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3章 红尘借一梦,心者身之主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等到温言巩固好自己的一身修为,心灵空间之内,心剑也已恢复,而时节,已是入冬。

    随着蜀山剑修入驻妖都,在议会官方的配合之下,前段时间甚嚣尘上的法理剑器之争也慢慢趋于平静。

    至少,不会再给妖都的治安带来问题。

    一切本都是向着更好的方向在发展,然而该来的,终归会来。

    方君子的大限之日,至矣。

    温言随舒眉一道,再见到他时,他已是虚弱地说不出话来。

    寿数的大限是身心双重的衰朽。

    温言的心鉴观照之下,方君子的心灵之光近乎于熄灭,隐约传来的,也都是痛苦、不甘、求解脱、追忆等等的情绪。

    舒眉沉痛地握着方君子干瘪的手掌,默默无言。

    生又何欢,死又何苦。

    温言一直觉得,修行之人,当死则死。

    就算死,也应当死于求道的路上,在生命的结尾只能毫无能力地等待死亡的到来,就有点太不“修行者”了。

    当然,人各有志,也不能强加自己的想法于其他人之上。

    只是,看着眼前方君子这般等死的场景,她仍是生出了几分恻隐。

    舒眉身上,淡淡的【红尘气】在此情境之下情不由衷地弥散开来。见此,温言心中有了一点想法。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舒眉,舒眉听完后皱了皱眉,又转头凝视了方君子好一会儿,最终艰难地点了点头。

    而此时,方君子早已失去了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温言最后深深地看了眼这位外公的故交,这位曾经给予她观照,传授她【心鉴】的长者,修行路上万骨枯,诸如此类场景,将会成为自己未来的寻常。

    收拾好心绪,心念之下,心剑由虚化实,自掌中显现。

    剑指舒眉:“借【红尘气】一用!”

    舒眉脸上闪过一缕犹豫,最终还是选择的配合,心湖漾漾,蒸腾出无尽水汽,袅袅而出,正是那红尘之气。

    滚滚红尘气被温言的心剑所吸引,层层缠绕于心剑之上,袅袅娜娜,好似一团彩带飘荡。

    感知到收集的红尘气已是足够,温言朝着昏迷的方君子挥出了自己的这一剑。

    心剑·梦红尘!

    这不是温言自己的心剑剑式,而是借用了舒眉的【红尘气】,斩出的一剑。

    明明凝实的心剑,斩在方君子眉心之际却仿佛无有实体,完全没入了他的脑袋,连带着剑身上缠绕的五色斑斓的红尘之气也一并涌入其脑中。

    所谓心剑,有形无形,只在一念之间。

    红尘者,"红"象征欲望诱惑,"尘"喻指烦恼污浊,修行者修行其中,无不受此绊牵。

    红尘如梦,红尘如幻。

    温言的这一式【梦红尘】正是取象于【红尘气】“如梦似幻”的特性,以心剑为引,将方君子即将衰亡的心灵包裹。

    红尘梦幻,衰朽的心灵亦能重焕光彩,方君子也能在滚滚红尘气中重新体验尘世的一应美好。

    但是,虚幻的终归会破灭,当红尘之气散尽,他的心灵也将会随之湮灭,生命也随之彻底走向寂灭。

    这就是方才温言同舒眉所说之事——与其让方君子在绝望之中一点点走向死亡,不如给予他刹那的芳华,在人生的红尘梦幻中完成自己心灵的最后一舞。

    至于最后方君子在他的红尘梦中都看到了什么,温言与舒眉不得而知。

    但是他们看到了,红尘气散尽之时,方君子嘴角向上扬起的笑容。

    一点水汽自他紧闭的眼中氤氲,最后凝聚出一滴晶莹的泪珠,自他眼角缓缓滑落。

    舒眉情不自禁,伸手接住了这滴泪珠。

    继而,泪珠便在她的掌中化开,没入了她的身体。

    此时此刻难为情。

    有泪同悲,舒眉面颊之上,已是双双泪垂。

    她的心湖之内,风雨如晦,顷刻间已是暴雨倾盆。

    温言站在一旁,看着她,红尘之气从她控制不住地溢出,翻涌着、咆哮着,诉说着主人此时心境的动荡。

    这是——破境!

    举凡修行者,多成于恬静虚无,但心关的修士往往不是这样,尤其是以【红尘气】定基的修士。

    尘世之间,大喜大悲的真情实感才是他们进阶的养料。

    发乎情,存乎真。

    心潮澎湃,于是,心海成就!

    所谓薪火相传,方君子的离世,舒眉的破境,正好似修行者之间的传承,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这不是温言的破关之道,但仅是看着,也为她增添了一点感悟。

    尤其是,她亲自斩出的这一剑【梦红尘】,虽是借外力而为之,得到的反馈却是真实不虚的。

    当方君子彻底辞世的瞬间,温言心灵感知之下,自己同他之间的一点尘缘,也随之断绝。

    断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修行者的一生一直都在结缘、断缘。

    断缘者,断当断之缘。

    诸多感悟纷涌,温言本就已臻圆满的坐忘【断缘】之境在此刻开始攀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冥冥之中,心中有诸多道理显现——

    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

    欣迷幻境之中,唯言实是;甘宴有为之内,谁悟虚非。

    心识颠痴,良由所托之地。

    ……

    重阳立教十五论中有【合道伴】之论。

    道人合伴,本欲疾病相扶,你死我埋,我死你埋。是先择人而后合伴,不可先合伴而后择人。不可相恋,相恋则击其心;不可不恋,不恋则情相离。恋欲不恋,得其中道可矣。

    有三合三不合:明心,有慧,有志,此三合也;不明、着外境,无智慧、性愚浊,无志气、乾打哄,此三不合也。

    立身之本在业林,全凭心志,不可顺人情,不可取相貌,唯择高明者,是上法也。

    现在想来,自己一直以来相交的诸位友人,不都是如此之“道伴”么?

    卜邻而居,犹从改操;择交而友,尚能致益。

    配身离生死之境,心居至道之中,能不舍彼乎?安不得此乎?

    很多事情,当是时迷,当局者迷,唯有回首再看,才豁然清晰。

    回首来时路,温言对自己的心关坐忘之道有了更深的感悟,自己之所行,皆在道中——

    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经云:至道之中,寂无所有,神用无方,心体亦然。

    原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

    若争除心垢,开识神本,名曰修道。

    无复流浪,与道冥合,安在道中,名曰归根。

    守根不离,名曰静定。

    静定日久,病消命复,复而又续,自得知常。

    知则无所不明,常则无所变灭,出离生死,实由於此。

    是故法道安心,贵无所着。

    ……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