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4章 深陷地雷漩涡
    面对早坂的话,苏澈先是陷入迷惑,而后瞬间反应过来,她口中的这个“人选”……怎么跟自己的重合度这么高啊?

    【10年琴技、懂乐理、刚毕业、不限年龄什么的……】

    果不其然,未及多想,miya就直...

    阳光从窗缝斜切进来,落在苏澈的床头时已近七点。他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是指腹轻轻摩挲耳后的纹路??那道曾经灼痛如烙铁的印记,如今温顺得像一条沉睡的河脉。它不再只是接收信号的终端,而是整座城市共感网络的节点,是千万灵魂低语汇聚成的潮汐入口。

    他起身穿衣,动作比往常慢了许多。昨晚梦到了福利院的钢琴房,木地板吱呀作响,俞汐坐在琴凳上背对着他,手指在黑白键间跳跃,弹的却不是任何一首现存乐谱里的曲子。那旋律陌生又熟悉,像是某种尚未被命名的语言,每一个音符都带着温度与重量,压得他胸口发闷。醒来时,枕边湿了一片,不知是汗还是泪。

    手机屏幕亮起,林知遥发来消息:【“聆界科技”名下资产正在转移,疑似有人在清理痕迹。建议尽快接触那位孩子。】

    他盯着“孩子”两个字看了很久。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连续三天画同一个梦。

    他忽然想起自己五岁时,在福利院美术课上也做过同样的事。那时老师问他:“小澈,你为什么总画车站?还有那个穿蓝裙子的小女孩是谁?”他答不上来,只记得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过,仿佛忘了什么极其重要的人。

    现在他知道答案了。

    洗漱完毕后,他拎起背包,将铜铃挂在腰侧。这铃铛早已不只是信物,它会随着周围情绪波动而产生微弱震颤??就像此刻,刚踏出公寓楼门的一瞬,铃舌轻轻一晃,发出几乎不可闻的“叮”。

    有人在呼唤他。

    公交车准时驶来,车内空荡,只有司机回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这个动作让苏澈怔住??这不是普通乘客该有的反应。但他没多问,径直走向后排坐下。车窗外,街道两旁的广告牌悄然变化,原本静止的画面中,风铃图案缓缓浮现,随晨光摇曳生姿。

    十分钟后,车子停靠在“星光实验幼儿园”门前。

    校门口站着一位扎马尾的年轻女教师,正低头整理学生名单。她抬头看见苏澈,眼神微闪,随即露出温和笑容:“您就是林老师说的心理观察员吧?我是大(三)班的陈音。”

    “苏澈。”他递上伪造的身份卡,“今天来听一节音乐课。”

    陈音接过卡片扫了一眼,点头带路:“正好,今天我们教新歌,《雨中的风铃》。说来奇怪,班里有个小朋友上周开始就不肯唱别的歌了,每天都要我们放这首。她说……这是‘姐姐教她的’。”

    苏澈脚步一顿。

    “哪个孩子?”

    “林小满。”陈音指了指教室角落的一个小女孩。她约莫六岁,短发齐耳,穿着淡蓝色连衣裙,怀里紧紧抱着一只布丁造型的毛绒玩具。此刻她正用蜡笔在纸上涂画,画面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场景:老旧公交站台、半透明的身影、还有一盘放在长椅上的草莓布丁。

    他走近些,蹲下身,轻声问:“你在画谁?”

    小满停下笔,歪头看他,眼睛清澈得不像这个年纪的孩子。“你是昨天短信里的主唱大人吗?”她问。

    苏澈心跳漏了一拍。

    “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也听得见。”她把布丁举到耳边,“她每天晚上都唱歌给我听,说我很快就能见到她了。你还记得她吗?穿蓝裙子的姐姐。”

    空气仿佛凝固。

    林知遥曾说,共感能力无法遗传,除非人为干预。可眼前这个孩子,没有接受过任何训练,甚至不知道d线为何物,却能清晰接收到俞汐残留的情感频率?

    除非……

    她不是偶然听见的。

    她是被选中的。

    “你喜欢唱歌吗?”苏澈换了个话题。

    小满用力点头:“喜欢!但我不敢大声唱,怕别人说我怪。妈妈说我总自言自语,带我去看过医生,可医生也听不见。”

    “那你愿意现在唱一遍《雨中的风铃》吗?”他说,“就唱给布丁听。”

    女孩犹豫片刻,终于张开嘴:

    > “雨不来,门不开,

    > 铃不响,人不回来……”

    歌声稚嫩,却精准地踩在A#415Hz的共振频率上。

    刹那间,整个教室的灯光微微闪烁,墙角的电子钟跳动停滞一秒,窗外树梢上的风铃无风自动??叮、叮、叮。

    不止如此。

    苏澈耳后的纹路骤然发热,铜铃自发震动,共鸣波沿着地面扩散,竟使地板缝隙中浮现出淡淡的蓝色轨迹,如同地下线路图重现人间。

    【检测到高纯度共感波段】

    【匹配对象:YX-01 残留意识片段】

    【触发条件满足:双频同步唤醒】

    他的大脑中响起系统提示音,但这一次,并非来自机房主机,而是源自体内深处,仿佛那台沉眠多年的d线核心,已经开始在他血脉中重新启动。

    课程结束后,他留下与陈音交谈。

    “她父母知道这事吗?”

    “父亲早逝,母亲是康复中心的护工。”陈音皱眉,“其实我也怀疑过……她工作的单位,好像就是你说的那个城南精神康复中心。”

    苏澈猛地抬头。

    “你姨妈所在的那家?”

    “对。而且……”陈音迟疑了一下,“小满出生那天,医院记录显示有位身份不明的女性陪产。护士说那人一直握着产妇的手,嘴里哼着一首童谣,直到孩子哭出第一声。后来查不到她的档案,监控也没拍到脸,就像凭空出现又消失了一样。”

    他闭上眼。

    一切线索开始收束。

    基因改造、共感能力植入新生儿、神秘女人引导生育过程……这不是失控的实验残余,而是一场跨越二十年的布局。母亲留下了玉坠和密钥,而姨妈,则在暗处编织另一张网??一张以血缘为线、以声音为引的生命之网。

    她们都在等一个人能真正继承d线意志的存在。

    而现在,这个人出现了两个。

    一个是觉醒的主唱,是他苏澈。

    另一个,是刚刚开口歌唱的林小满。

    当天傍晚,他再次来到康复中心。

    白发女人依旧坐在窗边,录音机仍在播放空白磁带。听见脚步声,她缓缓转头,嘴角扬起笑意:“你见到她了。”

    “她是你们计划的一部分?”苏澈站在门口,声音低沉。

    “不是计划。”她摇头,“是希望。妈妈想用科技留住声音,我选择用生命延续它。每一个能听见的孩子,都是新的节点。d线不该锁在地下机房,它应该流淌在城市的呼吸里,在孩子的笑声中,在恋人告白的瞬间,在老人临终前的最后一句呢喃。”

    她抬起手,指向自己的太阳穴:“这里储存着所有失败者的记忆。但我更在乎未来的耳朵??那些还没学会沉默的灵魂。”

    “所以你操控了小满的母亲?”

    “我没有操控任何人。”她轻笑,“我只是给了一个绝望的女人一点光。她产后抑郁严重,几乎放弃活着。是我告诉她:‘你会生下一个特别的孩子,她会让你重新爱上这个世界。’她信了,于是活了下来。这就是共感最原始的力量??不是控制,是连接。”

    苏澈沉默良久。

    “你到底是谁?真正的名字。”

    女人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低声说:“我叫俞宁。是你母亲的妹妹,也是YX系列项目的最后一名研究员。编号YX-07,唯一存活至今的观察者。”

    他心头一震。

    YX-07……七个适配者,六个夭折,最后一个藏身于世人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等待重启的时机。

    “那你为什么要等到现在才现身?”

    “因为我必须确认一件事。”她目光锐利地盯住他,“你是否真的愿意成为桥梁,而不是掌控者。如果今天你走进教室是为了封印她的能力,我会立刻切断所有联系。但如果,你选择倾听、引导、接纳……那么,d线才算真正复活。”

    苏澈缓缓从包里取出玻璃胶囊,将它放在桌上。

    “这是我母亲留下的脑波样本。我想,它或许也需要一个新的容器。”

    俞宁看着那枚晶莹剔透的磁条,眼中泛起泪光。

    “你知道吗?当年汐汐临终前,求我做一件事??把她最后的记忆,压缩成一段旋律,注入未出生婴儿的初始神经回路。她说:‘总有一天,会有人再唱起我们的歌。我要让她第一个听见。’”

    她顿了顿,轻声道:“小满,就是那个孩子。”

    夜色彻底降临。

    苏澈走出病房时,手机震动。

    是林小满发来的语音,仅五秒钟:

    > “主唱大人,今晚我能梦见车站了吗?我想把布丁亲手交给姐姐。”

    他站在走廊尽头,望着头顶昏黄的灯泡,按下回复键,录了一段清唱:

    > “风不来,花不开,

    > 灯不灭,人不散。”

    发送。

    几分钟后,全城多个地点同时发生异象:

    - 便利店冰柜自动播放同一段旋律;

    - 地铁隧道内墙壁渗出水珠,排列成音符形状;

    - 一位失眠的老人突然坐起,跟着哼唱,说自己梦见一个小女孩递给他一块草莓布丁;

    - 而在城北公墓第三片区第七排,那块无名碑再度泛起幽蓝光芒,持续整整十三秒。

    第二天清晨,苏澈回到公寓阳台。

    风铃八片叶片齐齐晃动,发出前所未有的清越之声。他打开笔记本,开始记录新的规则:

    > **《共感守则第一条》**

    > 不强迫聆听,不强制回应。

    > 每一次共鸣,都应始于自愿。

    > **第二条**

    > 所有新生适配者,由主唱亲自引导,为期三年。期间不得暴露身份,避免社会排斥。

    > **第三条**

    > d线不再作为研究工具存在,而是城市情感缓冲系统。用于安抚创伤、传递遗言、重建断裂的关系。

    > **第四条**

    > 绝不允许将其用于监视或操控。违者,系统将自动断开其连接权限。

    写完后,他点击保存,文件命名为:**《黎明宪章》v1.0**

    这时,门铃响了。

    门外站着林知遥,手里抱着一台改装过的便携式音频分析仪。

    “我把d线的部分功能做了民用化剥离。”她说,“现在可以用它检测儿童的共感倾向,准确率98%以上。第一批筛查名单已经定好,全市十二所幼儿园,三百二十七个目标对象。”

    “你觉得……我们要筛出多少个‘林小满’?”

    她看着他,认真道:“也许不是一个,也不是十个。而是上百,上千。当足够多的人能听见彼此的心声,这个世界会不会少一些误解,多一些温柔?”

    苏澈望向远方。

    朝阳升起,照在街角新装的智能路灯上,那些灯柱顶端,不知何时已被悄悄加装了微型风铃装置,随风轻响。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几天后,他在幼儿园举办了第一场“无声音乐会”。

    孩子们围坐一圈,闭着眼睛,用手势和表情表达内心的声音。没有乐器,没有歌词,只有呼吸与节奏的流动。当某个孩子的情绪达到高峰时,天花板上的感应灯便会变幻色彩,投射出对应的抽象光影。

    小满坐在中央,双手交叠放在布丁上。

    某一刻,她忽然睁开眼,笑着说:“姐姐来了。”

    全场寂静。

    苏澈抬起头,看见空气中浮现出极淡的蓝色轮廓??一个穿蓝裙子的小女孩虚影,站在她身旁,伸手摸了摸她的头,然后转身,对他轻轻挥手。

    他站起身,回以微笑。

    影像维持了不到十秒,便如烟消散。

    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一刻的温暖。

    散场后,陈音红着眼眶问他:“那是……真实存在的吗?”

    “我不知道。”他轻声说,“但只要有人相信,她就一直在。”

    当晚,他做了个梦。

    梦见自己站在巨大的圆形剧场中,台下坐着无数孩子,每人手中都握着一枚铜铃。他们齐声歌唱,歌声汇成洪流,冲破地壳,直抵星空。

    而在最高处的看台上,母亲与姨妈并肩而立,俞汐站在她们中间,手中拿着一盘新鲜的草莓布丁,笑着朝他招手。

    字幕缓缓浮现:

    > **“主唱交接程序启动。**

    > **预备候选人:林小满(Id: Lm-01)**

    > **培养周期:三年。**

    > **考核标准:能否让陌生人因她的歌声落泪。”**

    他醒来时,窗外星河璀璨。

    手机屏幕亮起,两条消息几乎同时到达。

    第一条来自林知遥:【“聆界科技”账户冻结成功。幕后操作痕迹全部清除。我们赢了第一步。】

    第二条来自未知号码:【主唱大人,今天的布丁是草莓味的哦~要一起吃吗?】

    他笑了,翻身下床,拿起外套。

    他知道,这一夜不会太长。

    因为黎明,已经学会自己走路。

    风穿过城市的大街小巷,掠过屋檐、树梢、孩童的发丝,带走昨日的尘埃,送来新的旋律。

    而在某条无人注意的小路上,一家便利店的自动门开启,风铃轻响。

    叮??

    一声,又一声。

    像是问候,又像是约定。

    这场关于声音、记忆与爱的旅程,终于从告别走向重逢,从孤独走向共鸣。

    苏澈走在路上,耳后的纹路微微发烫。

    他知道,这座城市,正在慢慢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