炒了个土豆,打了个蛋花汤。萧雨特意把菜炒得有点糊,盐放多了一点。

    原主不会做饭,不能一下子就做的特别好吃,那也有点假。

    做火墙的师傅,萧雨是不管饭。

    早上直接烧一壶开水,罐入保温瓶里,他们口渴自己倒水喝就成。

    王老爹回来,嘴巴紧抿,但是,嘴角时不时偷偷的上翘。

    萧雨一看就知道他故意,想逗自己呢!

    “闺女,没找着工作,别人都嫌我岁数大。”王老爹脸可怜兮兮的样子。

    “爹,你才38岁!”萧雨翻了个大白眼。

    王老爹忘了,现在的身份年纪。

    “呵呵,我忘了。纺织厂厂长看我拨算盘拨得溜,还准,直接就被录用了。”王老爹得瑟的说。

    “工资多少?几号发?”萧雨问。

    “现在是个临时工16.5块,过三月转正有21.3块,后面还能涨。每个月1号发工资。”王老爹如实回答。

    “今天我打听了几家邻居的消息,几家都有很多孩子,不适合帮我们带弟弟。下午我去街道办问问,哪家大娘适合带孩子。”

    “好,你去问吧!我下午去给你找学校。”王老爹说。

    “爹,你去买一辆自行车吧!这上班太远了。”萧雨建议。

    “买了自行车就不剩什么钱了。”王老爹担心钱不够花。

    “车子还是必须买,工欲善其事,必先器嘛!”

    “行,我下午就去。”王老爹也想有辆自行车。

    “哦,对了,你还是给弟弟取个大名吧!二狗子真难听。”萧雨吐槽。

    “贱名好养活!好养活!取个大名也行。王云…亦,那就叫王云亦。”

    王老爹按着这个王家取名的牌子,脑子一转就取了这个名字。

    “云亦,还挺听好!”萧雨真心夸赞。

    于是,王小弟的大名就定下来了。

    “闺女,这是你做的?”王老爹才注意到桌子上的饭菜。

    “嗯,今天请教了邻居大娘,按她说的做的,我还做了笔记。按照步骤一步步做的,你尝尝?”萧雨瞎胡诌。

    “看起来有点糊,其它,看起来还行吧,不会中毒吧?”王老爹皱眉,有点不敢尝试。

    “我尝了,就是有点咸和糊,其它还可以,汤里我就没放盐。”

    萧雨先夹了一筷子和馒头一起吃了,给王老爹打个样。

    王老爹看萧雨吃得没问题,才开始动筷子。

    嗯,还行能下馒头,毕竟闺女以前可不会做饭,第一次做能做熟就不错了。王老爹边吃边在心里想。

    萧雨下午找了街道办,街道办的大娘给介绍了一个孤寡老人,刘老太太,她家住在街道办不远。

    可以早上带孩子过去,下班接孩子回来,一个月3块钱。

    之前她也带过几个孩子,那几个孩子大了就不用她带了,正有空闲。

    萧雨去了那个几家打听,都说刘老太太带孩子带得挺好,以前有一家三个孩子她一个人都能照顾好。

    下午,双方都见了面,刘老太太是个利索的慈祥老太太,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衣服都打理的干净整齐。

    萧雨很满意,便很快谈好了,刘老太让萧雨第二天就把王小弟送去先试试。

    晚上,王老爹就推着一辆崭新的凤凰牌,黑色二八大杠进屋,眉毛飞扬。

    “闺女你看车子怎么样?”

    萧雨相当给面子的围着自行车打量一圈,夸赞道:

    “挺结实,挺好看,多少钱?”

    “一百六十八块三毛。一个铁疙瘩真贵!一头牛才两百来块。”

    王老爹拿着一块抹布,一边仔细的给车子擦拭,一边吐槽车贵。

    “牛要天天喂食,这个不用。”

    “也是!明天我载着你们出门。”

    “行。”

    晚饭饭桌上,王老说已经找好学校,就在离家半个小时的一个学校,今年新开的。

    还专门办了个扫盲班,你去试试能考到哪个班级,就上哪个班。

    第二天王老爹去上班,带着萧雨和王云亦小朋友一起出门。

    萧雨背后面背着王小弟的口粮和备用一套衣服,前胸绑着王小弟。

    一路上坑坑哇哇,一路紧紧抓着王老爹的腰上的衣服左右才没掉下去。

    坐在后座颠簸得萧雨,感觉屁股都要肿了,失策,今天回去得搞个垫子。

    先把王云亦放在刘大娘家,再载着萧雨往城里去。

    “爹,你直接去纺织厂吧!我到那下,我在周边逛逛!”

    “行!”

    到了纺织厂萧雨赶紧跳下车,人都颠麻了,萧雨龇牙咧嘴的,在心想这坐车比骑车还累,还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