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华娱2001:叫我导演!》正文 第461章 崛起的青年导演们
    暑期档的暗战,仍在继续,大部分影迷的注意力都在《绣春刀》和《唐山大地震》上面。

    诺兰执导的《盗梦空间》的票房悄无声息的跨入了一亿大关。

    三天一个亿,放在几年前,那都是值得大肆报道的新闻,现在嘛,也就一般化。

    如果《盗梦空间》不是诺兰导演的电影,恐怕连版面都没多少。

    不过。

    随着威尼斯电影节公布入围名单,影迷的关注度已经不再票房之争。

    争什么啊?

    一个新人导演和一个老牌商业片大导演同台竞技,还不落后多少,谁胜谁负,那不是明摆着?

    输了!

    冯钢炮输的一败涂地!

    哪怕《唐山大地震》的票房比《绣春刀》更高,他也输了。

    这不。

    最近这几天他又夜不归宿了。

    火气很大。

    如果说小钢炮这边是火气大,路洋那边就是走路都带风。

    《绣春刀》的成功虽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但他吃了最大的那一块蛋糕。

    一颗冉冉升起的商业导演新星。

    就最近这几天,他不知道接到了多少电话,有挖他的,有想请他去拍片子的,还有人套近乎的。

    更有甚者,有些未成名的演员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他的电话号码,各种照片直接通过彩信发了过来。

    都穿着很清凉。

    事业线大开。

    彩信内容,字里行间充满了暗示。

    事实上,类似的事情路洋不是第一次经历,上次他拍的处女作《盲人电影院》拿了个不大不小的奖。

    那后面就有各种联系。

    只是,这一次比那次还要更猛烈,更赤裸裸。

    如果他想,夜夜当新郎,那就是一句话的事,而且还都是那种质量很高的夜生活。

    但。

    他没有那个意思。

    踩那么多条船,万一翻车了怎么办,圈内这样的事件,那是一点都不少。

    七年前,张玉不就是曝光了潜规则事件。

    事件起因不是潜规则本身这件事,而是对方答应的事没有给她办。

    白嫖这件事,不论是古往今来,还是中外,都理亏!

    再有。

    前段时间那个女制片人远走海外,也让深光系的导演、编剧、制片人收起了一些心思。

    潜什么规则?

    不如好好谈个恋爱。

    真想多踩,那就把恋爱的期限调的短一点,一个月换一个不就行了?

    一个月的时间也够长了,该玩的芝士,都能玩一个遍。

    玩玩再换下一个。

    沈良的同学潘子,现在就是圈内有名的浪子。

    女朋友换的比衣服都勤。

    没有一段恋情是超过三个月的,不过,潘子心里也有点逼数,那种野心勃勃的女人,一概不谈。

    谈完之后,那种大制作的女一号,也是没有的。

    虽然凭他和沈良的关系,有些事可以办,但他没有恃关系而骄,他给前女友安排的都是那种戏份不轻不重的小配角。

    给谁都一样的那种资源。

    类似的资源,不借沈良的关系,潘子一样能安排。

    “潘子,你什么时候出发去威尼斯?”

    这一天,摄影系97级的几个人小聚了一会,张鹏也跟着聊起了近期最热的话题。

    “我?”

    罗潘意外道。

    “我早得很,肯定是等电影节快开幕了再去啊。”

    “那么晚?”

    从他们毕业至今,快小十年过去了,这么多年过去,97级摄影班的人也不是人人都混出了头。

    真正在圈内拔尖的,沈良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再之后,那就潘子和杜劫两兄弟。

    他们两个虽然都没有转型成为导演,但论摄影,在圈内绝对是新锐力量。

    如果是拍3D电影,国内大多数导演都会选他们。

    毕竟。

    他们有大量的实拍经验。

    “还行吧,到时候我跟阿杰一块去。”

    潘子口中的阿杰是杜劫,不过,杜劫去威尼斯电影节不是因为《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而是因为《龙门飞甲》。

    杜劫是以《龙门飞甲》3D摄影指导的身份前往威尼斯电影节。

    是的。

    《龙门飞甲》也要前往这次电影节,是以展映的形式参加电影节。

    徐恪好歹是华语导演中的名导演。

    在国内外名气都不小。

    “说起阿杰,他今天怎么没过来?”

    “他啊。”

    一旁的孙凡笑了笑。

    “丈母娘住院了,他赶着去献殷勤呢。”

    如果说潘子是浪子,杜劫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好男人,日常根本没有什么花活。

    “啊?没事吧。”

    张鹏关心道。

    “没事。”

    潘子笑了笑。

    “就是割个阑尾,小手术,阿杰这不是新婚燕尔,要表现一下嘛。”

    “哦。”

    一听是阑尾,那就没什么大事。

    “良哥呢,最近在忙什么?”

    接着,张鹏话锋一转,他问沈良的行踪倒没有其他的意思,也不是想获取什么帮助。

    他都不在圈内混了。

    没办法。

    得回家继承家业啊,十年过去,他当初学的那些东西,基本都交给了老师。

    咳咳。

    除了私拍。

    想当年,千禧年之初,私拍还没流行的时候,他们就接了一些外快。

    当时凭借这份手活,没少谈女友。

    “良哥去了欧洲。”

    “啊,去这么早?”

    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时间是9月初,现在才8月初,中间还隔了一个月。

    “没有,良哥先去那边是有别的事,陪老丈人体检去了。”

    在程好怀孕前,体检都是她带着去,现在嘛,她挺着个大肚子,出行没那么方便。

    所以。

    老丈人体检的事就是沈良带着去的。

    “爸,结果出来了。”

    沈良拿着报告走了出来,笑着道。

    “情况很不错,医生说了,以后定期体检就行。”

    “小良,麻烦你了。”

    “爸,你这说的,子女带父母那不是应该的。”

    “好,好,我不说了。”

    程好她爸乐呵呵一笑,话是这么说,女婿和儿子终究是不一样的。

    虽然这个女婿的花边新闻多了点,但娱乐圈嘛,这种事很正常,哪怕是正派人,也经不住别人拿着放大镜来找问题。

    反正,他相信自家女婿。

    别的不说,单单从女儿那里也能看出来。

    两人在一起十几年,几乎没有炒过什么架,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体检完了,沈良第二天就带着老丈人飞回了国内。

    其实,他不飞回去也没关系,私人飞机回去,下了飞机就有人接,可以直送到家。

    但。

    沈良还是多跑了一趟。

    这不是方不方便的问题,是态度问题。

    对程好,他心里是有几分亏欠的,有些事,他想管,也管不住啊。

    有时候小头很难控制。

    懂得都懂。

    谁让他又是一个负责人的男人,白嫖这种事,他可不干。

    平心而论,他已经很克制了。

    什么少女时代、天上智喜、王芝、奶遥都成了过去式,就拿奶遥来说,上次去日本,连联系都没联系。

    她现在在小日子那边发展的也不错,是日本电视剧圈最知名的几位女演员之一。

    而石原里美。

    好像差了点意思。

    还在各种中小制作里打转,这次她好像也要来威尼斯电影节。

    别问沈良是怎么知道的。

    是石原里美给他发的消息。

    如果不是看到那封电邮,他都不知道石原里美也会来威尼斯,她好像演了一部叫什么《深夜东京》的文艺片。

    入围的不是主竞赛单元,而是地平线单元。

    跟着一起入围地平线单元的还有李伟然的新片《风筝》,这是一部讲述留守儿童题材的电影。

    是他拍完《泰囧》之后拍的。

    因为时间太赶,走得是特殊通道,目前这个消息还没有对外放出。

    《风筝》的主演是牛俊峰,他饰演的角色就是一个留守儿童,女一号是热一扎。

    她演得是姐姐。

    剧情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就是讲述留守儿童的现状。

    截至2010年,全国0-17岁的流动儿童规模在3500万人,留守儿童规模6900万。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一共1.06亿人,占全国儿童数量的38%。

    也就是说,全国每100个儿童中,就有38个人收到了人口流动的影响,这其中,又有绝大部分来自农村。

    这6973万留守儿童,有6103万是来自农村,占全部留守儿童的87.5%。

    不论怎么算,这都是一个难以忽略的数字。

    一个庞大的群体。

    然而。

    反应类似现象的影视作品并不多。

    李伟然拍这部片子,并没有什么刻意的煽情,也没有刻意的表达什么苦难,或者其他什么。

    这是一部类纪录片形式的电影。

    主要就是讲姐弟两人的日常生活。

    姐姐辍学在附近的县城打工,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弟弟,牛俊峰饰演的弟弟,有点叛逆。

    如果是对类似题材不感兴趣的人,看了这部片子,大概会觉得枯燥、乏味。

    很无聊。

    这不都是很常见的事吗?

    有什么可拍的?

    但。

    在不了解类似群体的人面前,它又是另外一部电影。

    它展示了一种主流之外的群体。

    站在学院派的角度,这是一部拍的还不错的片子,该温情的地方,足够温情。

    该‘残忍’的地方,又很残忍。

    它不是那种赤裸裸的残忍,而是个体命运在时代的浪潮下,无法脱离的‘残忍’。

    男主角的叛逆是怎么来的?

    只是青春期吗?

    也许是。

    也许不是。

    影片并没有表述这些,它只是记录,只是展示,冷冰冰的镜头,没有任何内涵、隐喻。

    跟《小偷家族》比,它的镜头更加客观。

    有很多的长镜头,也有大量的固定机位,两位主角的演技也很自然。

    就像是亲姐妹一样。

    他们住的房子,也没有刻意的拜访,就跟千千万万的留守家庭一样,他们有两个家。

    一个是位于农村的老家,还有一个是城市里的出租屋。

    李伟然拍这部片子,自然是为了冲奖。

    他急啊。

    胡雪杨之前拍的《又一年》,入围了戛纳,虽然是空手而归,但入围也是一种荣誉。

    全球那么多导演,有几个能入围戛纳的?

    每年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片子就那么二十来部,入围本来就是一种认可。

    还有。

    张孟以《钢的琴》拿到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

    这个奖比《又一年》入围戛纳的份量还要重。

    不夸张的说,在70后的导演群体中,张孟在圈内排名,就是沈良之下的第一人。

    弯道超车了。

    拿了金鸡奖的程尔都不如这个奖。

    毕竟,柏林电影是欧洲三大,哪怕柏林拉跨了,影响力也不是金鸡能比的。

    程尔、胡雪杨、张孟三个人和李伟然差不多是同期生,他们跟沈良的时间也差不多。

    眼看别人混的风生水起,不仅在文艺片领域证明了自己,商业片方面也没有落后。

    他们三个,程尔不说了,早就是十亿导演俱乐部的成员,他执导的电影,全球总票房已经来到12亿。

    胡雪杨虽然差了一点,但在青春片领域,人家是国内最知名的导演之一。

    《那些年》上映了那么多年,还是让人念念不忘。

    至于张孟。

    他虽然在商业片领域还没有什么特别知名的代表作,但即将开拍的那部《大人物》,明显是野心之作。

    题材很不错。

    涉黑又涉Z,很敏感,过审之路很艰难,如果不是良哥,这片子估计很难过审。

    如果能拍好,说不定既能在票房上取得成绩,还能拿几个奖。

    所以。

    李伟然很急啊。

    一部《人在囧途》满足不了他。

    《泰囧》?

    还没上映呢,他也不知道这部电影的结果是什么,站在他的角度,票房应该不会低。

    但也不会太高。

    喜剧片的票房是有天花板的,想要冲击影史票房前十,前二十名,必须要拍大片。

    大投资、大制作是冲击影史票房的基本要求。

    目前,他对执导大片没什么信心,只能从奖项上追一追。

    先拿个小奖。

    然后再拍一部冲击一下欧洲三大,老板给他的意见是冲一冲柏林。

    收到这个暗示,李伟然也明白了点什么。

    或许,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老板真的有机会摘金。

    不然的话,老板为什么要让他去柏林?

    去威尼斯不是更好?

    威尼斯电影节是国内青年导演的福地啊。

    老马,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