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三十四章 阿依朵旧部落网
    束雪容和凌清寒同时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阿依朵旧部竟然还和东瀛人勾结!要真让他们得逞,大禹朝就危险了!

    “你们的头目是谁?叫什么名字?”束雪容问。

    “叫巴图,是阿依朵的表哥……他说,等将明轩抓住,就用‘十绝蛊’对付他,让谢照君也尝尝亲人惨死的滋味……”

    阿苗的声音越来越低,眼神渐渐恢复正常。

    她忽地警觉,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急急大喊:“我没说!我什么都没说!你们用了什么妖术?”

    束雪容不理会她的喊叫,对暗卫吩咐:“看着她,别让她自杀,等将军回来再发落。”

    她和凌清寒出了地牢,刚回到正厅没几分钟,就听到外面有马蹄声。

    谢照君回来了!

    谢照君进来时,脸色沉重,身上还带着淡淡药味。

    他一见束雪容,立刻上前握住她的手:“雪容,皇上情形不好,太医说最多只能再撑十天。太子现在慌得很,怕皇上走后,旧党趁机作乱。”

    “照君,我们也出事了。”

    束雪容把阿苗招供的事告诉谢照君,又把那张用南疆文字写的纸条递过去,“阿依朵旧部在京城有两个据点,还跟东瀛人勾结,想趁着皇上死后,偷袭侯府、放蛊制造混乱,东瀛人则趁机打沿海。”

    谢照君的脸顿时冷了下来,他一拳砸在桌上,桌上茶杯中的茶水被震得狂跳:“混蛋!竟敢勾结东瀛人,害我大渝百姓!传我的命令!”

    他对着外面招来的暗卫大声命令,语速极快,“第一队,二十人,去城西破庙;第二队,二十人,去城北染坊,把破庙、染坊里的旧部全抓起来,一个都别跑!注意他们的蛊虫,每人带凌公子的驱虫散!还有,派人去沿海守军那里,告诉他们加强戒备,谨防东瀛人偷袭!”

    语落,暗卫应命而去。凌清寒从药箱中拿出几包驱虫散,递给暗卫:“把这个撒身上,普通蛊虫不敢近身。若中了蛊,回来立即服这个解毒丸,之后我再给你们仔细调理。”

    暗卫接了药,匆匆而去。

    谢照君看着束雪容,眼中满是后怕:“还好你查得早,要不明轩就危险了。

    以后侯府守卫要再严密些,明轩上学、放学,要两个暗卫跟在身边。”

    “我知道。”

    束雪容点头,“阿苗还在地牢里,她是阿依朵的贴身侍女,或许还知道更多,等抓了巴图,一起审。”

    “嗯。”

    谢照君握着她的手,“皇上病重,太子年幼,朝堂上的旧党肯定也在盯着,要小心一些。今晚我去一趟东宫,跟太子商量商量,让他先稳住朝局,别让旧党有机可乘。”

    凌清寒收拾好药箱,说:“你们忙朝堂的事,医馆和蛊虫的事就交给我。我再配些解毒药,发给侯府和东宫的人,以防万一。”

    “谢谢你,清寒。”束雪容道谢。

    “跟你客气什么,我先回去了,有消息随时找我。”

    凌清寒走了。

    束雪容想起明轩还在房里等着,忙说:“我去看看明轩,你歇会儿,一会儿去东宫也有精神。”

    谢照君点点头,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满是感激——要不是束雪容细心,发现了阿苗的异常,后果不堪设想。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更难,但只要有束雪容在身边,他有信心挺过来。

    走进明轩的房间时,明轩正坐在床边,手里拿着那个红绳编的小老虎平安符。

    看到她进来,明轩忙跑过来:“娘!你终于回来了!你刚才去地牢,是不是有坏人?”

    束雪容抱起儿子,坐在床边:“是有个坏人,不过你爹已经让人去抓了,以后没人能伤害明轩了。”

    “真的吗?”

    明轩眨着眼睛,“那皇上爷爷呢?爹去宫里,皇上爷爷没事吧?”

    束雪容心里一疼,拍拍儿子的头:“皇上爷爷生病了,但是会好的。明轩不是写了‘平安’吗?明天把字交给皇上爷爷,他看见了,肯定会开心的。”

    “好!”

    明轩用力点头,“我再写一张,写大一点,让皇上爷爷看得见!”

    ——

    谢照君去东宫时,天已经黑了。

    东宫书房里,灯还亮着,太子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份奏章,眉头紧锁。

    谢照君一进来,他便忙起身:“谢将军,你可来了!我正找你呢,宫里刚来消息,皇上今夜又晕了一次,太医说……”

    “殿下,您别慌。”

    谢照君上前一步,“越是这种时候,您越是要稳住,不然朝堂上的旧党肯定会作乱。”

    “请殿下放心,”

    谢照君道,“新政已经在江南、南疆生了根,百姓们已经得到了实惠,我们坚持下去,旧党翻不起大的风浪。

    “再有,今晚刚拿下阿依朵一支部队,查到他们和东瀛人勾结,准备趁着皇上死后在国内生事,现在他们翻不了身了;”

    “东瀛人那边,沿海守军也已严加戒备,短时间内没什么危险。”

    “当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子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

    谢照君道,“殿下,有两件事需得您来做:

    一是加紧宫中和东宫的防卫,谨防旧党旧部偷袭;

    二是派亲信到各地督查新政,尤其是西北、西南这些离心之地,谨防地方官员做表面文章、虚张声势,上误朝纲,下误新政。”

    “好!就照谢将军说的去办!地方督查的人,你觉得谁合适?”

    “回禀殿下,”

    谢照君道,“臣举荐两个人:一是吏部侍郎张大人,此人清正廉洁,之前在江南施行新政颇为得力;二是凌清寒的门人,他擅医术,又懂防疫,派去西南,既可督查新政,又可为百姓治病,可谓一举两得。”

    “好,就按谢将军说的。”

    太子拿起笔,“立刻写下两道旨意,明天一早就让他们启程。

    还有,谢将军,皇上对我说,等他走后,让您辅佐我推行新政、稳住朝局,您可愿意?”

    谢照君赶紧躬身:“回太子、回大禹朝,照君愿为殿下、为大禹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太子赶紧拉起他:“谢将军,有这话我就放心了,以后朝堂上的事,还要多靠你和谢夫人。”

    从东宫回来时,已是半夜时分。

    谢照君轻手轻脚进了卧室,见束雪容没睡,正坐在床边等他。

    “回来了?”

    束雪容起身,给他倒了杯温水,“太子那边怎么样?”

    “还好,太子已经稳住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