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47、清算
    逆转来得如此之快,原本气氛凝重的大殿顿时有些滑稽起来。

    占城国的使者瞒着磕头解释,前倨后恭。

    几个辽国使者连把一个箱子往后面藏,不知道那盒子里放了什么。

    最初被避如瘟神的吴相公,此时身边围满了人,个个捧笑,甚至包括父亲,叶相公,张相公等,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曹颖看着这些,心里无比震撼。

    他们或许各有算盘,但眼前实打实的功绩,谁也否认不了。

    她突然意识到,归根结底,是赵立宽撬动了如今的居民。

    之前不是还说朝廷诸公言兵马短缺,说什么两万打五万绝无取胜可能。

    如今却这么干脆利落赢了,战五日,破敌。

    轻飘飘的几个字,却完全改变了局面。

    她越发好奇,那赵立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年纪轻轻,怎么有这么大的本事。

    她只在梅园里稍微见过一眼。

    陛下此时也开口了,制止众人继续议论,对占城国使者道:“东西朕收下了,你们国主的好意朕心领了。

    但愿他安身养性,明白自己的斤两,否则再多的崇山峻岭,也挡不住天子的怒火。”

    占城国使者一位道谢,不敢抬头。

    随后则是挺直腰杆的辽国使者,他们生硬道:“路途遥远,没能为国主准备礼物,只带来可汗的祝福。”

    她能清楚看到陛下的愤怒,是皇后娘娘轻轻在宽袖遮掩下抚摸陛下的手。

    看他们把一个盒子往后藏的举动,原本还以为是什么侮辱性的礼物,现在反应过来,更可能是个空盒,以此来勒索的。

    但辽国的实力摆在那,过去的交锋中都是周国吃亏,即便骄横也没办法。

    陛下压抑着火气,“朕心领了,也替朕向你们可汗问好。”

    结尾说了一句:“没想到你们辽国这么大个国家,居然如此贫穷。”

    知道前线大胜的消息,辽国使者也不敢多说什么,更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提什么不切实际的要求。

    也恭敬行礼:“国主的话我会如实传达给可汗,感谢国主慷慨款待。”

    曹颖松了口气,之前的剑拔弩张,危机四伏,却被千里之外的赵立宽解决了。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宴后,鸿胪寺官员送各国使者回驿馆,外场官员一起拜谢皇恩后也逐渐离场,只有殿内的官员被留下。

    鸿胪寺卿高拱满头大汗求见。

    “求陛下恕臣安排不同!”

    鸿胪寺负责接待外国使臣,安排会见等事宜,今天闹出这么大事来,冲撞了圣驾,高拱怕得腿肚子都打颤。

    陛下道:“你是没解决问题,不过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朕不追究。”

    “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高拱连连磕头。

    待到高拱退下后,殿内就只剩下朝中的高官了。

    诸公左右相视,平静气氛下已暗流涌动。

    皇后默契想要退下,却被皇上阻止。

    “战报前天已到兵部,压到今天是想赶个大好日子,与诸公同乐。

    另外也是想给你们一些机会。”

    下方众人目光闪烁,各怀心思。

    皇帝直接道:“卫王。”

    “儿臣在!”卫王出列,神色慌张不敢仰视。

    “你说户部的事兢兢业业件件上心,那这个你知不知道。”皇帝说着从衣袖中掏出一封奏疏,直接丢在卫王身上。

    诸公噤若寒蝉。

    卫王慌张拾起看后顿时慌了神,急忙道:“父皇,他们胡言乱语,他们只是妖言惑众,想蒙蔽父皇。”

    “哦?司马忠,吴言君,泸州所有官员联名上书,他们都是污蔑,都想蒙蔽朕,你最好想清楚再说话。”陛下毫不留情,

    “安抚使舍身忘命,为国浴血沙场,屡次奋不顾身。

    竟有人不顾大体,不知轻重,还敢上下其手,克扣军粮,这样的人一旦查明,碎尸万段也不为过。”

    卫王终于回过味来,惊恐道:“父皇,此人虽是户部的,与儿臣绝无关系。

    他这么干绝对是被狗吃了良心,全是他利益熏心,跟儿臣没有关系啊!”

    皇帝看着面前最为年长,已经四十多的儿子,神色复杂。

    许久,他眼眸微闭,正式道:“往后户部的事你不要管了。”

    此言一出,如晴天霹雳,卫王最大的权利来源就在于其协理户部,否则皇家宗室那么过,财富尊贵都有宗正寺保证,可有权力的却不多。

    卫亲王的实权来源,最大的就在于他管着户部。

    “父皇!”卫王立即便急了:“此事与儿臣无关,都是王丕温胆大妄为,父皇相信儿臣啊。”

    老皇帝看他一眼:“这件事与卫王无关,但御下不严也是过错。

    “张令说。”

    “老臣在!”黄门侍郎张令说出列。

    “从银台司出三个个清正可靠的供朕差遣,点一人为巡查御史,去前线核实情况。”

    “臣领命。”

    “郑王......”

    “父皇,儿臣在!”郑王慌张上前,眼珠一转不等皇帝开口便说:“儿臣误会之前父皇的话了,当时人多眼杂,口舌杂乱,一时没有听清楚。”

    老皇帝居高临下看着他,听完他的话嘴角居然忍不住露出笑意,“误会?”

    “正是!”见父皇笑了,郑王很激动:“以为父皇提醒儿臣要避嫌呢。

    赵立宽是我举荐的,至今已倾尽家当资助他一万八千多两,他能取得这些功绩,儿臣出了不少力。

    当然,这都是为国事添力,为父皇解忧,是儿臣理所应当的。”

    皇帝看着他,“你饱读诗书,当知道汉高祖,太祖的事,做事不要被对错摆布,敢行敢做才重要。”

    “谢父皇指点。”"

    “退下吧。”

    下方众人神色不一,听着陛下对两位皇子的处理,许多人已意识到,朝中格局要剧变了。

    没想到啊,一个小小赵立宽,不只改变前线战局,连朝中格局也被他一己之力改变了。

    “左谏言大夫成立轩。”

    “陛下......”成立轩已吓得双腿发抖,之前就是他上蹿下跳,最为积极反对继续打下去,并不断上书弹劾赵立宽的。

    他心里甚至盼着朝廷官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