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想碰推理题材了。”好琳瘫在沙发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仿佛灵魂已经被抽离。她的手边堆满了退稿信、读者投诉邮件和论坛上的群嘲截图,标题清一色是《密室杀人案为何变成闹剧?》《凶手居然是作者自己?》《这也能叫安乐椅侦探?》。
她闭上眼,耳边又响起那个案件的回音??一场精心设计的“雪夜山庄连环杀人”,六位角色被困于深山别墅,暴风雪切断通讯,暖气系统故障,尸体接连出现。第一个死的是傲慢的财阀继承人,被发现时胸口插着一把冰锥;第二个是神秘的女作家,吊死在书房横梁上,脚尖离地三厘米;第三个……算了,不提也罢。
问题出在最后的真相揭露环节。
当小侦探坐在壁炉前,条理清晰地指出真凶是那位看似最不可能的温柔医生时,弹幕炸了。
“动机呢?!”
“心理转变在哪?伏笔埋了吗?”
“你说他因为童年阴影杀了五个人?可前面一句都没提过他有童年啊!”
“这不是推理,这是作者强行降神!”
好琳当时还试图辩解:“这是致敬经典暴风雪山庄模式!”结果评论区反手就是一个《本格与变格的区别,请作者自行百度》的链接合集。
她不是没做功课。她翻遍了江户川乱步、岛田庄司、绫?行人,甚至把《占星术杀人魔法》拆解成三十页PPT来研究诡计结构。可现实是??漫画分镜无法承载复杂的逻辑推演,读者懒得看大段台词框里的心理分析,他们只想看“灵光一闪”的瞬间破案。
而她偏偏又不想写那种靠超能力读心或者AI辅助破案的爽文套路。她想要的是真正的“智斗”??像十年前那场十年后战争一样,白兰与纲吉之间的博弈,每一个动作都有前因后果,每一句对白都暗藏杀机。
可现在……她连一个密室怎么锁门都说不清楚。
尤尼轻轻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可可。“你还好吗?”
“不好。”好琳声音沙哑,“我觉得我快被推理圈开除了。”
尤尼叹了口气,将杯子放在茶几上。“你知道吗?其实很多人一开始都会失败。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本小说卖了不到一千册,埃勒里?奎因早期也被批评为‘机械降神’。重点不是你摔了多少次,而是你愿不愿意再站起来。”
好琳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光。“可是……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写了。读者要的是反转,但不能太突兀;要伏笔,但不能太明显;要情感,但不能拖节奏……这哪是画画,这是走钢丝。”
“那就别走钢丝。”尤尼微笑,“换个舞台。”
“什么意思?”
“你为什么一定要把推理当成独立题材来做?它完全可以融合进别的类型里。比如??”她顿了顿,“你的老本行。”
好琳愣住。
“家教世界。”尤尼说,“那里本来就有战斗、阴谋、背叛、权力争夺。彭格列与米尔菲欧雷的对抗,本质上就是一场巨大的‘谜题’??谁是幕后黑手?谁在操纵局势?谁才是真正的朋友?”
好琳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十年后战争,难道不是一个超大型密室杀人案吗?”尤尼继续道,“只不过这个‘密室’是整个并盛町,‘凶手’是白兰,而‘侦探’是你一直描写的泽田纲吉。他从一个废柴少年一步步揭开真相,识破敌人的计划,最终逆转战局??这不是最完美的推理成长线吗?”
好琳猛地坐直身体。
“对啊……我一直把‘推理’当成外来的元素去硬塞,却忘了它本来就存在于这个世界观里!”
她抓起速写本,笔尖飞快滑动。
“我们可以做一个番外短篇,时间线设在十年后战争结束后的三个月。并盛町发生了一系列奇怪的事件:有人目击到疑似六道骸的身影,但官方记录显示他已经入狱;彩虹之子的奶嘴能量出现异常波动;甚至连尤尼小姐的记忆也开始出现裂痕……”
“然后呢?”尤尼饶有兴趣地问。
“然后纲吉收到一封匿名信,上面写着:‘你们以为的胜利,只是另一场游戏的开始。’”好琳嘴角扬起,“紧接着,一名FBI探员在调查过程中离奇死亡,现场没有任何入侵痕迹,死者手中紧握着一枚破碎的奶嘴碎片。”
尤尼眼睛一亮:“密室杀人+组织阴谋+记忆篡改……这已经不只是推理了,这是心理惊悚!”
“没错!”好琳兴奋地拍桌,“我们不需要刻意去模仿传统推理结构,而是用家教世界的规则来重构它!在这个世界里,‘超能力’本身就是逻辑的一部分。雾之守护者的幻术可以制造虚假线索,云之守护者的无限持久力能让凶手长时间潜伏,而彩虹之子的未来预言,则成了最关键的‘提示’!”
她越说越激动:“主角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侦探,而是一个必须依靠团队合作、情报整合与直觉判断来破解谜团的普通人。就像当年的纲吉一样??他不是天才,但他懂得信任伙伴。”
尤尼点头:“而且你可以加入更多角色互动。比如狱寺隼人坚持认为这是敌人挑衅,主张直接开战;山本武则察觉到某些细节与过去某次任务有关;库洛姆尝试用幻术还原现场却被反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破案,而不是让一个人独揽全局。”
“太棒了!”好琳抓起手机就要给编辑打电话,“我要重启项目!标题就叫??《家庭教师RE:CodE》!副标题是‘未完结的战争’!”
尤尼笑着拦住她:“先别急。你确定要用这个名字?不怕粉丝误会是正传续作?”
好琳歪头想了想:“那就换个说法……《家庭教师外传:灰之档案》如何?‘灰’既是雾的色调,也象征模糊不清的真相。而且……”她低声笑了笑,“听起来就很适合拿来装逼。”
两人相视一笑。
几天后,新企划正式立项。好琳重新召集了原来的动画组核心成员,甚至还说服了曾参与过《攻壳机动队》背景美术的老友加盟。剧本大纲很快完成,第一话名为《死者手中的奶嘴》。
发布当天,热度迅速攀升。
读者们惊讶地发现,这部作品既保留了家教一贯的动作张力,又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悬疑氛围。没有无脑开挂,没有感情线喧宾夺主,只有层层递进的信息拼图与令人窒息的心理压迫。
一条热门评论写道:“我以为我只是来看情怀的,结果被吓得半夜不敢关灯。”
另一条评论说:“原来纲吉的成长从来都不是热血逆袭,而是一次次在迷雾中寻找真实的勇气。”
更有资深推理迷赞叹:“这才是真正的‘社会派+本格’融合!利用超能力设定构建不可能犯罪,却又不让能力凌驾于逻辑之上??作者太懂分寸了!”
好琳看着这些反馈,眼眶微微发热。
她终于明白,自己不必非得成为下一个东野圭吾或京极夏彦。她只需要做好琳??一个懂得如何在家教世界观下讲好故事的创作者。
与此同时,一封来自意大利的邮件悄然抵达她的工作室。
发件人署名:A先生。
内容只有一行字:
> “你最近的作品很有意思。不过,真正的谜题,从来不在纸上。”
好琳盯着那句话看了许久,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A先生……你到底想说什么?”
她忽然想起什么,打开电脑调出《灰之档案》的角色设定表。在“幕后黑手”一栏,她原本写着“待定”,但现在,她缓缓打下了两个字母:
**S.P.**
斯佩多?还是……斯佩多?
她冷笑一声:“想玩心理战?行啊,那就看看谁更能藏得住底牌。”
窗外夕阳西沉,余晖洒在画板上,映出一行尚未擦去的草稿台词:
> “你以为你赢了?不,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好琳合上笔记本,轻声说道:“这次,我不再是为了活下去而战斗。我是为了写出最好的故事,堂堂正正地站在这里。”
她起身拉开窗帘,阳光倾泻而入。
曾经那个因为害怕被误解而躲在网络Id背后的小coser,如今已能坦然面对千万双眼睛的审视。她不再急于证明什么,也不再恐惧失败。因为她知道,只要笔还在手中,故事就不会终结。
晚上,她约了教授视频通话。
对方穿着实验室白大褂,背景是一排闪烁的数据屏。“听说你又开工了?”
“嗯。”她笑着点头,“这次是个新企划,可能会牵扯到一些……敏感话题。”
教授挑眉:“比如?”
“比如,记忆的真实性。”她盯着他的眼睛,“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所相信的一切过往,都是被人植入的假象??你会怎么办?”
屏幕那头沉默了几秒。
“我会找出制造假象的人。”他平静地说,“然后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好琳笑了:“答案可能比你想的更复杂。”
“那就更值得追查了。”教授也笑了,“需要技术支持的话,随时找我。毕竟……我也挺想知道,我的‘过去’是不是真的。”
通话结束后,好琳打开文档,写下第一章的最后一句:
>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但我们都可以选择,不去成为谎言的共犯。”
她保存文件,命名为:《灰之档案_第1章完》。
然后默默新建了一个加密文件夹,标题只有三个字:
**Project S**
她知道,有些事已经开始转动。而她,必须比任何人都更快看清齿轮背后的真相。
夜风拂过窗台,吹散了桌上散落的草稿纸。其中一张飘到地板上,背面写着一段被涂改多次的文字:
> “如果爱是一种执念,那么真相,就是唯一的救赎。”
好琳弯腰捡起它,轻轻抚平褶皱,夹进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深处。
明天,还有新的一页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