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59章 十米怎么了?
    “那你们这款导弹,在射程上,没比东风十六远太多啊!”周安突然笑着打断,声音里带着点调侃。

    “我没记错的话,东风 16的最大射程是 1500公里,两者也就差 200公里。”

    火箭军代表当即点头,语气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不一样的。”

    “首先东风 21在尺寸上比东风 16小,更方便机动部署,用咱们自己生产的卡车,就能带着导弹到处跑。”

    “比起传统的导弹,在机动能力上,已经是两个维度的产物。”

    “其次,这款导弹是咱们研发洲际导弹的‘铺路石’。”

    “现在这个尺寸,能把射程做到 3000公里,那么,将来加装燃料箱、升级发动机,一步步改进,肯定能搞出一款能覆盖全球的洲际弹道导弹。”

    “现在是打基础,基础打牢了,后面才能走得稳。”

    周安缓缓点头,抬手做了个“请继续”的手势,眼里带着认可。

    “最重要的是,东风 21首次采用了复合制导方式。”

    火箭军代表往前倾了倾身:“飞行初期,还没进入大气层的时候,用的是惯性制导,保证导弹能沿着预设轨迹飞。”

    “等飞出大气层,接收到咱们自己的卫星信号后,会通过卫星实时调整飞行轨迹,这一步我们内部叫‘星光轨迹制导’,能修正飞行中的偏差。”

    “第三步,导弹下落再入大气层时,末端的主动雷达、红外摄像还有激光雷达会同时启动,三个系统一起工作,对目标进行最终锁定和精准攻击。”

    他话锋稍顿,语气里带着点遗憾:“不过即便这样,目前还是做不到完全的精确制导,误差大概在十米左右。”

    “目前,我们还在优化,争取把误差再缩小点。”

    十米又怎么了?

    李星锋在心里直犯嘀咕,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这可是大当量的弹道导弹啊!

    他没记错的话,这玩意儿能搭载核弹头,别说十米误差,就算百米误差,威力也足够了。

    就算不用核弹头,常规当量的弹头,一枚下去方圆几公里都得寸草不生,别说人了,地下三尺的蚂蚁都得灰飞烟灭。

    十米的误差,跟白象国那些动辄几百公里误差的导弹比,根本算不上缺点,简直是“精准打击”了!

    眼看火箭军代表合上笔记本,金属搭扣发出“咔嗒”一声轻响,周安挑了挑眉,身体微微后靠,靠在椅背上问:

    “完了?”

    “就这些参数?”

    火箭军代表点头回答:“预计今年五月开始第一次试射,到时候会有更详细的实测数据。”

    “咳咳,我插一句……”李星锋忽然弱弱地举起手,指尖还轻轻蜷了蜷,像个怕打扰别人的学生,毕竟在座的都是军工领域的专家,他这个“跨界”的人,怕问出外行话。

    会议室里的目光瞬间齐刷刷落在他身上。

    顿时,李星锋感觉自己的耳朵被众人的目光灼的有点发烫,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说吧,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周安看出了李星锋的局促,笑着摆了摆手,语气温和。

    “我有个疑惑。”

    李星锋抿了抿唇,声音放轻了些,眼神里带着点不确定:

    “按理说,火箭都能把卫星送那么远,送到太空里去,用的也是火箭发动机,那导弹用同样的发动机和燃料,应该也能飞得更远才对啊?”

    “而且我之前听人说,火箭好像用的是液体燃料,液体燃料还比固体燃料便宜不少,为啥导弹不用呢?”

    周安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肩膀轻轻抖了抖,轻轻摇了摇头,眼神往火箭军代表那边递了递,示意他给这个“外行”解惑。

    火箭军代表也跟着笑了,眼角的细纹又舒展开,语气温和得像在给后辈讲课:

    “小李同志,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不少刚接触军工的人都会有这个疑惑。”

    “导弹能用火箭的发动机,不代表就能用火箭的燃料。”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能用液体燃料,咱们早期的一些导弹,比如东风五号,用的就是液体燃料。”

    “一般来说,固定发射井里的导弹,大多会采用液体燃料和火箭发动机。”

    “但缺点太明显了,咱们得客观看。”

    说着话,火箭军代表伸出手指,一条一条数着,每数一条,指尖就轻轻点一下桌面:

    “第一,液体燃料导弹发射时,会产生很明显的红外信号和烟雾,你打一发出去,敌人天上的侦察卫星立马就能锁定发射位置,后续打击很快就会到,基本上没机会打第二发。”

    “第二,液体燃料不适合长期部署在导弹里,容易腐蚀导弹发动机。”

    “所以,每次发射前都得重新浇灌燃料,最快也得个把小时。”

    “这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就是贻误战机,等你灌完燃料,敌人的导弹可能都到了。”

    “第三,液体燃料大多有毒性,还容易挥发,日常维护的时候,工作人员得穿防护服,既麻烦又危险,而且导弹机动的时候,还得专门运输燃料,特别不方便。”

    他看着李星锋,语气忽然郑重起来:“小李同志,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大夏以后绝大多数陆基导弹都有个硬性要求。”

    “第一,能快速部署、能灵活机动。”

    “也就是说,总指挥下命令的第一分钟,已经部署好的导弹就得打出去。”

    “三五分钟内,处于备战状态的导弹必须准备就绪,能随时发射。”

    “固体燃料导弹正好能满足这个需求,燃料提前装在弹体里,拉着导弹车就能走,到了地方就能发射,打完立马转移,安全性和机动性都高得多。”

    “那……第一波发射后,导弹车的位置不还是会暴露吗?”

    “不怕敌人反击吗?”李星锋抿了抿嘴,追问了一句,心里的疑惑又多了一层。

    “导弹车打完就跑了啊!”王海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语气里带着点调侃,像在说“这都想不到”。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