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46、集思广益
    “大帅,梁州这地朕方真是个宝地!”

    工兵指挥冯智激动向他汇报:“这一个月,咱们足足追产两千二百斤火药。”

    赵立宽也吓了一跳,一面踩着青石板路登上梁州城头一面问:“哪来这么多?”

    “大帅,工兵营五百多人,还有神机营五百多人全去了,硝石矿就在城后的的山上,来得快,加班加点就赶造出来了。”冯智高兴的说。

    “神机营的多数人还有些手生的,是一边学一边干,若他们熟练了,能造四千斤以上。

    赵立宽问:“总共花多少?”

    “这回便宜多了,离硝矿近,炭是大帅派火头军烧制的,大帅支过来的一万五千两还剩一千零九九十文。”冯智汇报。

    赵立宽点头,心里却在滴血。

    因为靠近材料原产地,确实便宜许多,但和后世比还是贵太多,价格压下来才可能大规模运用。

    卫王资助的三万两,几乎全花在火药上了。

    两千二百斤看起来多,但和明清那种一场战役消耗几十万斤火药还是没法比的。

    什么时候把火药价格压到每斤一两银子以下,战场上才能大规模使用。

    赵立宽称赞:“干得不错,等回京后我亲自给你们请功。”

    “大帅,能跟着你我们就知足了!”冯智感慨拱手:“以往咱们工兵营都低人一头。

    都说我们就是泥瓦匠,披甲的辅兵,打仗不行在后面挖茅坑。”

    “这回火药一炸,各个见面都要站着打招呼。

    都知道没我们火药的厉害,没火药,他们就要自己去拼命!”冯智嘴巴都恨不能咧到后脑勺。

    赵立宽哈哈大笑,拍拍他的肩膀:“他们也就是嘴臭,谁不知道工兵的重要。

    不然遇河让他们自己游过去?攻城用手爬?”

    冯智也笑了:“大师说的是。”

    他这话既有安慰的意思,也是为军中团结。

    实际上对工兵的歧视是存在的。

    在这个军事技术远不是后世发达的年代,专业工兵的价值远没那么高。

    简单的来说,建造云梯、楼车,搭建床弩、?车、修路架桥这些工作。

    工兵可以做,随便从各地征调来的辅兵里挑选木匠出来也能做,普通百姓稍微训练也能干。

    在军中远没那么重要。

    就以官职设置来说也是如此。

    周军一个营步军满编五百人,骑兵二百人,骑兵人少是因为战马也算一个编制,每营设指挥。

    而工兵营虽叫营,却有两千人编制,但只算营级单位,如果是马军,两千人都能成军了。

    足见在禁军的编制里,工兵确实是被轻视的。

    这一个月来,大军连番围困代军残部,不得入城。

    与此同时工兵营和神机营士兵并没有闲着,他们是唯一准许入城的,除令他们补充制造火药外。

    赵立宽还令他们顺带研究改善工艺,以及安全运输的办法。

    因为之前大军北上时,一车火药出了事,不知道是天气热还是谁不小心用火,或是道路颠簸,直接炸了,当场炸死三人,五人受伤。

    好在那车上因为之前大战消耗,只有一百多斤火药。

    他之前也担心这种事,规定了运输火药的马车,前后间隔必须超过五步以上,才没导致更多伤亡。

    果然事情就是需要集思广益。

    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人多脑子多,点子也多。

    先是一个叫王宝的年轻小伙想向他提意见,一开始大伙都笑他,觉得一个小孩懂什么。

    赵立宽则没管那些,专门见了,先询问他哪的人。

    才知道他家是河南的,他今年实际才十六岁,是为了顶哥哥来的。

    官府抓人,家里耕种的体力活要年纪更大的哥哥才顶得住,就让他谎报年龄跟着来。

    他父亲是个木匠,也兼着烧炭卖。

    他原本只是辅兵,负责帮火头军砍柴烧火的。

    后来工兵营在石头坡战斗间减员,小伙子帮忙修补车轮木工手艺被工兵都头看见,临时将他提拔补充到工兵营中。

    王保十分紧张,但还是条理清晰的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火药制作中木炭粉的选择问题。

    之前制作的火药都是直接跟百姓买炭,然后研磨添加

    而王宝年纪轻轻,却以他七八岁开始跟着父亲烧炭卖的经验指出,烧炭的树不同,烧出来的炭也是截然不同的。

    柳木烧出的比其它木头的炭烧得快,应该适合要快速燃烧的火药。

    而麻秆烧出来的炭烧得最慢,应该合适在引线上用。

    还有杉木烧出来的炭最耐烧,颗粒大,烧起来最烫手,应该能增加火药威力。

    赵立宽当时便啧啧称奇,虽不知道真假,但觉得这十六岁的王宝还真是宝,连连夸他不得了。

    被夸激动了,而且见大帅平易近人,竟听他的意见,又接着提出,他觉得烧炭的工艺也可以改进。

    从百姓那买的炭一般是百姓平时生活中烧火做饭时,把烧过无烟的炭捡起来,放在陶罐里闷熄,或在土堆里捂炮之后收集起来的。

    这种炭火力不够猛,不耐烧,可能影响火药威力。

    他和他爹烧的是卖给大户人家的焖烧炭,挖个土窑,用泥巴隔绝空气,木柴焖烧五到七天,然后开窑急冷。

    这样烧出来的木炭火力旺,还耐烧。

    赵立宽当即便带调了两队人马,共二十人听他指挥,让他把所有的木炭都按他说的烧出来试试。

    之后配出来的新火药居然跟王宝说的大差不差。

    柳木炭的火药燃烧明显更迅速,杉木的则威力更大不少,响亮不少。

    而麻杆烧出来的燃烧很慢,比之前的引线火药更好。

    他当时就提拔王宝为工兵营都头,赏钱一百两,让他跟在冯智身边做事。

    有王宝作为表率,工兵营里越来越多人兴奋不已,纷纷开动脑筋想办法,建言献策。

    其中多数是不可用的,不过沙里淘金,还是有不少能用上。

    两人及十几名亲兵很快到了地方,是在梁州北段城墙下的一处小作坊。

    这就是工兵营这一个月集思广益的另一个成果,对火药运输流程的改进。

    见他们到来,在场工匠连都站直身子行礼。

    赵立宽摆手道:“免了,不用多礼,直接说正事。”

    工兵们连将他们准备的物件一一拿出来摆好。

    冯智上前,从左到右介绍。

    先指着面前一个矮木桶道:“大帅,这木桶就是装门用来装火药的,里面一层油纸油,外面涂桐油,用来防水,再用蜡封口。

    这样即便雨天也不会受潮,我们试了,直接泡水里三天以下也没事。

    而且每个木桶装满火药也不到五十斤,这样哪怕一个炸了,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害。

    赵立宽蹲下仔细检查了特制木桶:“可以,人多就是脑子多,这办法靠谱。”

    等他起身,冯智又拿过一个布包展示。

    “大帅,这里面包着生石灰,放在里面能防潮。”

    赵立宽拿过看了点点头,“这个不错。”

    冯智继续往后,向他展示了新的马车,车辆上到处都覆盖浸水皮革。

    车轮也换新的,因为普通军用运输马车车轮上镶了铁加强结构。

    “大帅,这能车去了铁件,能防止火星或暴晒,押运的人一律不得携带铜铁等器物,这样更加安全。”

    赵立宽连连点头:“短短一个月,你们弄出这么多名堂,不错,很不错!

    你们这押运火药的办法要尽快推广,这种车有几辆了?”

    “禀大帅,改了八辆,足够用了。”

    赵立宽很高兴,对在场工兵道:“干得好!

    功劳给你们记上,本帅自然奖赏,接下来你们还要总结火药运输的注意事项,禁忌和规则。

    冯智,你全写下来,到时候交给我看。”

    “诺!”冯智领命。

    赵立宽越发高兴,很多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先把使用火药的流程和制度完善,并排除错误,然后大规模训练士兵,让他们适应。

    以后火药真能大规模普及时,才不会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