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5章 洛阳城的黑暗
    “伍建章回来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变数!”

    长平王府,大堂里,一名老人忍不住拍了拍案几。

    那张满是皱纹的脸上,没有丝毫老态,反倒是充斥着一股肃杀之意。

    他是一位老将,曾经跟随邱瑞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功勋。

    这一次,他被说动,前来相助邱瑞起事。

    但此刻他的脸上明显多了几分怒色,沉声道:“之前可没有说过,我们要跟忠孝王为敌!”

    大堂里坐着不少人,全都是邱瑞的旧部,或是城外大营的将领,或是朝中的文官大臣。

    其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在杨广登基继位之后,或多或少被疏远,不再受到重视。

    换而言之,他们都是不得志之人。

    这也是为何邱瑞能说动他们参与这等大事之中。

    闻言,一个高瘦男子瞥了眼老人,冷笑道:“忠孝王又怎么样?”

    “就算事先没有说过,难道你以为起事后,就不会跟伍建章对上了吗?”

    “诸位,请你们明白一件事情,我们这是在干什么!”

    “造反啊!”

    “真以为过家家呢!”

    老人眯眼,脸色顿时沉了下去,不满的道:“黄毛小子,你以为伍建章是什么人?”

    “他提前回来了,就意味着事情有了变数!”

    “我们要是打算继续起事......后果难料!”

    闻言,另一个人看向了老人,淡淡道:“就算伍建章没有提前回来,后果也难料,没有任何区别。”

    “只不过是多了一个伍建章,您老要是担心,可以跟我换一下,由我负责夺取皇宫!”

    “您老带着人夺取四座城门后,关闭城门,严防死守,以防万一!”

    话音落下,在场众人顿时沉默了。

    坐在首位上,一直没有开口的邱瑞抬眸,幽幽扫视了开口的三人,沉默不语。

    他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答应邱福起事,并且召集了这些旧部。

    但是,人与人之间,一旦出现了聚集,那就势必会出现不同的声音。

    哪怕是统治整个九州的大隋皇朝都是如此,更何况他们这些受到利益驱使,聚集在一起的人。

    想到这,邱瑞心中暗叹一声,目光投向了那开口争起来的三人。

    最先开口的老人,其名为黄涛,是跟随他最久的将领,曾经是他麾下的先锋。

    如今,是东都大营中,武威营的主将,炼气化神境后期的修为。

    但现在,随着年纪老迈,只剩下炼气化神境初期的实力。

    至于另外两人,分别也是邱瑞的旧部。

    一个是城防司的四位副指挥使之一的宋武,掌握着洛阳城防的关键力量,值守洛阳城的四座城门之一。

    另一个是黄门侍郎刘向谏,正四品官员,乃是唯一能够自由进出皇宫的人。

    除了他们三人之外,大堂之中还有几人,全都是邱瑞召集来的旧部。

    而他们之中为首的人,就是邱瑞和邱福。

    “你是觉得老夫怕了吗?”

    黄涛眸光瞬间变得锐利,神色难看,沉声道:“我等虽然是趁着洛阳城空虚而起事!”

    “但别忘了,留守在洛阳城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陛下借着废太子杨勇、安齐王高?一案,对东都大营下了狠手,清洗了许多人!”

    闻言,邱瑞放下茶碗,抬头看向了老人,若有所思。

    这种事情......是他不知道的。

    毕竟,在此之前,他被禁足在王府之中,不得外出,自然也就没有了消息来源。

    “如今,东都大营的八个营,有至少一半以上,全都是效忠陛下的!”

    “在帝驾离开洛阳城后,他们全都听命于政事堂。”

    “若是我调动武威营夺城,绝不可能瞒过他们!”

    黄涛摇了摇头,他虽然答应了邱瑞,参与此番起事。

    但人老心怯,若是发现事不可为,他可不会一意孤行。

    毕竟,他已经老了,在修行这条路上,也已经无望成仙长生。

    既然如此,何不如谋求人间富贵一生,子嗣延绵,为家族后世筹谋一下。

    “若是这样的话,那老将军也就不必执着于夺城,可以留在城外大营。”

    忽然,那个刚开始说了一句话后,就一直沉默的黄门侍郎刘向谏开口了。

    他迎着众人的注视,缓缓道:“此前东都大营被伍云召带走了一部分兵马,东都大营很快就变得空虚了。”

    “在王爷传讯过来后,我去了一趟政事堂,查到了一些事情。”

    “在南阳县公伍云召带走东都大营的兵马后,兵部立刻就调了一部分过去,填补了这个缺口。”

    刘向谏眸光幽深,缓缓道:“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兵部哪来的这么多兵马?”

    “这些兵马从何处来的?”

    闻言,在场众人心头一凛,忍不住深思。

    这个问题......他们此前还真没有考虑过。

    伍云召带走东都大营的兵马,这件事他们倒是知晓。

    而且,他们还知道,伍云召带走的兵力不少,相当于东都大营的三分之一。

    这种情况下,朝廷竟然能调出一部分兵马,填补这个空缺......从哪来的?

    “城内的十二卫,只有他们的兵马齐备,可以填上东都大营的这个空缺!”

    就在这时,坐在邱瑞右手边,一直没有开口的邱福反应过来,俊美的面容上流露出几分若有所思。

    他的言行优雅,缓缓道:“你的意思是,如今城中的十二卫,兵力空虚?”

    “对!”

    刘向谏点了点头,道:“我不敢肯定,但是这个可能性很大!”

    大业元年,朝廷对外出兵了许多次,每一次动兵都在数十万以上。

    尤其是平北一战,更是调集了百万大军,其中就有四个卫以上参与。

    之后,随着鱼俱罗、张须陀等班师回朝的兵马,也不过只有两个卫。

    而十二卫的常驻,千牛卫和金吾卫,是皇帝的随身护卫兵力,已经随着帝驾前往了长安城。

    此外,张须陀也率本部一个卫的兵力跟随。

    若是十二卫之中,再调走了一部分兵马,暂时填上东都大营的空缺......如今留守城中的十二卫兵马,可就只剩下一半不到了!

    最重要是,邱瑞在被废之前,曾执掌十二中的两个卫,有把握能说服他们,在关键时刻起事。

    如此,即便黄涛的武威营无法顺利夺城入宫,他们也能顺利完成夺宫起事!

    想到这,众人顿时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而坐在首位上的邱瑞,更是霍然起身,道:“好!”

    “那就这么决定了!”

    “诸位按照原定计划行事!”

    “只是,稍作一些改变,黄涛留在东都大营,确保拦住城外所有的兵马!”

    “宋武趁机发动突袭,夺取四个城门,掌握城防司的兵马!”

    “刘向谏跟在本王身边,与本王一起,前往皇宫,夺取宫城!”

    “至于政事堂里的杨素……………”

    邱瑞看向了身旁,邱福立刻会意,缓缓起身,轻笑道:“越王殿下就交给我了,我会前往政事堂,确保里面一个人都不会走出来。”

    闻言,邱瑞点了点头,并不怀疑。

    这个长子自从在他面前摊牌后,也向他展示了作为鬼修的诡谲和力量,让他大为震惊。

    同时,这也是邱瑞作出决定,最终起事的根本原因之一。

    “皇宫中,我已经探明就两万兵马,不知王爷有多少把握,能说服那两个卫?”刘向谏问道。

    “翊卫军和屯卫军是本王的旧部,说服他们没有问题!”

    邱瑞颔首,目光一转,看向坐在左手旁,一直沉默不语的魁梧汉子,道:“至于这两个卫能不能信任………………”

    “你可以亲自问问卫军大将军令狐行达!”

    什么!?

    话音落下,众人心头一惊,忍不住投去目光。

    十二卫的大将军,全都是站在大皇朝武将的顶端,每一个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们在座的这些人里面,只有寥寥两三个人,在此之前见过统帅十二卫的大将军。

    但是,屯卫军大将军令狐行达本身就很低调,为人极少对外露面,颇为神秘。

    在场这里的人,即便是东都大营武威营主将黄涛,又或是黄门侍郎刘向谏,之前都没有见过这位屯卫军大将军。

    “难怪王爷如此智珠在握,原来是令狐大将军亲至了!”

    刘向谏眸光闪烁,若有所思的看着那坐在邱瑞左手旁,沉默寡言的魁梧汉子,拱手道:“下官刘向谏,见过大将军!”

    众人见状,亦是纷纷起身拜礼:“见过令狐大将军!”

    一直沉默不语的令狐行达看着这一幕,又看了眼老神在在的邱瑞,无奈起身,回了一礼。

    “诸位不必多礼,此番本将军是应了王爷所邀!”

    “诸位都是要共谋大事的人,一些拘礼小节,就不必太在意了!”

    说罢,他隐晦的扫了眼黄涛、宋武和刘向谏三人,显然是意有所指。

    三人闻言不语,但皆是拱手拜了一礼。

    他们确实没想到,已经被杨广下旨废了的邱瑞,竟然还能说动令狐行达这位十二卫之一的大将军。

    邱瑞是怎么做到的?

    “你能调动多少兵马?”邱瑞看向令狐行达。

    闻言,令狐行达沉吟片刻,道:“三万。”

    十二卫的兵马,满额是一个卫有十万兵马。

    但十二卫很少有满额的时候,即便是最为鼎盛的时候,也只有千牛卫和金吾卫,是满额的十万兵马。

    其余的十二卫,大多维持在六七万,或是七八万左右。

    屯卫军如今兵马足有六万人,但令狐行达不可能将整个卫的兵马,全部调动,入宫夺城。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愿意跟随他们,做这谋反起事的事情。

    邱瑞皱了下眉,叹道:“人太少了些。”

    “不,已经足够了!”

    “只要雷霆一击,攻破了宫城,夺取皇宫,顺势昭告天下,必然会对朝廷和杨广的威望,带去一道重击!”

    邱福沉声道:“皇宫一旦被攻破,剩下的人,立刻在城中掀起动乱,四处烧杀!”

    “到时候,我再斩杀了杨素,拎着他的头颅出来,洛阳就乱了!”

    “随后,昭告天下,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也会随之行动!”

    “天下大乱!”

    “我们再携着搜刮洛阳城所得南下,静待天下烽火,龙蛇之变!”

    话音落下!

    众人眼前纷纷亮了起来,皆是有些向往,忍不住心神激荡起来。

    就在这时,黄涛叹息一声,忍不住道:“唯一的顾虑就是伍建章,他提前回来,老夫担心他会有所觉察啊!”

    “无需担心。”

    邱福摇了摇头,说道:“一切都在谋划中!”

    他看向老人,后者露出了不解,而后目光扫过众人,脸上有一抹笑意,很是阴冷,道:“若是伍建章不识趣的话......”

    “那就让这位忠孝王的血,与越王殿下一起,为我等的大事祭旗!”

    伍建章进入皇城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夜色浓郁。

    政事堂外,看守的禁军卫有些意外,看着伍建章带人前来,并未阻拦。

    毕竟,真要说起来,伍建章是政事堂真正的头。

    甚至说句大不敬的话......政事堂的主人,就是伍建章这位大隋宰相。

    “嗯?”

    政事堂大厅里,杨素端坐在上位,正在埋首批阅奏折,四周亮着夜明珠,通透明亮。

    忽然,他似是有所觉察,抬头望去,就见伍建章眸光熠熠,大步走入了政事堂。

    “你怎么提前返回了?”杨素有些意外。

    他之前接到了长安城发来的通知,伍建章会带着一部分官员,提前返回洛阳城,主持大局。

    但是,按照长安城发来的通知,此时伍建章等人,应该还在洛州地界上。

    最少还要半天时间,才会抵达洛阳城。

    怎么会如此快速。

    “老夫带着数骑,先行一步,轻装返回来的。”伍建章沉声道。

    事实上,他是在洛州官道上,从两名驿站小吏的口中,得知了事情来龙去脉后,立刻就带人疾驰赶回。

    现在看来,似乎并未来迟。

    “你可不要妄动,这是陛下精心布下的局,为此可是冒了风险的!"

    杨素皱眉,看着伍建章眸子里的锐利,隐隐明白了什么,摇头道:“你如今提前返回,已经是打草惊蛇了!”

    “若是再因为你的冲动,导致这个局无法进行下去,隐患不除,就算陛下能饶过你,我也不会放过你!”

    夜风凛凛,从殿外吹了进来,但却没有让伍建章感到半分寒意。

    真正让他心冷的是......杨素这番话无疑暴露了,他也知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而且,这个局还可能就是在他眼皮底下布的。

    伍建章深吸口气,缓缓闭目,问道:“已经确定了吗?”

    “当然,邱瑞暗中召集了旧部,并且解决了昌平街上,秘密监视王府的所有内卫!”

    “证据确凿!”

    “只是,不知道他们打算什么时候行动……………”

    说着,杨素抬眸看了眼伍建章,顿了下道:“但我猜,他们应该不会拖延!”

    伍建章提前返回的消息瞒不住。

    一旦被邱瑞等人知道,那等待他们的就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雷霆一击,直接发动。

    要么,干脆就放弃起事,这样一来,就算杨广回来了,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但事情都已经传出去了。

    若是现在邱瑞不想干了......那些跟着他一起起事的人,能将长平王府屠了,一个活着的都不留。

    别怀疑,就像是邱瑞之前,能为了活命,摘下柴绍的脑袋一样。

    连他这个堂堂长平王都能为了活命,如此作为,其他人又有何不可?

    伍建章叹道:“为什么事情会走到这一步......”

    闻言,杨素摇了摇头,低头继续批阅奏折,并不打算回答伍建章这个问题。

    莫说是邱瑞,就算如罗艺这样的北地之王,最后不也是造反了吗?

    人心难测!

    尤其是,在杨广登基继位之后,一朝皇帝一朝臣。

    不仅是邱瑞这位长平王,有许多官员和将领,即便没有受到波及,也无反心,仍然是被疏远了朝堂。

    这些人或许为利益,又或许想要铤而走险,奋力一搏。

    但总之,他们之中应该没几个人,真的是为了推翻大隋皇朝。

    杨素看着默然不语的伍建章,最后交代道:“你要是实在不想面对......可以待在这里。”

    很显然,杨素这番话就是在说,若是邱瑞等人发动的话,战场不会在这政事堂。

    闻言,伍建章沉默了一瞬,幽幽道:“政事堂也不安全,邱瑞不会忽略了你的。”

    “我还怕他?”

    杨素挑了下眉,没好气的冷笑一声,道:“既然他敢盯上我,那就让他来!”

    同为大隋九老,世人总是将他列为九老的垫底位置。

    但这一次,杨素准备洗清一下自己的名声!

    他的实力或许是最低的,但绝对有着担当,守在这政事堂,等着邱瑞来找他!

    这位越王殿下抬眸,深邃的眸子闪亮,轻声道:“若是邱瑞真的敢来,那我就亲手摘了他的脑袋,结束这一切!”

    这一场动乱.......本就是因邱瑞而起,若是杀了邱瑞,自然也就结束了。

    闻言,伍建章沉默了一下,道:“我跟你一起留在这里。’

    留在这政事堂......见证最后的结局。

    也即是邱瑞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