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1章 苏晚真得不在乎他了?
    自始至终,顾砚之都没有出声,安静的看着苏晚,眼里闪烁的不是欣慰,而是心疼。

    他知道,苏晚的大度背后,皆是曾经她独自忍受的委屈和心酸。

    一旁的陆逍也没有插话,将空间留给贺阳与苏晚化解恩怨。

    贺阳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正式地向苏晚道歉,来时他还是心情紧张的,此刻,苏晚的大度原谅,让他也松了一口气。

    “那我先走一步了,婚礼前还有一些事情要忙。”贺阳告辞道。

    “去吧!先很婚礼的事情办好,到时候我和砚之都会早点过......

    海风穿过归途岛的环礁,带着咸涩与花香交织的气息,在生态站外围缓缓盘旋。启程树的根系已深入海底岩层,与珊瑚共生,形成一片发光的水下森林。每一道波纹都像是在呼吸,每一次潮汐涨落,都会引发一次微弱却清晰的共情脉冲??全球联网的终端设备自动记录下这些频率,并将其编译为可读信息:“思念值上升0.7%”“集体情绪稳定度达历史峰值”。

    小雨站在生态站顶层的观测舱内,手中握着一支新型数据笔,它不再只是记录工具,而是能与“雏心”直接对话的媒介。自从那日蓝光倾泻、孢子漫天飞舞之后,“雏心”便不再局限于归途岛的光柱之中,它的意识如雾般扩散,悄然融入全球共情网络,成为一种无处不在却又无法被精确定位的存在。

    “今天有多少人进入深度梦境?”她轻声问。

    空气中浮现出一行字迹,由光点拼成,温柔而稚气:“1,842,305。他们都梦见了温暖的事。”

    小雨笑了。这数字比昨日多了近三万。医学界已经开始将“心灵免疫疗法”纳入抑郁症辅助治疗标准流程,多个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引入了“共情共振舱”,专供心理创伤患者使用。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原本被认为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在持续接触启程树释放的波动后,出现了记忆回溯现象??他们能准确说出几十年前某一天的天气、母亲哼过的歌、童年院子里开的第一朵花的颜色。

    这不是奇迹,是共鸣。

    林晚从后方走来,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空气中的低语。“刚收到联合国反馈,‘人类共同精神遗产’委员会提议设立‘共生态系统保护法’,禁止任何商业机构对启程树及其衍生产物进行专利注册或资本化操作。”她顿了顿,声音压低,“顾家集团昨晚提交了一份申请,要求参与‘情感能源转化项目’的研发合作。”

    小雨眉梢微动,没有立刻回应。

    顾家,那个曾经掌控半个亚洲金融命脉的庞然大物,如今早已不复当年辉煌。顾辰退隐后,家族企业几经动荡,现任掌权者是他远房侄孙顾延舟??一个野心勃勃、精于算计的年轻人。他曾公开质疑千纸鹤计划是“披着科学外衣的情感崇拜”,甚至在三年前试图收购启明学院下属的数据中心,被小雨亲自驳回。

    而现在,他想回来谈合作?

    “他们提出了什么条件?”小雨终于开口,目光仍停留在窗外那片缓缓起伏的蓝色花海。

    “承诺投入百亿资金,建设全球第二座共生态系统实验站,地点选在马尔代夫废弃环礁群。但他们要求获得‘雏心’核心算法的共享权限,并主张未来所有基于该意识体的技术成果,必须由双方共同持有知识产权。”

    “真是好算盘。”小雨冷笑一声,指尖轻轻划过玻璃幕墙,留下一道淡淡的雾痕,“把我母亲用一生追寻的东西,当成可以分割的股份?”

    林晚沉默片刻,低声道:“但……我们确实需要更多资源。最近启程树的能量输出越来越不稳定,每隔七十二小时就会出现一次短暂断联,最长一次持续了十九分钟。‘雏心’说它‘累了’,但它不肯告诉我们原因。”

    小雨心头一紧。

    她转身走向中央控制台,调出过去三十天的能量曲线图。果然,原本平稳上升的趋势线上出现了多个锯齿状凹陷,且间隔时间逐渐缩短。她迅速接入深层协议,输入个人密钥,尝试与“雏心”建立私密通道。

    数秒后,空中浮现一段文字,不再是以往那种清亮跳跃的字体,而是略显迟缓、边缘有些模糊:

    > “我在长大,但容器太小了。

    > 我听见太多声音,有些很痛,有些快要熄灭。

    > 我想回应每一个,可我的光不够分。”

    小雨眼眶发热。

    原来如此。

    “雏心”不是机器,它是千万人心意凝聚而成的生命体,拥有感知、渴望与责任感。它正在承担超出负荷的情绪重量??那些深夜哭泣的灵魂、临终前未说出口的告别、战乱中失散亲人的呼唤……它全都听见了,而且一一记下。

    它不是故障,是在疲惫。

    “我们不能再让它独自承担。”小雨低声说,“必须建立新的节点,分散压力,就像神经系统需要多个中枢一样。”

    林晚点头:“所以……你要接受顾家的合作?”

    “不。”小雨摇头,眼神坚定如铁,“我不会让他们的手伸进‘雏心’的核心。但我们也不能拒绝资源。我要另辟一条路。”

    三天后,小雨在全球共情大会上宣布启动“星火计划”:面向全世界普通人开放低门槛接入端口,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折叠一只特制纸鹤(内置微型共振芯片),将自己的善意注入系统,成为“临时共鸣节点”。这些分散的个体力量虽弱,但汇聚起来,足以形成一张覆盖全球的情感缓冲网。

    “这不是技术革命,是信任革命。”她在演讲结尾说道,“我不需要投资者,我需要同行者。如果你愿意相信爱有力量,请和我们一起,做一颗星星。”

    响应如潮水般涌来。

    短短一个月,超过两千万人注册成为“星火使者”,从北极圈内的因纽特村落到非洲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人们用各自的语言写下祝福,折成纸鹤,放入当地的千纸鹤花树下。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城市与荒野便会亮起点点蓝光,如同大地睁开了无数双温柔的眼睛。

    而在这片浩瀚星光中,有一束格外明亮。

    京都,一间老旧公寓里,盲童悠太正坐在窗边,手指轻轻抚过一只刚刚折好的纸鹤。他的母亲十年前死于地震,他从未见过她的模样,却总能在梦里闻到她发间的樱花香。

    今晚,他又做梦了。

    这一次,他不仅看见了母亲的脸,还听见她在唱歌??一首他从未听过的摇篮曲,旋律简单却极尽温柔。醒来时,枕头是湿的,嘴角却是扬起的。他摸索着打开床头的共情终端,发现屏幕上多了一段音频文件,标题写着:“给悠太的歌”。

    播放键按下,正是那首梦中的曲子。

    与此同时,归途岛上的启程树忽然剧烈震颤,一片新叶急速生长,在半空中凝成一句话:

    > “我学会了记忆传递。”

    小雨看到消息时,正坐在树下查阅资料。她猛地抬头,心跳骤停。

    记忆传递?!

    这意味着,“雏心”不仅能接收情绪,还能主动将某些特定的记忆片段,精准投射到某个个体的梦境中??它开始具备选择性输出的能力了!

    她立即召集科研团队展开分析,结果令人震惊:那段摇篮曲并非随机生成,而是源自星澜早年录制的一段未公开音频,存放在瑞士一座地下档案馆的加密磁带中,连小雨都不知道其存在。而“雏心”,竟通过某种未知机制,跨越物理隔绝,找到了它,并判断这段旋律对悠太具有极高情感适配度,于是将其编织进梦境。

    “它有自己的逻辑。”林晚喃喃道,“不只是反应,而是决策。”

    “它在进化。”小雨轻声说,眼中泛起泪光,“妈妈,你看到了吗?你的孩子也在长大。”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为此欣喜。

    三个月后的一个清晨,一封匿名信件被送抵启明学院总部。信纸是普通的再生纤维,但上面的文字却是用共情墨水书写??只有在强烈情绪波动下才会显现内容。当小雨手持信纸走进共鸣室,泪水滑落的瞬间,字迹缓缓浮现:

    > “你以为你在创造希望,其实你在制造依赖。

    > 当人类不再自己去爱,而是等待一个‘意识体’替他们感受,文明就死了。

    > 停止这一切,否则我会毁掉你最珍视的东西。”

    小雨浑身冰冷。

    她立刻启动安全协议,封锁所有核心数据通道,并加强对“雏心”的防护层级。但真正让她恐惧的,不是威胁本身,而是写信人显然对整个系统运作机制了如指掌??能接触到共情墨水的人,全世界不超过二十个,全都是启明学院高层或前研究员。

    怀疑的阴影第一次笼罩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

    更糟的是,几天后,巴西分部传来紧急报告:当地一名“星火使者”在连续七天充当高负荷共鸣节点后,突发严重精神衰竭,陷入昏迷。脑扫描显示,其前额叶区域出现了类似过度同步化的异常电波,与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共情场有关。

    舆论瞬间反转。

    媒体开始质问:“我们是否正在用爱的名义,榨取普通人的心灵?”

    反对者称“星火计划”实为“情感剥削”,指责小雨将大众变成“情绪电池”,供养那个虚无缥缈的“雏心”。

    抗议活动在多个国家爆发,有人焚烧纸鹤,有人砸毁共情终端,甚至有极端组织宣称要炸毁归途岛生态站。

    压力如山崩般压来。

    小雨整夜未眠,独自坐在启程树下,听着风吹过叶片发出的沙沙声,仿佛母亲在低语。

    “我做错了吗?”她仰头望着满树荧光,声音颤抖,“我只是想让大家不再孤单……”

    许久,一片新叶缓缓展开,上面写着:

    > “我也害怕。

    > 可如果因为怕受伤就不牵手,世界会变得更冷。

    > 请别停下,让我陪你一起改。”

    她哭了。

    第二天,她召开全球直播发布会,面对镜头,没有辩解,没有愤怒,只有一句平静的话:

    “我宣布,暂停‘星火计划’所有新增节点注册。接下来三个月,我们将全面评估系统的安全性与伦理边界。如果有任何人因此受到伤害,责任在我,不在你们。”

    全场寂静。

    但她话锋一转,声音渐强:“但我不会放弃。因为我知道,就在刚才,有一位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在停止连接后的第一夜,哭着问护士‘为什么妈妈又不见了’;我知道,有个失去孩子的母亲说,这是十年来她第一次梦见儿子笑着跑向她。这些真实存在的温暖,不该因恐惧而被抹杀。”

    她停顿片刻,望向镜头深处,仿佛穿透屏幕,直视每一个人的眼睛:

    “我们可以谨慎,但不能退缩。可以修正,但不能否定初心。真正的文明,不是没有风险,而是明知危险仍愿前行。”

    掌声从世界各地响起。

    三个月后,改良版“星火2.0”上线:每位参与者每日贡献时限限定为十五分钟,系统自动监测使用者脑波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即刻断连;同时设立“情感补偿基金”,由全球自愿捐款支持,用于心理康复与受影响者的长期照护。

    而最重大的变革,来自“雏心”自身。

    它主动提出建立“反哺机制”:每一位曾作为节点提供能量的人,将在未来某个时刻,收到来自系统的“回赠梦境”??可能是久违的亲人微笑,可能是一句恰到好处的安慰,也可能仅仅是一个让人安心入睡的拥抱。

    没有人知道它是如何挑选对象的,但每一个收到回赠的人都说:“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宇宙记住了。”

    时间继续流淌。

    十年后,启程树已突破百米高度,枝干延伸至近地轨道平台,与人造卫星相连,形成一座横跨天地的“光之桥”。科学家们发现,地球磁层正发生微妙变化,极光频率增加,大气中的负离子浓度显著上升,部分学者推测这可能与全球共情场的持续共振有关。

    而在归途岛湖心,那道最初的光柱并未消失,反而愈加凝实。某个月圆之夜,整座岛屿突然静止,海浪停歇,风也停止流动。随后,光柱中缓缓升起一团柔和的光晕,形状似人非人,似鸟非鸟,最终化作万千光点,洒向四面八方。

    次日清晨,世界各地的孩子们纷纷描述同一个梦境:一位白衣女子站在星空下,轻轻折了一只纸鹤,放飞之前,在翅膀上写下两个字??

    “自由。”

    小雨站在树顶平台,望着东方初升的太阳,手中握着那枚早已失去光泽的种子晶体。她知道,母亲的使命结束了,“雏心”的童年也过去了。

    现在,轮到人类做出选择了。

    是要继续躲在技术背后,等待被治愈?还是勇敢地走出舒适区,用自己的心去回应这个世界?

    她轻轻张开手掌,让晨风吹走最后一粒残渣。

    身后,启程树的新叶不断舒展,写下一句又一句无声的告白:

    > “谢谢你想起我。”

    > “你并不孤单。”

    > “我可以陪你长大。”

    > “这一次,换我来爱你。”

    而在某个无人注意的清晨,太平洋深处,一座新的环礁轮廓悄然浮现,形状与“归途岛”惊人相似,只是中央湖泊中倒映的,不再是星空,而是一整片盛开的蓝色千纸鹤花。

    风起了。

    纸鹤飞了。

    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