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9章青龙互助学习小组进化吧
    曹清摇眨巴着眼睛,自己这就成了宋煊的夫人。

    双方都是年轻人。

    昨晚运动对抗后期也是有些激烈。

    宋煊自由自在惯了,倒是没有那么多规矩。

    但是宋家老爷子一早就过来了,今日就等着孙媳妇敬茶呢。

    论身份的话,人家是枢密使家的闺女,光是这巨大的地位差距,就足以让宋老爷子老老实实的主动前来候着。

    虽然宋煊也从百姓提升到士人阶层了,可依旧是家底子薄弱。

    二人家庭上的差距,也不是一般的大。

    宋老爷子心中清楚完全是靠着宋煊的本事,跟宋家没有半毛钱关系,摆谱是万万不能摆的。

    陶宏倒是也给他面子

    “老爷子稍待,我这就去叫醒少爷。”

    “哎,不用,不用。”

    宋老爷子脸上带着笑

    “老夫也是从年轻过来的,这个时间贪睡,老夫懂得,还是更早开枝散叶最好了。”

    陶宏也没再多说什么,而是忙着招呼后厨,今日还得摆席呢。

    就这么着,曹清摇终究是有些忍不住

    “官人,是否要沐浴更衣起来?”

    “起呗。”

    宋煊倒是也没拒绝。

    曹家派来的侍女服侍曹清摇进入木桶洗个热水澡。

    曹清摇初次破瓜还是有些不习惯的。

    蹙眉跨进了澡桶。

    两个侍女则是脸色如同红苹果似的。

    毕竟宋煊的身体线条也不难看,而且还较为吸引人。

    若是运气够好,在曹清摇这个当家主母不方便得时候,她们两个是可以顶上来侍奉宋煊的。

    宋煊披了件衣服,直接下楼去淋浴了一番。

    这才收拾妥当。

    按照规矩给家里老人敬茶。

    宋煊又交代了陶宏几句。

    然后张方平等人也是跟随韩琦回老家参加他的婚事,宋煊在这边忙活完就带着夫人过去参加。

    无论怎么折腾,都没有出河南这块地界。

    韩琦的老家安阳,要从开封转个弯,在顺着河道往上走,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

    一行人骑着马,乘着驴车,奔着码头而去。

    钱诗诗昨天也是带着孩子吃席来着。

    今日一早就站在隔壁屋子门口抱着闺女瞧着宋煊上马回家。

    宋煊笑着与她招手。

    钱诗诗连忙摆弄闺女的手笑着回应。

    随着宋煊骑马离开,钱诗诗这才带着女儿进了房门。

    宋康指着停靠在码头上的十艘船

    “爹,满满十艘的嫁妆啊,我们能不能去参观一下?”

    宋霁也是双眼放光,但是一瞧见自家老爹正看向他们父子俩。

    他当即就熄了火。

    “你爷爷说过了,要是在这件事上出了岔子,他就要打断我的腿,把我赶出去,让我自生自灭。”

    宋康也是长长的叹了口气,自己的腿真的被爷爷打断过。

    爷爷他可是实在是太狠了。

    宋霁是看有儿子这个先例在,他更是不敢放肆。

    他如今的想法,但愿有人看在宋煊这个状元郎的身份上。

    愿意主动给自己钱花。

    因为宋霁相信有人会如此做的。

    宋煊与曹利用以及他家人告别。

    他准备直接去参加韩琦的婚事,然后再返回东京城。

    至于这十艘船的嫁妆,还是先拉回去吧。

    曹利用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然后就瞧着女儿女婿乘船溯流而上。

    待到家人上船之后,曹利用与李迪告别。

    这十艘船的嫁妆,李迪眼里也是惊诧之色

    “曹侍中怕不是把家底全都掏出来了?”

    “哎。”曹利用随意的摆摆手

    “不过是些许钱财,换如此一个女婿,算不得什么大事。”

    李迪不觉得这是些许钱财!

    能把一个当朝权贵家底掏空的会是些许钱财吗?

    昨天夜里他回去与自己的儿子说了此事,经过儿子的分析,李迪才觉得要与曹利用达成一定的共识。

    不说结党,那也是要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刘太后。

    更不用说宋煊在宋城还如此有影响力。

    他想要快速做出政绩来,也需要宋煊的势力在本地的配合,他才能更快的返回东京城。

    “昨天说的事。”

    “什么事?”

    曹利用昨天是借着酒意说的。

    李迪没有立即答应,那就说明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盟友。

    看样子他还没有被吕夷简以及刘太后逼迫的太急。

    李迪闻言顿了顿,又有些发蒙。

    明明是你先提起来的,如今怎么就不承认了?

    “就是,就是。”

    曹利用叹了口气道

    “复古兄,有些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以后有机会再说吧,你先在应天府做出成绩来,兴许将来才能替你说话的。”

    曹利用说完后,也就不再给李迪说话的机会,他直接踩着踏板上了船。

    独留下李迪发蒙。

    不是,你们武将做事都如此果断的吗?

    宋煊等人离开宋城,但是热闹依旧在。

    这下子那些来游学的学子们犹如蝗虫过境一般,前来凑热闹。

    待到宋煊等人到了宁陵县,当地百姓在知县的组织下,更是迎接三十里。

    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回乡,将来若是宋煊能够给同乡漏点资源,那就是赚到了。

    其实这种锣鼓喧天的场面,宋煊骑在高头大马上,并不觉得吵闹。

    倒是真正的生出几分衣锦还乡的爽感。

    “状元郎回来了。”

    宋家私塾的学子们在宋夫子的带领下站在门口。

    以前他们有多看不上宋煊,如今瞧着受到万人簇拥,骑着高头大马的宋煊,哪一个不心生羡慕。

    “我早就知道十二哥他是神童,你们都相信。”

    “说的好像你相信了一样。”

    “嘿。”

    宋夫子瞧着宋煊走过来,当即往前走了一步。

    宋煊倒是客气的拱手

    “夫子,我这个私塾倒数第一名中了状元回来,没丢脸吧?”

    “哈哈哈。”

    宋夫子只是大笑,丝毫听不出来宋煊话里的揶揄之意。

    他教了十几年的书,总算是出了宋煊这么一个“连中三元”的弟子,将来那是要写进族谱里的。

    无论如何,宋煊都是逃不掉的。

    “好好好。”

    宋夫子仰着头笑道

    “希望你宋十二今后当了官,也别忘了本。”

    宋煊拱拱手,随即被人群簇拥着继续游街。

    宋夫子瞧着宋煊远去。

    说实在的他也没想到宋煊这个街头一霸,会考出如此成绩来!

    当年可是一个劲的拿宋煊当反面例子用的。

    为了庆祝,宋家在老家也是摆了几桌席面,邀请左右乡邻来捧场。

    其实用不着邀请,他们也会主动前来的帮忙的。

    宋老爷子嘴巴就没有合上过。

    连带着浪荡子宋霁都被人夸奖,说是运气真好,生了一个好儿子之类的。

    众人围着宋煊说着恭贺的话。

    宋煊倒是无所谓,只是与曾经的街坊们聊了聊,将来孩子要读书也可以去私塾来识字之类的。

    更是让这群人极为高兴,若是自家孩子不说中状元,将来能够中进士,那就是改变命运了。

    自从宋煊带着新妇祭拜过祖宗后,勒马镇便开始传言宋家埋的祖坟是风水宝地。

    否则如何能上一辈出了个进士,这一个孙子辈就出了连中三元的状元郎。

    为此老赵家甚至都连夜召开宗族会议,商议把祖坟迁到宋家旁边。

    就当是借运。

    可是又不敢过于明目张胆的。

    在乡下,这种事可是被人忌讳的很。

    其实许多人都不理解人脉这件事。

    在宋煊乡人朴素的观念当中,他们认识个当官的就是人脉了。

    可实际上,这并不是所谓的人脉。

    大多数都是利益交换才行,宋煊早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但许多人一辈子都不明白,觉得自己认识一个人就是人脉了。

    宋煊倒是也没有久留,携夫人以及护卫本着安阳县而去,参加韩琦的婚礼。

    韩琦的老丈人崔立对宋煊十分的客气,并且叫来自己的儿子崔勉与宋煊交流认识一二。

    崔立倒是也没有客气

    “老夫早就想要与十二郎找机会聊一聊,但是一直都没抓住你,今日总算是有空了。”

    “哈哈哈。”宋煊举起酒杯笑了笑

    “今日崔相公可得好好与我聊一聊在东京城为官之事。”

    崔立也是一直都在外地任职,今年感觉体力不强,才希望干清闲的职位。

    “你岳父没有与你聊过?”

    “我岳父他又不是进士,武人晋升体系与我等不一样,尤其是他也很少遇到什么算计。”

    宋煊嘿嘿笑了几声“不像我,一上来就得罪翰林学士以及开封府府尹。”

    “哈哈哈。”

    崔立闻言也忍不住大笑。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件事还是宋煊为韩琦出头,才会惹祸上身的,他不能不管。

    “无妨。”

    崔立磨着胡须道

    “陈尧咨想要找你麻烦的机会很少,出了殿试那么一档子事,很多人都会盯着他屁股下的位置,他自顾不暇。”

    “唯一有些麻烦的是开封府府尹陈尧佐,他可是分管你这个知县,在一些公务上是有正当理由来为难你的。”

    “而且开封县是一个大县,光是在籍就超过十万人,还有更多不在户籍,以及无忧洞的那些无赖子。”

    “再加上当地百姓都喜欢争强喜讼,囚犯满监,号称“难治”,对于你而言都是有着极大的挑战。”

    “届时陈尧佐就有很多机会可以来考察你,给你打中下的评价。”

    宋煊颔首,他早就听闻过东京城百姓喜欢打官司,动不动就敲鼓告状。

    毕竟这里地方狭窄,人员密度极高。

    出现各种乱子的事,也极多。

    下面有油滑的胥吏,上面有专门揪着你错的上司。

    你宋十二还是初入官场的菜鸟,就算岳父是枢密使,但是在县衙这块地界上,也使不出什么太大的力度来护着。

    因为东京城内的各种发生的琐碎之事,就算是皇帝都无法控制。

    “其实我倒是不怕他给打中下的评价。”

    宋煊压低声音道

    “我坐在这个知县这个位置上,不单单是被考察的,我其实也是存了心想要把他给拉下马来。”

    崔立眼睛一下子就睁大了。

    他是打听过宋煊的,知道他当年逼的翰林学士窦臭上吊自杀。

    可是陈氏兄弟俩,大家都清楚是吕夷简的人。

    而吕夷简是皇太后的人。

    他们的势力可是如日中天。

    否则陈尧咨也不会有那么大胆子在殿试使手段,然后还什么都没有追查出来。

    这显然是有人发话不让查了。

    背后那个发话之人,非常明显。

    崔立不知道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谚语,但是他对宋煊如此“狂妄”的话,确实是惊到不知所错。

    因为这种事不敢想。

    拉陈氏兄弟下马,那就是拉皇太后下马。

    这里面的牵扯可就太大了!

    崔立丝毫不怀疑宋煊知道当今皇帝与皇太后之间的关系。

    毕竟他岳父是曹利用。

    这点事,肯定是给他说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曹利用不说那也正常。

    放眼整个大宋天下,谁敢把皇太后拉下马来啊?

    不愧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又是怒斥宗室子,又是喝骂开封府尹,拒绝当朝宰相的联姻请求。

    他是真的敢想,而且看样子是敢做啊!

    崔立连喝了三杯酒压压惊,他才谨慎的开口道

    “十二郎今后还是要小心应对,不客气的讲,人家动动嘴,就能让你跑断腿。”

    “嗯。”

    宋煊轻微颔首。

    崔立确实是心有余悸。

    果然。

    东京城就不该是想要清闲职位之人,该待的地方。

    他打算在东京再观望一段时间。

    能帮宋煊一把就帮他一把。

    若是帮不到,那自己也就只能去外地谋求个清闲的职位了。

    东京城的水不光深。

    想要在这深水里搅风搅雨的人,从来都不缺的!

    可惜自己不是那种人呐,尤其是岁数大了,只想着儿女幸福美满的,能当个官员过上幸福生活就行。

    崔立本身也不是一个喜欢向上攀爬之人。

    要不然也不会主动请缨给自己肩上卸担子。

    旁人到了他这个快五十岁的年纪,正是在官场上闯荡的年纪呢。

    宋煊早就知道。

    有钱不如有权,有权不如攥在自己手里。

    大家不辞辛苦的参加科举考试,不就是为了让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吗?

    他连中三元,也是为了以后在官场上升迁,积攒下更多的资本。

    如今的皇太后刘娥更是深谙这个道理。

    所以就算是赵祯这个皇帝长大了,她也不会还政的。

    甚至自己死之前,她还要安排杨太妃继续临朝称制呢!

    倒是杨太妃没有这个想法,直接让宋仁宗亲政。

    崔立喝了几杯酒后,瞧着女儿女婿入了洞房,这才拉着宋煊道

    “你如今担任开封知县,明面上就有五大难题。”

    “哦?”

    宋煊本以为崔立觉得麻烦,想要跑路了呢。

    “愿闻其详。”

    崔立也不是不懂得感恩的事,他虽然对自己女婿外放感到放心,可实际上外放的州府,就不会是吕夷简的人吗?

    就不会与陈氏兄弟有关系吗?

    只不过在东京城内的宋煊,所需要面对的强度更大而已。

    “我再得知你们的官职后,特意分析了一波。”

    崔立伸出手指道

    “第一,便是权贵横行,司法难断,宗室、外戚违法,官僚子弟滋事。”

    “宗室外戚多居开封,习惯强占民宅,纵奴行凶,若是秉公执法,必然遭到报复,若是纵容,必定被御史弹劾,你打算怎么办?”

    “自是依照大宋律法判罚。”

    崔立刚想说不对,紧接着又听到

    “然后我会把案件上移,交给开封府尹。”

    “额,嗯。”

    崔立连连点头“稳妥,这很稳妥。”

    宋煊的举措便是依法定责。

    然后案件正常移交复审。

    最终是抓是放。

    仇恨以及弹劾,都转到开封府尹陈尧佐的头上去了。

    因为这是他这个开封府尹的职责所在。

    宋煊又给崔立倒酒

    “那第二点呢?”

    崔立倒是对宋煊有了些许信心

    “第二点便是行政掣肘,多头管理。”

    “你开封县与开封府是重叠的,关键你一个知县不能调动厢军,还要承担更多的赋税、治安等考核。”

    “最为棘手的便是东京城几乎时时刻刻都容易发生火灾,你无法调动厢军,那你这个知县便会因为救火不利被问责。”

    “新官上任三把火,别人给你放三把火,你都遭不住的!”

    别看东京城地势低洼,容易发生水灾,可是经常会闹火灾的。

    东京城城市结构以及人口密集,是非常容易爆发火灾的。

    首先便是打破了唐代的坊市分离结构,形成了大街小巷屋宇相连,再加上人口流动频繁且成分复杂。

    无意的失火与人为的纵火事件层出不穷。

    茅草屋顶以及木墙的建筑。

    街道两侧酒楼、香药铺、蜡烛店等易燃商品集中,樊楼那也是五座三层木楼相连,一旦失火,很难救援。

    不光如此,他们还私搭乱建,侵占街道,阻碍救火通道。

    晚上没有什么宵禁,甚至是灯火通明,就更容易着火。

    再加上佛道节日燃灯,各种节日燃灯。

    因为东京商业竞争激烈,甚至会有商户故意纵火骗保钱。

    大宋已经存在火保钱制度。

    别说民间容易失火,就算是大宋皇宫,那也是遭受了无数次火灾。

    比阿房宫还要奢侈的玉清昭应宫,那也是被火给烧毁了,扑都扑不灭,最后两千六百多间房子,就剩下俩完整的。

    “第三点便是水灾。”

    崔立说完火就是水,这俩灾祸就是悬在东京城这座繁华都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每年夏季都是会要闹水灾的,到时候也是你这个知县全力救灾,工部给你批钱也不那么及时,许多灾民就会闹事。”

    “甚至无忧洞的那些人会哄骗这些灾民,到时候无忧洞的势力越来越大,你这个知县还能收到什么赋税来?”

    “他们势力壮大了,紧接着便是第四点的治安问题。”

    “官面上的人也不给你做脸的。”

    “皇城司与禁军,不说能随意逮捕百姓,知县也无权过问,就算他们占用民田,你只能通过户部协调,流程冗长的很。”

    “等军营在良田上建起三五年,都不一定能给你解决问题。”

    “这就更加引发治安问题,那些村民聚集起来闹事,你能解决?”

    宋煊对于崔立的话很是赞同。

    在官场上你们本就不是一个体系的,你着急,凭什么要别人也跟着你一块着急啊?

    先不说大宋官员上班迟到早退,就是节假日休沐的天数,那也是极多。

    要不然怎么说大宋公务员福利待遇,是最好的朝代呢。

    “每次遇到灾祸,流民便成千上万的涌入到开封,聚集于惠民河畔搭建窝棚,等着朝庭施粥,等着加入厢军,能够饿不死。”

    “稍有不妥当之处,便会引发大瘟疫,东京城百万人口,一旦瘟疫起来,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你这个知县就得抗在第一线。”

    崔立悠悠的叹了口气

    “更不用说这个时候米行行头会操纵市场,你敢强行抑制物价吗?”

    “你敢强行征商税吗?”

    “这个时候更是要维稳的,灾民很容易被鼓噪起来的。”

    “还有第五点便是党争牵连,你现在已经陷进去了。”

    宋煊听着崔立的话,其实去掉第五点,其余四点,历任开封知县都会遇到的。

    “多谢崔相公,这五点我会仔细思索的。”

    “好。”

    崔立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待到第二天,韩琦宴请宋煊等同窗。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了。”

    吕乐简一脸唏嘘的道“不过我倒是可以南下去参加包兄的婚事了。”

    “哈哈哈。”

    几个人发笑。

    因为包拯家里距离远,大家在去他家乡参加婚礼然后去赴任,时间上来不及。

    包拯也忍不住笑了笑“其实我还是愿意换一个人去的。”

    “哎,哎,哎。”

    吕乐简当即不乐意了“包兄,不带这么拆台的。”

    “今后书信多联系吧。”宋煊接过话茬

    “毕竟依照大家的官职,这几年也做不到进京述职的那步去。”

    “哎,我总觉得跟做梦一样,实在是过的太快了。”

    王泰也是一脸的回忆之色

    “我依旧觉得咱们还是在教室里念书,一眨眼的功夫就考中了进士,紧接着就要去当官了。”

    “各自奔前程了呗。”

    张方平接了一句话茬“到时候你们在任上多做政绩,兴许就能尽早来当京官。”

    “等你们来了,我们俩兴许就出去了呢。”

    宋煊接着话茬又补了一句。

    “是啊。”

    王泰举起酒杯道“十二哥儿,今后要多注意些,东京城的水实在是太深了。”

    “我已经与我两个哥哥说一声了,他们不说能照顾你,但是有些消息,也会提前知会你一声。”

    “多谢。”

    宋煊同样举杯。

    王泰饮完之后,瞥了一眼吕乐简。

    吕乐简只是一味的夹菜,并不敢搭茬。

    他堂兄吕夷简那是陈氏兄弟的好大哥,好领袖。

    他们与宋煊之间出现利益之争,都不用想吕夷简会帮助谁的。

    故而吕乐简也不说那种大话。

    韩琦也是给宋煊倒了杯酒

    “十二哥,今后你也多保重,我到了淄州会给你写信的。”

    “好。”

    宋煊拍了拍韩琦的肩膀

    “其实我倒是不怕什么麻烦,其实有些时候,我发现与人斗,还是其乐无穷的。”

    吕乐简瞥了宋煊一眼,没有言语。

    他觉得宋煊可能真的适合东京城这块水深火热的地方。

    旁人水深火热宛如在炼狱当中煎熬,可是宋煊兴许便是如鱼得水呢!

    “哈哈哈。”

    张方平先是笑了几声,这才开口道

    “十二哥莫要以为这官场上,还是你以前八岁出来在街上与人争地盘的时候呢。”

    “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宋煊两手一摊“在街上争生活的地方,在官场上也是争生活的地方。”

    “别人都说咱们是千军万马才过了独木桥,得以金榜题名。”

    “可咱们都知道,如今大宋是不缺进士的,咱们的夫子王洙不也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空缺,才被晏知府邀请到书院教书育人的吗?”

    “我们初入官场当官,不也就是相当于科举考试,在地方上努力的做出不错的政绩,就相当于考取个好成绩,才能不断的往上攀爬吗?”

    “咱们考出来了,谁不想当宰相!”

    就算是目前只想着离父母近点,孝顺父母的包拯也说不出口,自己不想当宰相的那话。

    毕竟大家不辞辛苦的考中了进士。

    而进士的最终目标,不就是成为大宋宰相吗?

    不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也是站在文官的权力顶峰了。

    谁没有这个梦想啊?

    “不用不好意思。”宋煊瞧着他们笑道

    “不想当将军的士卒他不是个好士卒,就如同不想当宰相的进士,他就不是个好进士!”

    吕乐简不可置信的望着宋煊

    “十二哥儿,这是从哪里听到的谚语,我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呢?”

    “那还用问?”张方平哼笑一声

    “你没听过的谚语,通通都是十二哥他自己个编出来的。”

    “确实是有道理。”

    吕乐简他爹是宰相,确实也教导过他类似的话。

    在大宋,担任过宰相,那才算是此生无憾了。

    王泰他爹是宰相,也是如此教育过儿子。

    要不然王旦两个儿子全都是荫补当的官,王泰非要费尽心思的参加科举考试做什么?

    韩琦则是想起大相国寺那个算卦之人所言,自己将来也是能当宰相的。

    诸如十二哥所言,既然自己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走进官场。

    那是否也能够比别人当宰相的时候更加年轻?

    这便是优势!

    宋煊喝了口酒,笑了笑

    “诸位,努力吧,冲着宰相的位置发起目标,看着别人当有什么意思,不如自己当,过过瘾。”

    “谁能跟你比啊!”

    吕乐简叹了口气

    “我敢肯定十二哥他兴许用不了十年就能穿上紫袍,用不了十五年就能当上宰相。”

    连中三元的升官速度,那王曾已经为后人做好了路线。

    就是不知道上一个“伪”连中三元的宋庠,能走到哪一步。

    毕竟他是皇太后的人,大家心里也都在犯嘀咕,皇太后她能执政多久?

    官家也是在不断的长大,想要更多的权力。

    包拯也是深以为然,他是在场岁数最大的,兴许等宋煊在中枢站稳脚跟,自己还在地方上为官呢。

    “哈哈哈。”宋煊有些发笑

    “光靠着连中三元就能直通宰相,偏偏旁人也就得了,你吕乐简能相信这种话?”

    吕乐简其实也明白光是在科举考试当中考个好成绩,不等于你有能力做个好官。

    就算你有能力做个好官,不等于你做出的政绩突出。

    就算你做出来的政绩突出,不代表就要提拔你。

    前任宰相的子嗣或者族子都没有得到提拔的,能轮得到你?

    朝中有人,才是最好做官的!

    “十二哥儿只是你起点比我们高一些罢了。”

    吕乐简也不过多解释,毕竟在座的各位,以他吕家势力最盛。

    “我其实是担心你在东京城容易受到欺负,我们这帮同窗可就没机会跟你一起去游街,敲登闻鼓,站在你身后支持你讨个公道了。”

    “咱们都是官身了,如何还能干游街,敲登闻鼓的事呢?”

    宋煊又给身边人倒了酒

    “回头你们帮我向官家写奏疏,弹劾人就行了。”

    进士是有权力直接给天子写奏疏的,谁都不能阻拦。

    夏竦提拔了范仲淹,但是在改革时期打压他,就是想要把范仲淹转为武职。

    你不是打仗厉害吗?

    我支持你。

    可是这样就剥夺了范仲淹给皇帝上书的权力,被范仲淹严词拒绝。

    只要你的话不能顺利的上达天听,到时候皇帝是相信经过旁人转达“你”说的话,还是更加容易相信我直接跟皇帝说的话呢?

    这期间便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尤其语言是门艺术。

    特别是在政治场上!

    帮宋煊弹劾人,吕乐简的嘴角扯了扯,这可真是好兄弟啊。

    “十二哥儿,官家是很忌讳结党之事,一旦你出了事,我们远在地方上如何知晓呢?”

    “太容易落人口实了。”

    “结党?”

    张方平瞥了吕乐简笑道

    “你这个既得利益者,最没资格说这种话,谁不知道吕家?”

    吕乐简也是深受家族理念影响,一定要让吕家在大宋朝一直伟大下去。

    吕乐简一下子就闭麦了。

    吕家嘴上说着不结党,可是结党最为厉害的便是吕家。

    这件事似乎并不是隐秘的秘密。

    有些人都能看得出来,大家都不傻。

    “哎,我等又不是结党。”

    宋煊摆摆手示意张方平不要追着杀

    “我们不过是青龙学习互助小组,进化为青龙官场互助小组。”

    “将来在地方上任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执政难题,大家就如同以前一样群策群力,说不准就能想出一个合适的办法。”

    “甚至属于第三方视角,能够给出更加公正的建议,避免你当局者迷的状态,岂不是挺好的?”

    “嗯,十二哥儿说的有道理。”

    王泰自然是想要与宋煊紧密联系,他爹已经亡故。

    而姐夫们目前的品级也不高。

    虽然王家与吕家也是儿女亲家,但是人吕家更多的是为了吕家子弟铺路。

    “确实如此。”

    韩琦也是言语当中透露着担忧

    “我当年跟我爹在地方上为官,是见识过那些积年胥吏中饱私囊,为祸一方的。”

    你这个官员是流动的,二三年就走。

    但是人家胥吏大多是干一辈子的,甚至父子世代相传。

    在当势力地盘根错节,极有可能会把你这个空降知县给架空。

    甚至还能打着你的名义做恶事。

    毕竟知县这个土皇帝,很少能够与下面的百姓进行接触。

    许多百姓接触的官,大多数都是小吏。

    除非出现重大恶劣凶杀事件,县尉会带着人去。

    你个小老百姓能够见识到正经八本的朝廷命官!

    “不错。”包拯也是赞同

    “我等初入官场,自是要防着这种积年老吏,大家还是要相互写信,多加交流,防范于未然。”

    “我其实也就是那么一说。”

    吕乐简更是明白即使自己朝中有人,那也是需要做出一定的政绩来。

    他与宋煊切割,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反倒会损失自身利益。

    毕竟大家可是一起蹲过大牢,一起上过青楼,一起同过窗,又是一起金榜题名的。

    如此缘分,吕乐简也不想轻易割舍开。

    陈氏兄弟算个屁啊!

    他们是堂哥的心腹,又不是我吕乐简的心腹。

    吕乐简当即举杯又庆祝来一番。

    希望大家今后能够越来越好,到时候在二府相见。

    宋煊见达成了基本的诉求一致,今日这顿饭吃的便是更有意义。

    与其被别人诬陷结党,不如最好真的结党。

    到时候才能让对方有效闭嘴。

    而不是拼命的进行自证!

    在韩琦的安排下,大家分道扬镳,先是王泰奔着山西去了。

    吕乐简与包拯在东京城没有做停留,直接奔着江西去了。

    宋煊扶着自己的夫人下了船,张方平、王珪、王保、许显纯先后下了船。

    宋煊站在码头上,瞧着越来越繁华的河道,比冬季更要繁忙。

    码头上做活的人也不再少数。

    立即就有人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向导。

    就算是不需要向导,那也可以购买简易的地图。

    在导航没有出来之前,就算是现代去新城市,各处地图是非常容易的卖出去的。

    到了新地方打听道,那也是极其寻常的存在。

    “不用,我们就是本地人。”

    王珪操着东京口音回绝。

    随即王保把那批马牵了出来,那些上来围着要做买卖的人才略过,去找下一个大冤种。

    能养马,就证明是真的有实力。

    一般小偷小摸的也不敢轻易伸手。

    能在东京城活下来的,大多都懂的一顿饱跟顿顿饱的区别。

    要不然每天东京城都死许多人,他们也就不会活着了。

    宋煊等人再次进了东京城。

    兴许是天色暖了,东京城街上的人越来越多,被冻成冰棍冻死的人也看不见了。

    商旅、军卒、税吏更是不断的游走。

    守城禁军查验“公凭”,也就是通行证,对于宋煊他们这种衣着光鲜亮丽,甚至还牵着马的直接放行。

    连检查都不带检查的,生怕得罪些许权贵。

    宋煊可以肯定,禁军不止一次遭受过“特权”人员的刁难,所以就凭借衣着判断,直接放人,免得惹麻烦。

    甚至宋煊还瞧见有人给胥吏塞钱,让他免于被检查,运输一些东西进入城中。

    这种事也是极为寻常的,禁军也懂这里面的规矩,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禁军虽然不直接参与要钱,但是事后也是会有分成的。

    要不然两个互不统属的部门,凭什么要配合你?

    一旦城中出了事,守城禁军可是要吃瓜落的。

    虽然距离端午还有几日的事件,可是街边的商铺已经在挂艾草,卖百索(五彩绳)。

    张家香铺推出驱蚊香囊,曹清摇连忙拽着宋煊要去买上几个。

    天气一热,开封城的蚊虫就越来越多,根本就不怕人,专门吸血,可是讨厌的很。

    宋煊瞧着曹清摇在哪里挑香囊,随即又在自己腰间比划颜色,一口气就买了十包。

    不光是给他们夫妻二人准备的,顺便作为“嫂子”,也是给宋煊身边几个人送一送。

    毕竟他们都没有成婚呢。

    曹清摇很快就习惯了自己的新身份,路上也张罗着说要给他们介绍小娘子,尽快成家之类的。

    王保等人连连道谢,跟在宋煊身边不仅前途有了,连带着媳妇,嫂夫人也会帮忙给解决。

    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毕竟宋夫人她认识的小娘子,能是什么家世不好的小娘子吗?

    “十二哥,我们还是先回到刚来东京城住的呢,还是直接护送你去曹府?”

    王珪站在路口询问,他们直接从张耆的房子返回宋城,也没有退租之类的。

    宋煊毫不犹豫的挥手

    “就去咱们以前住的地方,我老丈人应该没有给我退租,况且我今后还要在开封为官呢。”

    “那行。”

    王珪连连点头,便也不着急。

    “十二哥,这次回来,我也真的要去寻我叔父,加入禁军了。”

    “好,回家后把你叔父任职情况告诉我,我跟我岳父说一声。”

    王珪脸上当即露出兴奋之色。

    宋煊点点头,瞥了许显纯一眼

    “你要不要加入禁军?”

    许显纯看了王保一眼,开口道

    “十二哥儿,你怎么不先问王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