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02章 邓艾
    随着慕容龙城被虚若无等人牵制,独孤求败被燕飞等人牵制。

    燕国彻底没有了主心骨。

    现如今的大势已经完全落入了慕容复手中。

    然而,此刻的慕容复,却已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虽然慕容龙城早在很久之前便已经告知了慕容复应该怎么做。

    可是到了战场之上。

    显然远没有慕容龙城说的那么简单。

    明军压境。

    面对秦良玉的白杆军精锐。

    燕国一场都未曾胜过。

    一路被明军打到了燕国首都。

    而这一战若是再败了,燕国也算是灭了。

    而哪怕是这个时候。

    燕国之主慕容龙城依旧下落不明。

    夜色如墨,繁星隐匿,唯有燕国都城的轮廓在黑夜中若隐若现。

    而就在都城的不远处。

    明军大营之中,中军帐内灯火通明。

    秦良玉端坐主位,一身戎装衬得她英气逼人。

    周瑜、陆逊、司马懿等人分列两侧,气氛凝重而肃杀。

    “此城城防坚固,慕容复收缩兵力,据城死守。”

    “强攻之下,我军纵然能下,伤亡必巨,且迁延日久,恐生变故。”

    秦良玉清冷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诸位,破城之策,需尽快定夺。”

    陆逊率先开口,他儒雅的面容上带着一丝决断:

    “大将军,近日天干物燥,风向利于我军。”

    “我建议,可动用‘神机’之利,以装载火油弹之机关兽,趁夜飞临城空,纵火焚城。”

    “大火一起,敌军必乱,我军再趁势猛攻,可收奇效。”

    周瑜微微颔首,补充道:

    “伯言所言甚是。”

    “火攻乃速胜之法,可最大限度摧毁敌军抵抗意志。”

    “我军新式机关兽,燕军尚未熟知,正可打其一个措手不及。”

    “只需一场大火,慕容氏倚仗之坚城,便将化为焦土。”

    火攻之策,狠辣而有效,帐中不少将领都露出赞同之色。

    若能一把火烧了这燕国都城,确实能省去无数攻坚的麻烦。

    然而,一直沉默不语的司马懿,此刻却缓缓摇头,出列拱手道:

    “大将军,二位将军之策虽佳,然懿以为,尚有可虑之处。”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位以韬略着称,平日多居于幕后的文士身上。

    “仲达有何高见?”

    秦良玉问道。

    司马懿走到沙盘前,指向龙城模型:

    “其一,若行火攻,玉石俱焚,必然会激起城中军民死战之心,更会将那些可能被迫依附、心向故宋或心存犹疑者,彻底推向慕容复。”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其二,陛下志在九州一统,非仅毁灭。”

    “燕国之地,未来亦是大明之土,燕国之民,亦是大明之民。”

    “若能以较小代价,相对完整地取下此城,并争取部分民心,方为上策。”

    周瑜皱眉:

    “仲达之言虽有道理,然慕容复紧闭城门,严防死守,不行雷霆手段,如何能速破?”

    “拖延下去,若北面草原或有变故,亦或大理战事有变,于我军大局不利。”

    司马懿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声音压低,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说服力:

    “故而,懿建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我军可伴装筹备火攻或大规模攻城,吸引敌军注意。”

    “同时,遴选精锐,借飞行机关兽之力,于今夜悄然空降入城!”

    “空降入城?”

    帐中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这想法可谓大胆至极。

    “不错。”

    司马懿笃定地道。

    “正如陆将军所言,燕军对我军机关兽之能知之甚少,更想不到我军敢以精锐孤军深入。”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的城门位置:

    “慕容氏以武力立国,根基未稳,城内必有心怀异志者,或是昔日宋国旧吏,或是被慕容氏压制的其他部族。”

    “我军精锐入城,制造混乱,若能趁机联络城内反慕容势力,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届时,我大军便可长驱直入,一举定鼎。”

    秦良玉陷入沉思,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她深知白杆军虽善山林野战,但攻城并非其最强项。

    若能避免惨烈的蚁附攻城,无疑是上之选。

    而司马懿的计策,虽然冒险,却直指要害。

    片刻后,她抬起头,目光锐利:

    “仲达之策,更合我意。”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慕容龙城倒行逆施,强掠此地,民心未附,此确是我军可乘之机。”

    “便依仲达之策行事!”

    说罢,秦良玉看向司马懿:

    “只是,这率领精锐入城之人,需智勇双全,临机决断,责任重大……”

    “要知道,此次通过机关兽入城,哪怕只是入城也是十分危险的。”

    “些许不慎,便可能是粉身碎骨。”

    她话音未落,司马懿已然躬身,声音清晰而坚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将军,懿不才,愿推一人。”

    “司马先生请言。”

    “我有一门客,名唤邓艾。”

    “我愿立下军令状,以性命担保他能够做到。”

    听着司马懿的话

    所有人都难以置信地看着司马懿。

    这邓艾又是什么人?

    他当真能够担此重任吗?

    秦良玉英气的眉毛也挑了一下,她沉稳地看向司马懿,声音听不出喜怒:

    “仲达,军国大事,非同儿戏。”

    “这邓艾,是何许人也,竟得你如此看重,甚至愿以性命相保?”

    司马懿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神色不变,从容解释道:

    “大将军,诸位将军,邓艾,字士载,乃汉州人士。”

    “他年少时便有壮志,虽曾为屯田民,然精习兵策,尤善洞察地理,于奇袭、险战颇有心得。”

    “其人性情坚韧,临危不乱,有孤胆之勇,更有决断之智。”

    “他投于我门下,我观察日久,深知其才,足可堪当此任。”

    他顿了顿,继续道:

    “此番入城,非匹夫之勇可成。”

    “入城之人需在绝境中寻得生机,在混乱中把握契机,更要能迅速判断形势,联络可能的内应。”

    “邓艾之能,正在于此。”

    “懿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若邓艾不能完成任务,或泄露军机导致失败,懿甘当军法!”

    帐内再次沉默。

    司马懿的为人,众人皆知,谨慎多谋,从不做无把握之事。

    他能如此力荐,甚至立下军令状,可见对这邓艾确有极大信心。

    秦良玉沉吟片刻,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司马懿,看到他口中那位“邓艾”的虚实。

    最终,她缓缓点头,决断道:

    “好,既然仲达如此力荐,本将便信你一次。”

    “即刻传邓艾来见!”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