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章 不叫她死
    石蕴容转身,目光落在方才瑞兰呈上来的、关于唐氏罪证的证据上,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刀,

    “瑞兰。”她扬声道,

    一直守在门口的瑞兰立刻应声而入,“娘娘。”

    “唐氏谋害皇嗣,证据确凿,”石蕴容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按宫规,该当何罪?”

    瑞兰心头一凛,垂首恭谨回道:“回娘娘,其罪当诛。”

    “诛?”石蕴容轻轻重复了一遍,指尖划过密报上唐氏的名字,

    “太便宜她了,也显得本宫这个太子妃,太过狠辣,”

    她顿了顿,语气轻描淡写,却带着令人胆寒的决断,

    “她不是仗着内务府那点门路,手伸得太长么?传本宫令,唐氏心思恶毒,不堪侍奉太子,即日起褫夺位份,贬为庶人,幽禁潇湘苑偏房,着侧福晋‘好好’看管,没有本宫的手令,任何人不得探视,一应饮食用度,按最低等宫人份例供给。”

    这比直接处死更折磨人,

    没了位份份例,囚禁到小阿哥生母大李氏院中,可想而知大李氏会如何对她,

    偏偏又不叫她死,

    这样受尽折磨地活着,慢慢耗尽所有希望,才是对唐氏这种野心勃勃之人最残忍的惩罚,

    而且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甚至康熙若是知晓,还会觉得她处事果决,顾全大局。

    “至于她在内务府的那些手脚……”石蕴容冷笑,

    “把证据抄送一份给凌普,让他自己看着办,告诉他,本宫眼里,容不得沙子。”

    “是,奴婢这就去办。”

    瑞兰心中骇然于石蕴容手段之老辣果决,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领命而去。

    瞧着她远去的背影,石蕴容深吸一口气,

    唐氏是处理完了,

    至于小李氏和那个孩子……

    她闭上眼,眼前闪过自己前世独女宝珠抚蒙时苍白的小脸,心口像被针扎了一下,

    再睁开时,已是一片冷然的平静。

    “来人!”

    “奴婢在。”

    “传本宫的话给李格格,既有了身子,就好生静养,无事不必出院门走动,”

    “缺什么短什么,直接报给本宫知晓,一应饮食用药,皆由小厨房单独制备,经太医查验后方可入口,”

    “若有人敢怠慢或是暗中动手脚……”

    她语气微顿,寒意森森,“唐氏就是下场!”

    她不会去害那个孩子,她甚至会“好好”保护那个孩子,

    以最严格、最无可指摘的方式,将他牢牢控制在自己的视线之下,

    这份“照顾”,本身就是一种强势的宣告和隔离,

    哪怕有唐氏之鉴,后院中也总有些胆大妄为的,

    但她做的无可指摘,日后就算出了岔子,旁人也只会觉得动手之人手段狠毒强大,不会怪罪到她头上。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确地发出去,

    毓庆宫这座因胤礽暴怒而似乎有些震荡的宫殿,

    很快在石蕴容冷静甚至冷酷的掌控下,重新恢复了某种更令人敬畏的秩序。

    而当胤礽在小李氏那里,被她吴侬软语温柔的伺候了一番,自觉挽回了些颜面,憋着一股气想着明日如何再找石蕴容算账时,却愕然发现,

    不过半日功夫,

    毒害皇嗣的唐氏已被雷霆处置,牵连的内务府被敲打,

    怀有身孕的小李氏也被石蕴容以“保护”之名严密地看管了起来,

    整个毓庆宫后院,仿佛被一只无形而有力的手彻底梳理了一遍,

    所有动荡都被强行压下,一切井井有条,甚至比他想象中处理得更好、更周全,

    他那一腔想要发作的怒火,突然就撞在了一堵无缝可钻、坚不可摧的墙上,

    堵得他心口发闷,却愣是找不到一个可以指责的理由,

    他甚至能想象出,若是他跟皇阿玛说瓜尔佳氏的不是,

    皇阿玛也只会觉得瓜尔佳氏处事公正、雷厉风行、顾全皇嗣,

    甚至如亲征前般呵斥他,觉得他这个太子,斤斤计较,不识大体。

    胤礽坐在书房里,对着空荡荡的屋子,

    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他这个太子妃,好像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她不再是那个可以被随意呵斥、只会用规矩框住自己的木头人,

    她变得……像一把藏在锦绣里的刀,

    表面上依旧端庄贤良,符合一切皇阿玛对太子妃的期待,

    可内里却锋利无比,狠辣果决,

    甚至对朝廷政事都有些极强的敏锐度和见解,

    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挫败、惊疑、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忌惮的情绪,缓缓包裹了他。

    ————

    博格和屯,

    龙颜大悦的康熙此时才想起远在京城中的亲儿子如今还在忧心他的身子,

    忙着人八百里加急送信给胤礽。

    两日后,信呈到毓庆宫胤礽面前,

    他几乎是屏着呼吸拆开了火漆,

    当日那番惊心动魄的挣扎犹在眼前,他怎能不期盼后续?

    胤礽展开信纸,目光急急扫过——

    字迹是康熙亲笔,力透纸背,毫无病弱之象,

    信中先是详细说了只是偶感风寒,一时疲累晕厥,现已无大碍,让他不必忧心,

    紧接着,便是毫不吝啬的夸赞与安抚:

    “……朕闻京中事,汝之应对,甚为妥当,忧父疾而存大义,稳朝局而不逾矩,孝悌之心可嘉,储君之责克尽,朕心甚慰,吾儿确已长成,堪为柱石……”

    字字句句,如同温热的泉水,瞬间冲刷掉了胤礽心中积压的所有惶恐、后怕,以及昨日被太子妃顶撞带来的憋闷,

    他的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反复将那段夸赞看了又看,

    脸上控制不住地露出狂喜和如释重负的笑容,

    “皇阿玛……皇阿玛他没事!他还夸我,说我做得对!”

    他几乎是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和巨大的荣耀感,

    之前所有的纠结和挣扎,在此刻都得到了最高的肯定和回报,

    胤礽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抚平,如同对待绝世珍宝,

    “赏!重重有赏!”

    他对着何玉柱高声吩咐,意气风发,多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

    “将这好消息,也告知太子妃!”

    他此刻心情极好,甚至愿意与那个“疯女人”分享这份荣耀,

    或许潜意识里还想让她知道,父皇认可的是他的决策!

    然而,

    康熙对胤礽的这番毫不掩饰的夸赞,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迅速在朝堂内外激起层层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