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9章 消失的鸿蒙紫气
    那洞府之中,一时竟是万籁俱寂。

    四位立于三界之巅的存在,皆因着女娲娘娘那一番话,陷入了各自的沉思。

    便在此时,异变陡生!

    只见一道紫中带金的流光,毫无征兆地自那洞府之外穿梭而入,竟是无视了这火云洞外那浩瀚的人道气运所形成的天然屏障,亦无视了这洞府中四位准圣与圣人的无上威严。

    那流光来得不急不缓,飘飘然然,又似那自九天之上偶然坠下的一缕霞光,全无半分杀伐之气,却带着一股子源自大道本初的尊贵与玄妙。

    它就那般,在四位圣贤的注视之下,轻盈地飘入洞中,在那石桌之上,滴溜溜地转了几圈,最后,竟是寻了个安稳的所在,静静地悬浮了下来,散发着温润而平和的光。

    这一幕,来得是如此突兀,如此地不合情理。

    便是女娲娘娘这等早已心如止水,万劫不磨的圣人,那双造化众生的圣眸之中,亦是忍不住地,透出了一股子难以掩饰的惊愕。

    镜光之外,南天门上,更是早已成了一片死寂。

    那方才还因着圣人论道而心神激荡的众仙官,此刻一个个皆是张大了嘴巴,瞪圆了眼睛,全然失了方寸。

    “那那是什么?”

    也不知是谁,哆哆嗦嗦地问了一句。

    无人应答。

    只因在场的所有人,心中都已是翻起了滔天的巨浪。

    那东西那东西他们认得!

    先前在那幽冥地府之中,在那六道轮回之前,他们才将将瞧见过!

    那不是旁物,正是那一道引得无数洪荒大能反目成仇,掀起了无边杀劫,最后随着红云老祖一同投入了轮回之中的

    鸿蒙紫气!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便如那九天之上的惊雷,在所有人的心中,轰然炸响!

    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

    此物不是早已随着红云的真灵,一同被那六道轮回之力搅得粉碎,重归于天地了么?

    怎的会无端出现在此处?

    还是在这人道圣地,火云洞中?

    镜中,那三位人道圣皇亦是齐齐色变,自那蒲团之上霍然起身,那眼神之中的惊疑,半点也做不得假。

    还是女娲娘娘,最先回过神来。

    只见她伸出纤纤玉指,于虚空之中轻轻一点。

    片刻之后,她那张笼罩在圣光之中的绝世容颜上,那份惊愕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却是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既是了然,又带了几分无奈的复杂神情。

    “原来如此”她轻声叹道,“我算是明白了。天意,当真是天意。”

    伏羲眉头紧锁,急切地问道“妹妹,此物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女娲娘娘的目光,落在那道紫气之上,那眼神之中,竟也带了几分追忆与感慨。

    “没料到刚才聊到红云道友,这玩意居然真的就来了。”

    伏羲闻言,心中一动,那双蕴含了周天星斗的眼眸之中,立时便闪过一抹难以置信的光“你的意思是此物,便是当年随他一同入了轮回的那一道”

    “不错。”女娲点了点头,“正是此物。”

    “我等先前,皆以为此物已然消散于轮回之中,重归天地本源。”

    “想来,是这火云洞中,尚存着它那位旧主人的一点气息,这才将它牵引了出来,寻到了此处。”

    鸿蒙紫气!

    成圣之基!

    这是何等样的宝贝?

    莫说是那先天至宝,便是那传说中的混沌至宝,开天三宝,单论这珍贵,论这于修行者而言的诱惑,怕也未必能及得上眼前这区区一缕紫气。

    得了它,便意味着得了那通往圣位的门票,便意味着能自此之后,超脱于三界之外,万劫不磨,与天同寿。

    这等诱惑,谁人能挡?

    可偏生,今日在此处的这四位,却是这三界之中,最最用不上此物的四位。

    女娲娘娘自不必说,她早已是功德成圣,高坐于九天之上,这鸿蒙紫气于她而言,不过是件有些说头的旧物罢了,再无半分用处。

    而这三位人道圣皇,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他们当年,为了镇守人族气运,早已是将自身的道果,与这整个人族的命运,与这火云洞中的万世香火,都死死地捆绑在了一处。

    他们走上的,是一条以人道功德证道,以人族不灭而自身不朽的,前无古人的路。

    这条路,与那三清道祖,与那西方二圣所走的斩三尸证道,或是功德证道,截然不同。

    他们,早已是放弃了个人的超脱,而将自身的全部,都奉献给了整个族群的延续。

    这鸿蒙紫气,于他们而言,非但不是机缘,反倒是桩避之不及的业障。

    若是当真受了此物,那便意味着要舍了这人皇的尊位,舍了这身人道的气运,重归那仙道之中,从头再来。

    这等事,他们又岂会去做?

    这便尴尬了。

    这三界之内,一等一的无上至宝,就这般突兀地,落在了四个最不需要它的人面前。

    女娲娘娘看着那道紫气,那双圣眸之中,亦是流露出一股子说不出的复杂。

    她轻声叹道“这桩因果,因红云而起,如今又落回这火云洞中,也算是善始善终了。”

    “只是此物,终究是个取祸之源。”

    “若是再让它流落于外,怕不是又要掀起一场不逊于当年那般的腥风血雨。”

    “与其如此,倒不如,今日便在此处,做个了断,为它寻一个所有人都动不得,亦抢不走的归宿。”

    三位圣皇闻言,皆是心中一动,彼此对视一眼,皆是从对方眼中,瞧出了几分不解。

    还是伏羲开口问道“依妹妹之见,这三界之内,又有何人,能当得起这般大的因果?”

    女娲娘娘听了,露出了一抹说不清道不明的,既是慈悲,又带了几分促狭的笑意来。

    “三位兄长,且随我来。”

    只见她缓缓起身,莲步轻移,竟是走到了那洞府的一处角落。

    她蹲下身子,伸出那双曾补过青天,曾造化过万灵的纤纤玉手,自那地上,轻轻地,捧起了一抔再寻常不过的黄土。

    “三位兄长,可还记得,当年造人之事么?”

    三位圣皇闻言,皆是点了点头。

    轩辕黄帝那张威严的面容上,亦是多了几分柔和“如何能忘?当年娘娘于那东海之滨,抟土造人,立下大功德,证道成圣。此事,便是我人族之起源,亦是这三界之内,一桩万古流传的佳话。”

    神农亦是满面感慨“是啊。那时节,我等尚在人族之中,为那衣食奔走,为那生计发愁,亲眼得见娘娘圣德,那份震撼,至今也未曾忘怀。”

    女娲娘娘静静地听着,那掌心之中的黄土,已是在她那无上法力的催动之下,渐渐地,化作了一团温润的泥胎。

    她一边听着三位兄长追忆往事,一边手上,却已是开始动了起来。

    一个崭新的,却又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熟悉之感的形体,便在她那双玉手之间,渐渐地,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