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4章 你们往下搂一眼啊
    叶鹏飞难受的一批。

    几百吨的库存!

    这是特么的什么小众语言?

    作为航空工业的代表,他最清楚情况了。

    这玩意儿卡着各大飞机厂商的脖子好几年了。

    卡的实在喘不上气,上级才提级组织攻关组,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攻克这个难题。

    “惭愧啊,陈总,我们这个小组就叫国家碳纤维产业战略攻关课题组,一直在寻找这方面的解决办法。”

    陈涛也觉得很无语“你们光顾着往上看了,抽空也往下搂一眼啊。”

    郑宇智哪里能想到这一点。

    别骂了,别骂了。

    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

    我们搁这求爷爷告奶奶找货源。

    人家民企仓库里全都是库存。

    其实。

    有一段时间。

    陈涛也焦虑的不行,他指着不远处的仓库。

    “说实话,我也是有点冒进了。”

    “当年技术取得突破,嗷嗷开了七条生产线。嘎嘎生产。”

    “现在屯了一仓库的这个,愁的不行。”

    “我甚至想实在不行的话,就当废品处理给做羽毛球拍和运动鞋的。”

    “收回个成本价。”

    ????

    郑宇智听完小脚趾都是麻的。

    这个?

    哪个啊!

    你说这一仓库的存货,像是说垃圾一样。

    还处理给羽毛球拍和运动鞋?

    你当这是废纸壳子吗?

    对!

    最离谱的就是羽毛球拍和运动鞋!

    这他妈的是t800啊,他们用的明白吗?

    “千万不要!”

    郑宇智连忙劝阻。

    “你有多少存货,我都要。”

    陈涛不解“你刚不说你们只是前哨站吗?能做的了这个主?”

    “能!我能!”

    郑宇智把胸膛快砸出血了。

    你说你价格高,产量小,堪比黄金。

    那我确实够呛。

    得回去跟领导开会讨论。

    但你要说你把这玩意儿当垃圾,那我包能的。

    有多少高用多少,都不带眨眼的。

    “你放心吧,陈总,郑组长是国家钦点的产业组组长,说话算数。”

    一旁的吴迪也站出来给吃了一颗定心丸。

    随即又有些疑惑的问道。

    “陈总,我有一事不明。”

    陈涛“您说。”

    “按理说t800已经强度很高了,您咋还卖不出去呢?”

    吴迪不钓鱼,不懂这个行业的规矩。

    按照他的认知。

    t800的强度在工程领域已经是天花板了。

    怎么到了钓鱼圈就这么不受待见呢?

    这群钓鱼佬比空军吃的还好?

    陈涛立刻解释道。

    “以前确实是,t800是高端货。”

    “我们用的是自研,同行人家用的是进口的东丽。”

    “你们也知道,国内还是有一群膝盖比较软的人。”

    “一听到进口就站不起来。”

    专家们纷纷表示理解。

    别说是普通的消费者了。

    科技圈都有很多这样的人。

    “人家东丽那边技术还比较领先。”

    “同行用人家的碳布,标上进口俩字。”

    “卖的就是比我们好。”

    吴迪不明白“但你们毕竟也是t800,而且自产的话肯定也便宜啊。”

    “是的,所以我们刚开始就只能攻占一下低端市场。”

    吴迪“那也很不错了,怎么现在就有那么多积压库存呢?”

    “这还得从很多天前的一个下午说起。”

    “那一天阳光明媚,和风徐徐。”

    “我一早上起来,就去钓鱼,顺便测试自家的鱼竿。”

    “一个早上,一条鱼也没有。”

    “我都快放弃了收杆回公司了。”

    “结果!夸差!”

    “上了一条大红色的锦鲤,大约有五斤重。”

    “你们可能不了解,野钓环境钓上这种锦鲤,是万里挑一的。”

    几位专家一副地铁老人手机脸。

    他们不会钓鱼。

    单从陈涛夸张的言谈能看出这个事儿有多么稀奇。

    可是!

    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

    不挨着啊!

    郑宇智“陈总,我们想知道t800为啥滞销。”

    “别着急啊。”

    陈涛继续绘声绘色。

    “钓上锦鲤之后,我就知道今天不一般。”

    “果不其然!”

    “我回到公司,就见到有客人来访。”

    郑宇智捧哏道“谁啊?”

    “我恩公!”

    陈涛对空抱拳拱手。

    “他老人家穿着一件蓝色牛仔裤,上身是拉夫劳伦的p衫,身后还跟着一个小跟班。”

    “人家来我这儿,二话不说,掏出一份文件。”

    “张口就是要帮我们完成产业升级,自研更高级别的碳纤维。”

    “我当时心想你当搁这过家家呢?”

    “说升级就升级?”

    专家们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了“然后呢?”

    “然后我一看文件,确实有门儿!”

    “人家已经把技术攻关做的差不多了。”

    “人家要的也不多,以技术入股。”

    “我当时就答应了,谁不答应谁是傻子。”

    “当时我说恩公对我们恩重如山,我想把大股东的位置让出去,让人家做主。”

    “人家还不答应,说自己只需要股份,不需要决策权。”

    “但人家那份方案如果按照技术作价,价值千金呐!”

    “我当时就想认人家当义父,人家不答应,说岁数不合适。”

    “最后我们拜了把子。”

    “我当时就怀疑我家祖坟肯定有点说法,太幸运了!”

    所有人都听迷糊了。

    不是。

    陈总你以前是不是干过自媒体啥的。

    故事讲得贼好,情绪完全调动起来了。

    就像煎饼果子一样,这小嗑一套一套的。

    另外。

    就这个故事内容,也很吸引人。

    大白天做梦,竟然还实现了。

    贵人喜从天降。

    又给技术,又不求回报。

    像极了郑宇智每天晚上睡前会做的终极幻想。

    “陈总,你家祖坟这都不是冒青烟了,这是着火了啊。”

    郑宇智实名制羡慕。

    吴迪就直白了“陈总你家祖坟在哪里,我把我爸的坟也迁过去。”

    “净整那没有用的。”

    叶鹏飞就比较理智了。

    “就这种的,我自己埋过去我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