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6章 天气晴
    剧本完成的第二天,核心领导与上面均已拿到了最终版本的剧本。

    紧接着就是分散在各个地点的小团队们,结束了自己目前手头上的工作与培训,陆续返回到了剧组当中。

    还是当初的那个地点,当初的那个酒店。

    林晏安也在围读的前一天赶了过来。

    翌日,天气晴。

    依旧还是当初的那个会议室里,巨大的会议室成了他们临时的围读会场。

    长长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剧组项目的核心主创和主要演员。

    不同于上次剧组暂停时的焦头烂额,此时坐在里面的人员一个个都精神饱满,眼中充满了对即将开始工作的期待与郑重。

    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放着厚厚的文件资料。

    与数月前的那个围堵相比,在场所有演员的气质都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因各种原因换掉的角色演员暂且不提,

    就说裴星宇,就连他,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鲜肉,

    一个就连林晏安和裴叙白都觉得只是来玩耍的人。

    他的气质都跟之前大不相同。

    相比较上次,此时他的气质明显不再只是浮于表面,而是多了一份沉淀下来的坚毅与锐利,仿佛真的有了几分少年校尉的雏形。

    唔,虽然他的戏份依旧很少,但是那份专注与投入,却真的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

    林晏安环视一圈,看着那一张张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脸庞,心中顿时有些感慨万千。

    这时,李导演沉稳的声音响起了:

    “各位,经过数月的沉淀、学习与打磨。”

    “今天我们再次齐聚在这里,为《民风录·大唐辞》的项目进行最终的剧本围读。”

    “这一次,我们手中的剧本凝聚了历史团队的心血,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对那段历史、那些人物更深的理解。”

    “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最好的状态,让我们共同重启这段全新的旅程。”

    他的话音落下,围读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与上一次浮于表面的,充满商业气息的氛围格外不同。

    这一次的围读,从裴叙白,从第一个角色开始,就透露出一种沉甸甸的质感,一股浓重的历史氛围。

    裴叙白饰演的是一位文人官员,不再只是空谈理想,此时他的台词里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切身之痛,还有那无力回天的挣扎。

    他的语速,神态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仿佛真的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唐代文士。

    他那精湛的演技,仿佛更上了一层楼,浑然一体。

    若不是眼下这背景,这装造没有丝毫变化,林晏安恐怕还真会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唐代一样。

    每位演员,每个角色法,仿佛都被他们拿捏了精髓。

    由裴叙白打头,到裴星宇结尾。

    直到裴星宇开口,林晏安这才切实的体会到了他的真实变化。

    也彻底领会到了,他的变化到底有多么的大。

    裴星宇饰演的是一名出身寒微,在边关浴血奋战的年轻校尉。

    当他念出那段战投惨死、边关凄凉的独白时,声音不再只是单纯的激昂或者悲伤,而是仿佛声音里都有了一种经历过生死,见识过人间至暗后的沙哑与沉痛。

    他的眼里,也有了内容,更有了重量。

    林晏安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听着在座的演员们用声音赋予他笔下人物灵魂,心中顿时充满了欣慰与激动。

    围读就在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持续了数日。

    等围读结束,剧组的实景搭建也彻底完成了。

    剧组也并未大张旗鼓地宣传,反而在第二天的早上,

    在那个新建成的,气势恢宏的实景基地内,低调的举行了一场开机仪式。

    没有邀请任何媒体,只有剧组的核心成员在场。

    在那座宏大的宫殿前,摆上了香案。

    与寻常的开机仪式不同,他们的这张香案显得格外庄重。

    香案上铺着深红色的绒布,上面正中间的位子摆放着一尊造型古朴的青铜香炉。

    炉内插着三柱粗长的檀香,已经点燃。青烟袅袅,笔直上升。

    香路两侧,是剧组准备的各色贡品,有代表五谷丰登的粮食,有寓意硕果累累的果实,还有一块石头。

    据说还大有来头,是周康宁亲自去寺庙拜过之后带回来的,代表着剧组根基稳固,坚如磐石。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放在香炉前方,那个被小心翼翼安置在紫檀木架上的毛笔。

    普普通通看不出有丝毫特殊。

    它就静静地躺在那里,沉默的见证着眼前的一切。

    但是在场的核心成员都明白它的价值,知道它代表的是一位跨越千年的灵魂,也是这部作品的特殊历史顾问-杜迁。

    林晏安作为总编剧和唯一一个深入和他交流过的人,率先上前,手持三柱香,对着香案,也对着那支毛笔,深深三鞠躬。

    林晏安起身,上前一步把香稳稳地插进香炉里面,最后深深的看了那支毛笔一眼,

    心中有对作品顺利成功的祈愿,也有对那位特殊顾问的敬意与感谢,

    他转身退下,紧接着便是导演,主演裴叙白……众人一一有序上前敬香,气氛肃穆,无人喧哗。

    一切流程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无人察觉,在众人身后的位置,一道青衫虚影悄然凝立。

    杜迁静静地站在那边,目光复杂的扫过这座根据史料与他提供的记忆,几乎是一比一复原的宫殿。

    飞檐斗拱,朱漆大门。

    虽是千年之后,虽是新物,却已然有了几分盛唐的气象。

    这熟悉的建筑风格,瞬间勾起了他内心里的无数记忆,

    看着眼前这些后世之人,穿着与他所处的时代截然不同的衣服,却神情庄严地进行着这熟悉的。古老的礼仪。

    再看看前方那袅袅升起的青烟,恍惚间,眼前的场景仿佛真的与千年之前他经历过的某些祭祀场景重叠。

    杜迁收回思绪,目光落在那只陪伴他许久的毛笔之上。

    千年孤寂,此刻仿佛正在被一种奇妙的联系取代。

    他见证着,也参与着,

    一段由他执念而起,却远超他个人恩怨的宏大故事。

    眼下,也即将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