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正文 第613章 大宁朝最具商业价值的画师-谢秋芝是也
    大会结束五日之后,谢秋芝终于将李月兰替她接下的广告画订单全部完成。

    如今她手头主要的创作任务,是义务给李五琰刚编撰完成的《桃源蒙学》高阶两册绘制插画。

    这套教材内容精深广博,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人文、农桑工巧乃至处世哲学的初步引导,吃透了这两册,桃源学子们才算是完成了蒙学阶段的全部学业。

    因此,谢秋芝对待这两册的插画格外用心,每一笔都凝聚着深意。

    她希望能通过插画,在即将毕业的学子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

    比如,在讲述“百工”的篇章旁,不只是简单地画一个匠人,而是描绘了一位专注的年轻工匠在微光中,精心打磨一件精巧木器的侧影,工具在他手中仿佛变成了将军的“武器”,眼神里充满了对职业创造的热爱与笃定。

    她希望有学子看到这种插画时,心中能涌起一丝悸动,或许,那就是对“匠心”最初的向往。

    在描绘“山河地理”时,她画了一位远游的旅人,站在巍峨的山巅,眺望着云海和山河,她期待能有孩子被这份“行万里路”的壮阔所吸引,从而萌生出去看看世界的念头。

    所有这些插画,都承载着她引导毕业学子们寻找自己“心之所向”的深远用意。

    当然,这段时间,谢秋芝也会接到一些客户的定制广告画。

    只不过如今她的画资水涨船高,一幅精心绘制的广告画动辄数十甚至上百两银子,无形中筛选掉了如“半日闲食肆”、“四方春饼店”这类小本经营的店铺。

    如今还能找上门来的,多是云槐县乃至京城叫得上名号的体面大店,例如京城的“锦绣阁”、“八珍酒楼”、“玲珑首饰店”等等。

    这些店铺财力雄厚,不在乎这几十上百两的广告投入,那些掌柜的或是东家在亲眼见识或听闻了广告画带来的惊人效果后,便纷纷派人前来订做广告画。

    而谢秋芝的广告画事业,也从最初精巧的带框挂画、雅致的桌面摆画、引人注目的门口立牌画,进阶到了为店铺量身定制巨幅门头招牌画的新阶段。

    这种巨型牌匾广告,气势恢宏,视觉冲击力极强,从街角远处便能一眼捕捉得到内容,成为整条街最靓的崽!

    而如此宏大的尺度、精妙的构思与独一无二的设计,自然价值不菲,需要双方反复确认作画的内容。

    一幅巨型牌匾广告的画资,动辄便要上百两银子,使得谢秋芝一跃成为整个大宁朝画界最具商业价值的女画师。

    除此之外,谢秋芝还会接一些“友情订单”,当谢里正亲自登门,将理事会决定为砖瓦厂和木炭石灰厂设计统一工衣的任务交给了她。

    谢秋芝欣然应下,就这样,她又多了一项工衣设计的活计。

    她特意去两个厂子实地观察工人们的作业环境。

    砖瓦厂的工衣要耐脏耐磨,袖口要收紧防勾挂。

    木炭厂的则要透气防火,款式上可以考虑多口袋立体工装设计,便于分门别类放置火钳、手套等小工具。

    所以,谢秋芝如今顶着“谢供奉”的头衔,生活倒也算充实。

    一边是“为爱发电”,义务为《桃源蒙学》作插画。

    一边是“商业创作”,接些广告画提高知名度和收入,在忙碌的谢家里倒也不算是个闲散人员了。

    平日里作画累了,她便放松身心,有时约上张图图和沈萱,在半月池边斗斗地主下下棋,小酌几杯酸甜的青梅果酒,说些少女之间的私密话。

    有时心血来潮,会跑到月兰磨坊后面,帮着石锁他们剥炒好的油葵籽,或者翻炒大锅里的核桃仁,弄得满手满脸都是烟火气。

    见到木生他们在磨豆浆,她也会兴致勃勃地凑上去搭把手,一勺一勺往石磨上方的小洞里添泡发的黄豆,看着乳白色的浆液缓缓流出,觉得有趣又解压。

    偶尔,她和沈萱会溜进淮月楼的后厨,在一片“使不得”、“别切到手”的惊呼声中,叮铃哐啷地自己动手和面、发酵,试图“赶超”李月兰的面包手艺,做出健康的全麦面包!

    只不过,很可惜,她做出来的面包,卖相和味道总是比淮月楼正经出品的差上那么一大截。

    不是发酵不够蓬松就是火候掌握不当,外表看起来一般般,里面却可能过于扎实,或者带着点若有若无的焦糊味。

    “芝芝,你这面包……嗯,造型很别致!”

    张图图拿起一块咬了一口,费力咀嚼了几下,勉强咽下去,脸上挤出笑容。

    肚子还没见大的王双双连忙附和:“对对对,能吃出……麦子原本的香气!很、很健康!”

    其他厨娘们听着这违心的夸赞,在一旁忍笑忍得很是辛苦。

    很给面子吃完了一整片全麦面包的沈萱则提议道:

    “芝芝,你看这么多面包,咱们也吃不完,放着也是浪费。不如……打包带回去,给大宸哥、三煜哥他们尝尝?他们整日忙着干活,肯定饿坏了!”

    谢秋芝也觉得这主意不错,立刻找来一个干净的篮子,将她这些“心血之作”全数装了进去,兴致勃勃地提回家“献宝”去了。

    一进家门,正好瞧见李大宸、李三煜和李四璟三人坐在石桌旁讨论着什么。

    谢秋芝立刻提着篮子凑过去,笑容甜美:

    “大宸哥,三煜哥,四璟哥!快尝尝,我亲手做的全麦面包!可费功夫了!”

    三人看着她那“不怀好意”的笑容,以及篮子里那些颜色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面包,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芝芝妹妹,我们……我们刚吃过点心,还不饿……”

    “对对对,晚些就要到饭点了……”

    谢秋芝闻言,作势就要朝屋里喊:“娘!大宸哥说他晚上不饿,三煜哥说他吃饱了,他们俩说今晚都不吃晚饭啦!”

    这一嗓子吓得李三煜差点跳起来,李四璟更是眼疾手快,立刻从篮子里抓起一个看起来相对顺眼的面包,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

    “吃!我吃!芝芝妹妹做的,肯定……别有风味!”

    他努力咀嚼着,面部表情有些微妙,但强忍着没有吐出来。

    李大宸和李三煜也一人拿起一个面包,表情痛苦的咀嚼。

    刚从学堂回来的李五琰,一进院门就瞧见几人“视死如归”、“痛苦咀嚼”的模样,顿时了然,忍不住笑着解围:

    “芝芝妹妹,你那面包,若是实在美味得吃不完,不如……拿去喂半月池的鱼?它们肯定喜欢!”

    谢秋芝立刻将“火力”转向他,叉腰道:“五琰哥!你还好意思说!半月池那几条锦鲤,就是被你整日投喂,才胖得都快游不动了!哼,我这全麦面包,你还没尝过呢!这可是我第一次烤面包,你不会不给我这个面子吧?我和你说,这全麦面包可养生了!外皮焦香酥脆,内里柔韧有嚼劲,越嚼越能感受到麦子的醇香呢!来来来,我掰一块,你也试试,保证让你回味无穷!”

    她说着,就从篮子里挑出一块看起来最为“黑暗”的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