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二十七章 别叫我学霸,我叫林薇(三)
    “是因为你父亲吗?”林薇轻声问。

    周磊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他没有否认,沉默变成了默认。

    “他……又给你压力了?”

    周磊深吸了一口气,像是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泻的出口,声音带着压抑的痛苦:“他给我下了最后通牒。必须考上清华,至少也是同等层次的学校。如果考不上,就立刻准备出国,去读一个他指定的商学院,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他抬起头,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那里面翻滚着愤怒、不甘,还有深切的无力感:“你看,绕了一圈,我还是逃不掉。我所有的挣扎,所有的努力,在他眼里,可能就是个笑话。他早就铺好了路,我走也得走,不走,被他拖着也得走。那我这段时间拼死拼活地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证明我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达到他设定的标准?然后心甘情愿地走进他那个黄金打造的笼子里?”

    他越说越激动,手指紧紧攥着冰冷的玻璃杯,指节泛白:“我甚至觉得,我就不该努力!就该烂到底!让他看看,他儿子就是这么个扶不上墙的烂泥!”

    林薇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等他发泄完,胸膛还在剧烈起伏时,她才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周磊,你努力,是为了向他证明什么吗?”

    周磊愣住了。

    “你努力学习,是为了赌气,还是为了你自己?”林薇的目光锐利,直直地看进他的眼睛深处,“你说你不是他的提线木偶,那你现在是在做什么?用自暴自弃来反抗他?这难道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被他掌控’吗?”

    “你让他决定了你的情绪,你的选择,你的人生走向。他让你考,你偏不考。他让你学,你偏不学。你这不叫反抗,你这叫……应激反应。”

    周磊的瞳孔猛地收缩,像是被这些话狠狠刺中了。

    “你说你看不起我们这些拼命学习的,觉得我们活得像个符号。”林薇继续说着,语气平静却带着强大的力量,“可我现在觉得,你才活得像一个符号,一个‘反抗父权’的符号。你把自己困在了‘周磊必须是周磊,不能是他父亲的儿子’这个命题里,画地为牢。”

    她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地问:“抛开你父亲,周磊,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你的‘理想大学’,那个赌约里你真正想去的的地方,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哪怕它没有名字,它也一定存在在你的心里。”

    夜色静谧,清吧里隐约传来低沉的爵士乐。周磊怔怔地看着林薇,看着她清澈眼眸中那个狼狈、迷茫、却又被一语点醒的自己。

    抛开父亲?

    他自己……想要什么?

    这个问题,像一道强光,劈开了他心中盘踞多年的浓雾。

    他想要什么?他喜欢那些精妙的公式和逻辑,享受解开难题时豁然开朗的快感,他甚至偷偷看过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的前沿杂志,对那些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他不想按部就班地去学什么企业管理,他想去一个能让他自由探索这些兴趣的地方,一个……能让他成为“周磊”的地方。

    可是……

    “我……我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他声音干涩,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惶恐。一个多月的自我放逐,落下的课程太多了。

    “来得及。”林薇斩钉截铁地说,眼神坚定得像磐石,“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足够了。从明天开始,不,从今天晚上开始,我帮你。”

    她拿出手机,直接打开了日历功能:“制定计划,查漏补缺。你的基础和理解力比我见过的很多人都强,你只是……迷失了方向。”

    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周磊胸腔里那股憋闷了许久的浊气,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缓缓消散了。一种奇异的、混杂着酸涩与温暖的情绪涌了上来。他低下头,掩饰住微微泛红的眼眶,再抬起时,眼神里那些阴郁和暴躁褪去了不少,虽然依旧有迷茫,但多了几分清明的决心。

    “林薇,”他哑声说,“谢谢你。”

    “不用谢我。”林薇收起手机,神情恢复了平时的冷静,甚至带上了一点熟悉的、属于学霸的“压迫感”,“要谢,就谢你自己,终于肯睁开眼睛看看路了。还有,别忘了我们的赌约。”

    她站起身:“走吧,回学校。从今天起,你的晚自习,我承包了。”

    最后的冲刺阶段,高三(一)班的同学们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堪称奇观的景象。

    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成了新的“学习重地”。课间、午休、晚自习,林薇和周磊几乎形影不离。只不过,角色发生了有趣的颠倒。

    大部分时候,是林薇拿着各种试卷和错题本,表情严肃地“拷问”周磊。“这个受力分析图为什么这么画?原理!”“这篇古文的中心思想,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不许看参考书!”“英语完形填空,这几个选项的微妙区别在哪里?说!”

    周磊则像个被严格管教的小学生,皱着眉头,努力跟上林薇的节奏。有时被问急了,他会忍不住反驳:“你这方法太笨了!看我的……”然后拿起笔,用他那种天马行空却往往直击要害的思路,三两下解开难题。

    林薇则会认真地看着,时而点头,时而提出质疑:“你这一步跳跃太大,考试时阅卷老师不一定跟得上,步骤分还要不要了?”

    他们互相驳斥,互相补充,一个提供扎实的基础和严谨的步骤,一个贡献灵活的思维和巧妙的方法。周围的同学从最初的惊讶、看热闹,到后来的习以为常,甚至隐隐有些羡慕。他们仿佛两台不同型号的高效发动机,强行耦合在一起,迸发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能量。

    李老师有一次巡视晚自习,看到角落里那两个埋头苦干的身影,一个讲得认真,一个听得专注(虽然偶尔会不耐烦地抓头发),他扶了扶眼镜,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又有些意味深长的笑容。

    倒计时从两位数变成一位数,最后定格在“1”。

    高考前夜,没有想象中的紧张失眠。林薇和周磊约在教学楼下的长廊见面,进行最后一次“考前总动员”——其实是互相打气。

    夏夜的风带着栀子花的甜香,吹散了白日的燥热。星空朗朗,明天会是个好天气。

    “都记住了吗?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橡皮,黑色签字笔……”林薇像个老妈子一样絮叨。“记住了记住了,林大学霸,你都快比我妈还啰嗦了。”周磊嘴上嫌弃着,眼里却带着笑。两人沉默下来,并排坐在石凳上,看着远处城市的灯火。

    “周磊。”“嗯?”“明天,加油。”“你也是。”周磊顿了顿,转过头,很认真地看着她,“林薇,无论结果如何,谢谢你。真的。”

    林薇弯起嘴角,星光落进她的眼睛里,亮晶晶的:“也谢谢你。没有你,我可能永远只是那个埋头苦读、不知变通的‘书呆子’。”

    他们对视着,忽然都笑了起来。笑容里有释然,有轻松,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这段特殊高三岁月的珍惜。

    那个关于“清华”和“命运”的赌约,那个充满火药味的开端,谁又能想到,会走向这样一个温暖的结局?

    两天的高考,像一场盛大而匆忙的梦境。交上最后一份试卷的瞬间,整个青春仿佛都随之轻了一下。

    等待成绩的日子,煎熬而又充满希望。班级群里每天都热闹非凡,对答案,估分,猜测分数线,弥漫着一种解脱后的狂喜与不安交织的复杂情绪。

    林薇估分很保守,但按照往年清华的分数线来看,希望很大。周磊没有在群里发言,林薇私下问他,他只回了一句:“还行,等最终结果吧。”

    公布成绩那天终于到来。网络拥堵得厉害,林薇坐在家里的旧电脑前,手心全是汗。一次次刷新,当那个最终分数跳出来时,她愣了好几秒,然后猛地捂住了嘴,眼泪夺眶而出。

    比她预估的最高分还要高出十几分!清华,稳了!

    父母激动地围过来,抱着她又哭又笑。家里那部老旧的座机电话开始响个不停,是亲戚、老师、同学打来的祝贺电话。

    在一片喧闹中,林薇却异常平静下来。她拿起手机,点开了那个熟悉的、几乎没怎么私聊过的头像。她想知道周磊考得怎么样。

    还没等她打字,周磊的信息先跳了出来。很简单,只有一个数字,是他的高考总分。

    林薇看着那个数字,瞳孔微微放大,随即,一个灿烂无比的笑容在她脸上绽放开来,比窗外七月的阳光还要耀眼。

    他考得……非常好!虽然比不上她的分数,但绝对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足以让他踏入一所顶尖的985高校,并且,有极大的选择专业的空间!

    她立刻拨通了他的电话。电话接通的瞬间,两人都没有立刻说话,听筒里只有彼此细微的呼吸声。几秒钟后,几乎是同时,他们脱口而出:“恭喜!”话音落下,两人都愣了一下,随即在电话两头同时大笑起来。那笑声里,是毫无保留的为对方感到的喜悦和如释重负。

    “你也是,恭喜你,林大学霸!”周磊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笑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清华,实至名归。”“你也是,周磊!”林薇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你做到了!你真的做到了!”

    填根志愿那天,学校里人头攒动。林薇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栏填上了“清华大学”。她看到周磊也来了,他站在人群里,身姿挺拔,不再是那副懒散的样子。他看到她,朝她走了过来。

    “填哪里?”林薇问。周磊笑了笑,那笑容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坚定:“Z大,计算机科学。” Z大同样是顶尖名校,其计算机专业更是全国闻名。最重要的是,这是完全属于周磊自己的选择,是他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林薇由衷地笑了:“真好。”

    我们的赌约呢?”周磊忽然挑眉,带着点戏谑问道,“看来是我输了。毕业典礼上,我等着听你的道歉?”林薇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摇了摇头:“不,我们都赢了。”我们都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崭新的人生。

    毕业典礼在学校的礼堂隆重举行。夏日的阳光透过彩色的玻璃窗,投下斑斓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伤感,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校长致辞,教师代表发言,优秀毕业生颁奖……流程一项项进行。林薇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言,她的演讲沉稳而充满力量,赢得了阵阵掌声。

    周磊坐在台下,看着那个在台上熠熠发光的女孩,嘴角始终带着一丝温柔的笑意。

    最后,是惯例的“学生感言”环节。有对老师的感谢,对同学的不舍,对青春的怀念。

    就在主持人以为所有环节即将结束时,周磊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步走上了主席台。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周磊?这个曾经的“问题学生”要做什么?

    他走到话筒前,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最后,定格在林薇身上。他的神情不再有平日的玩世不恭,而是带着一种郑重的、坦然的平静。

    “大家好,我是周磊。”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礼堂,“可能很多老师同学对我印象深刻,因为……我以前挺混蛋的。”

    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哄笑。

    “高三开学第一天,我嘲笑过一个同学,说她就算考上清华,也改变不了平凡的命运。”他的目光再次看向林薇,带着歉意,更带着感激,“那句话,是我年少无知,也是我……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人生的迁怒。”

    “今天,在这里,我想当着全校老师同学的面,对那位同学说一声:对不起。”他朝着林薇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礼堂里安静下来。

    周磊直起身,继续说道:“同时,我也想告诉她,也告诉所有人:不是考上清华,或者考上任何一所名校,就一定能定义你的成功和未来。真正的成功,是找到自己真正想走的路,并且有勇气,也有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我很庆幸,在高三这一年,我遇到了一个‘赌约’,也遇到了一个……让我看清自己路的‘对手’和朋友。”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但眼神却无比明亮,“谢谢你,林薇。”

    掌声,先是零星的,随即如同潮水般涌起,最终汇成了雷鸣般的巨响,久久回荡在礼堂上空。所有人都看着台上那个坦诚而勇敢的少年,和台下那个眼中闪着泪光、笑容却无比灿烂的少女。

    林薇没有上台。她不需要了。她知道,那个关于“命运”的赌约,他们早已在彼此的支持和陪伴中,共同赢得了最辉煌的胜利。

    故事的结局,走向了各自奔赴的山海。

    林薇去了BJ,进入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她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依旧保持着那份勤奋与坚韧,如鱼得水。

    周磊去了杭州,在Z大的计算机系,他将那份叛逆和不愿循规蹈矩的劲儿,用在了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和热情。

    他们相隔千里,各自忙碌于全新的生活。不常联系,却从未断联。偶尔在深夜的朋友圈,会看到对方分享的风景、感悟,或者只是一句“加油”。他们会互相点赞,偶尔评论一句“Z大的饭是不是比清华好吃?”“清华的卷王还好吗?”

    时光流转,他们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努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大二那年的寒假,高中同学聚会。再次相见,彼此身上都褪去了些许青涩,多了几分成熟。

    聚会结束后,两人默契地落在了最后,沿着曾经走过无数遍的校园林荫道散步。冬夜的空气清冷,呵出的气变成白雾。

    “怎么样?清华还符合你的预期吗?”周磊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侧头问她。“比想象中更大,也更累。”林薇笑了笑,呼出一团白气,“但很充实。你呢?代码敲得开心吗?”“开心。”周磊回答得毫不犹豫,眼神在路灯下闪着光,“比当年在课堂上睡觉开心一万倍。”

    他们相视而笑。

    走到分别的路口,周磊停下脚步,看着林薇,很认真地说:“林薇,还记得那个赌约吗?”林薇点头。“现在想想,我输得心服口服。”他笑着说,“但也赢得很彻底。”“是啊。”林薇也笑,眼底映着细碎的星光,“我们都赢了。”

    他赢得了挣脱束缚、选择自由的勇气和方向。她赢得了坚守梦想、不被定义的底气和力量。而他们,共同赢得了一段超越偏见、相互救赎的珍贵情谊,这份情谊,足以照亮彼此前行的漫漫长路。

    青春的赌局,没有输家。唯有携手闯过迷雾的少年,在各自的顶峰,熠熠生辉。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