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卷 第225章 金蝉脱壳
    “靳公子,你有话要跟我说?”

    一大早,靳安就托喽啰传话,求见大当家。

    靳安带着人马回到天莽山,还没来得及见见娘子和女儿,就第一时间找到了杨小姐。

    马不停蹄的赶路,让靳安脸上满是疲惫之色。

    不过,他明白要说的事十分重要,所以耽搁不得。

    “大当家,我有三件事需要和你说一下。”

    大当家点头笑道

    “靳公子和我们山寨关系匪浅,不必如此拘束,有话但讲无妨。”

    靳安脸色严肃道

    “第一件事,便是如果不出意外,恐怕这天莽山是呆不得了。”

    杨小姐闻言一愣,纳闷道

    “靳公子这是什么意思?”

    “我带着弟子和青草营的好汉去陆府救人的时候,顺便把陆家父子绑回来了。”

    “不过,关键是在临走的时候,险些被官军撞到。”

    “若不是天莽山的好汉熟悉路况,或许我们已经被官军追上了。”

    杨小姐点头道“原来如此。”

    靳安又道

    “然而成功脱身,未必代表已经安全。”

    “朝廷定会把陆家父子失踪一事,和我联系起来。”

    “查到我落脚天莽山,也应该不难。”

    “恐怕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派兵前来,一者为了救陆珍和陆少白,二者,说不定会顺道灭了青草营。”

    杨小姐秀眉微蹙,半天才喃喃道

    “如此说来,确实天莽山成了官军的目标。”

    “不过,即使真刀真枪的打一仗,我们仗着地利也未必赢不了。”

    靳安摇头道

    “既然官军势在必得,那一定是做好了充足准备。”

    “一次不行还有两次,即使他们围困住天莽山一段时间,困也把我们困死了。”

    杨小姐眼中现出忧虑“那该如何是好?”

    靳安道

    “为今之计,我们需要开始向其他地方做转移的准备了。”

    杨小姐沉思了一阵,喃喃道

    “出了天莽山,我们又能到哪里去呢?”

    靳安笑道

    “这便是我想和大当家说的第二件事。”

    “哦?”

    “大当家可还记得,当初那藏宝图上所记,除了我们挖出的那处宝藏外,还有一处宝藏藏在西北荒原?”

    “我自然记得。”

    杨小姐点头道

    “当初因为那里距离中原太远,又没有向导指路,所以便暂时放弃了挖掘。”

    靳安点头道

    “正是。”

    “如今不如我们趁此机会,转道西北,先去把宝藏挖出来,顺便躲避官军的捉拿。”

    “在大秦境内,无论我们躲到哪里,都难逃官军的纠缠。”

    “出了边关,他们即使再想找我们,也没那么容易了。”

    “而且,为了查清当年杨将军之死的真相,恐怕我们也不得不走一趟西北。”

    此言一出,杨小姐脸色大变

    “你说什么?”

    靳安皱眉道

    “我在陆家救人的时候,本打算顺势送陆家父子一人一刀。”

    “可是陆珍为了保命,情急之下透露了一个情报。”

    “他似乎知道西北宝藏的秘密,也了解一些杨将军身死的内幕。”

    “因为这个原因,我才留了他们一命。”

    听到这个消息,杨小姐已经激动难耐,急声道

    “究竟陷害我爹的是何人?”

    靳安摇头道

    “暂时还不知道,不过,只要陆家父子在我们手上,真相早晚会大白。”

    杨小姐强忍急切的心情道

    “好,既然你已经想好,那就按照你的打算来。”

    “山上的所有成员,你都可以调动,我来协助你,现将老弱妇孺撤走。”

    有了大当家的辅助,靳安的撤离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他先是让兵工厂的工人停下工作,编入运输队,将有价值的武器和辎重,运到大秦边境。

    和第一批重要物品一同启程的,还有雪宁,三娘,小兰心,和江家父女,林家父子等人。

    这批物资和家眷的转移队伍,由为人机灵的刘大胆带队,配合靳安提前准备好的路线图,以确保他们一到边境,就能和金六两的骑兵会合。

    其余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战斗部队,包括靳安在内,这些人的任务是尽可能拖住官军,给家眷们的撤离争取尽量多的时间。

    为了抵御官军们的进攻,靳安又在山中的几个地方,设计了一些机关和埋伏,至少要让官军先吃点裤头,这样才能避免山寨过早失陷。

    ……

    朝廷的大军,来的比想象中要快上两天左右。

    前日靳安刚刚和妻女,有人依依惜别,很快山下的探马就来禀报,朝廷的大军已经兵分两路,向着天莽山杀来。

    看人数当在一万上下。

    幸好一万官军之中,大部分为步兵,行军的速度不算快,也给了山上众人最后阶段完善埋伏的时间。

    其实皖州知府,已经不是第一次带兵来围剿天莽山了。

    毕竟在他任上,青草营这群匪寇,无疑是一块最大的心病。

    剿了几次,不但没有肃清天莽山,反而己方损失惨重,而青草营却越来越壮大了。

    前一段时间,陆家忽然来打招呼,让知府放弃剿匪,他一度以为,青草营已经被朝廷招安了。

    可是前几日忽然收到上峰的命令,令他带上朝廷划拨的一万军兵,重新清剿天莽山上的贼人。

    为官多年,他自然能够猜到,想必是天莽山得罪了什么人,上面的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又把这群绿林人,打成了贼寇。

    有了之前的教训,知府大人在行军的时候,就没有用上全速,而且他已经打定主意,哪怕是在攻山之时,也不必太过激进。

    万一自己打生打死,回头上峰又变主意了呢?

    本着这样的想法,一万大军到达天莽山脚下之时,已经过去了好几日。

    既然到了,当然不能不做做样子。

    于是知府大人还是指挥士兵,尝试性的进行了一轮攻击。

    奇怪的是,往常守卫严密的山脚下到山腰处的地带,如今却不见任何山匪的踪影,仿佛此地已经不再设防。

    攻击的顺利,也让知府大人滋生了一些轻敌的情绪,于是他带着官兵加快脚步,直奔山顶而去。

    可是,就在防备松懈之时,却遇上了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