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3章 野心倒是挺大
    要是没有他,她恐怕……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她强行按下去。

    她不敢继续往下想,可思绪却不听使唤。

    没有郭振义的资金支持,没有他的资源引荐,没有他在关键时刻的出手相助。

    她的品牌能不能撑过第一个季度?

    想到这儿,周淑芬心头一紧。

    不由得开始怀疑,要是真没了郭振义,那些麻烦她能不能独自解决。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一直在依赖别人搭建的舞台跳舞。

    而不是亲手建起属于自己的舞台。

    这种认知让她胸口闷得喘不过气来。

    黄传珍看她脸色不对,故意拉着周围人继续说风凉话。

    “现在的女人啊,真是越来越不懂分寸了。”

    “能力没见涨,野心倒是挺大,家不好好顾着,非要往外跑,搞什么创业。”

    她说一句,顿一顿,眼神若有似无地扫向周淑芬的方向。

    “你看有些人,整天忙着出席活动、接受采访,打扮得光鲜亮丽,可背后的靠山是谁?谁不知道啊?要我说,踏实过日子才是正经,何必非要去争那个虚名呢?”

    这话虽没点名,但明眼人都听得出来是在说谁。

    周淑芬的手指微微颤了一下。

    她的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立刻离开。

    最后她饭也没吃完,快散席时随便找个理由就走了。

    “抱歉各位,我公司临时有个紧急会议,得先走一步。”

    没有人挽留,只有几道意味深长的目光追随着她的背影。

    一路上周淑芬心神不宁,耳边不断回响黄传珍的话。

    她心里很乱。

    郭振义条件确实太好了。

    他自己开公司,资产雄厚,社交圈遍布政商界与艺术界。

    而她呢?

    只是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孩,靠着一点天赋和拼命努力才走到今天。

    她和他站在一起,总觉得有些配不上。

    她曾以为爱情可以跨越这些。

    可此刻,她第一次产生了动摇。

    周淑芬努力压下这些烦乱情绪,到家后收到时装周那边发来的邮件。

    她点开一看,是主办方发来的确认函。

    她的系列作品已正式入选秋季国际时装周,并安排在第三日压轴发布。

    这本该是令人欣喜的消息。

    可此刻读来,却让她五味杂陈。

    她索性一头扎进设计工作里,想用忙碌赶走杂念。

    她打开电脑,调出未完成的设计草图。

    翻开色彩搭配手册,一支笔一支笔地调整细节。

    她不想停下来,不敢停下来。

    另一边,潘云越想越气。

    她蜷缩在沙发一角,手里攥着手机,屏幕亮着郭振义的朋友圈截图。

    他又转发了周淑芬品牌的宣传海报。

    配文简单却意味深长:“为热爱全力以赴的人,值得尊敬。”

    潘云觉得,现在的处境全是周淑芬造成的。

    如果不是她,郭振义不会对自己这么冷淡。

    从前,郭振义哪怕再忙,也会在深夜回她一条语音。

    可现在,她的消息常常石沉大海。

    而他对周淑芬的关注却越来越多。

    她压根不信周淑芬有什么设计才华,肯定是有后台帮忙运作。

    不然怎么可能挤进时装周这种圈子?

    潘云冷笑一声。

    她曾在巴黎留学三年,深知顶级时装周的门槛有多高。

    没有强大资源背书,一个无名小卒凭什么脱颖而出?

    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替她铺好了路。

    “周淑芬,既然你不懂知足,就别怪我下手狠。”

    潘云眼神一沉。

    她不会再忍了,这一次,她要让所有人都看清周淑芬的真实面目。

    这次她非要让周淑芬栽个大跟头。

    而且要在她最看重的设计领域狠狠打击她。

    设计是周淑芬的灵魂所在,是她奋斗的起点,也是她骄傲的资本。

    如果在这里击溃她,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摧毁。

    潘云已经想好了。

    不仅要让她失去公众认可,还要让她在业内身败名裂。

    她在国外认识不少人,要搞垮一个刚冒头的新手,手段多的是。

    她轻轻打开通讯录,指尖滑动着一个个名字。

    巴黎某时尚杂志主编、米兰时装周评审顾问、伦敦设计学院教授……

    这些人都是她在留学期间积累的人脉。

    只要他们联手施压,区区一个周淑芬,根本不值一提。

    潘云翻出通讯录,联系了几个圈内朋友,请他们暗中动手脚。

    她措辞谨慎,从不直接提“打压”二字。

    而是用“关注一下新晋设计师的作品质量”“最近好像有点过度曝光,是否值得推捧”这类看似中立的话语引导舆论方向。

    她知道,真正的伤害往往藏在“客观评价”的外衣之下。

    周淑芬之所以能被关注,全靠那次设计比赛拿了奖。

    那是她人生第一次重大突破。

    无数人因此记住了她的名字,认为她是新锐势力的代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在潘云看来,那只是一次偶然。

    既然荣誉来自比赛,那就让质疑也始于比赛。

    潘云悄悄授意一位曾在比赛中担任评委的教授发表文章。

    质疑周淑芬当年获奖作品存在抄袭嫌疑。

    引用所谓“专业人士分析”指出其与某欧洲品牌多年前未发布的概念稿高度相似。

    尽管没有确凿证据。

    但流言一旦发酵,便足以动摇人心。

    没多久,媒体上就开始集中攻击周淑芬的作品。

    先是几家小型时尚自媒体发布标题党文章。

    接着便是权威杂志转载评论。

    网络平台上,话题迅速登上热搜,阅读量破亿。

    连设计圈里的“前辈”也跳出来批评。

    各种嘲讽、辱骂铺天盖地,网上几乎全是负面声音。

    评论区里充斥着“垃圾设计”“只会蹭热度”“赶紧退圈吧”的恶语。

    周淑芬坐在电脑前,看着一条条刺目的留言,手指僵在鼠标上。

    她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崩塌。

    潘云看到效果,满意地笑了。

    她就是要让周淑芬彻底崩塌。

    她不信,到了这步田地,郭振义还会一如既往地维护她。

    哪怕再坚定的感情,也经不起身边人日复一日的质疑。

    潘云深知人心的脆弱。

    尤其是男人,在面对家庭压力和舆论时,往往会不自觉地退缩。

    而她所做的一切,正是为了在他们之间埋下那根看不见却最致命的刺。

    她清楚单凭自己一人,动摇不了两人的感情。

    毕竟周淑芬和郭振义之间的关系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彼此间也有一定的信任基础。

    光靠几句闲话或一点小动作,并不能真正瓦解他们的联结。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