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碓?!
    文商们面面相觑。
    此物也是公孙劫最早于赵国推行。
    结构简单,老农都能仿造。
    简单说就是杠杆原理。
    头重尾轻。
    前面有碓头,用以舂米。
    尾部则呈扁平,方便踩踏。
    妇人踩上一脚。
    木碓便高高抬起。
    松脚后,堆头重重落下。
    石臼内的木料便被捶打出汁。
    踏碓是早早就传至各国。
    这玩意儿没什么仿制难度。
    只要看个眼就都知道。
    为此公孙劫还得了个外号。
    也都称他为公孙踏碓。
    说起这踏碓,也有些故事。
    公孙劫那时刚任上卿。
    赵王就让他挑些隶妾。
    所谓隶妾,就是犯罪的女子。
    被罚做舂米这种劳役。
    有些隶妾双手都是水泡。
    公孙劫就想着让她们轻松些。
    所以回去就捯饬出了踏碓。
    此物一出,瞬间风靡邯郸。
    再后来就传至别国。
    公孙劫走上前去。
    指着踏碓。
    “此物也是造纸的关键。”
    “经过浸沤的木料不断捶打。”
    “期间时不时要往里面加点水。”
    “不必太多,方便捶打就行。”
    公孙劫的到来。
    令所有妇人都很激动。
    一时间干起活来都有劲了。
    公孙劫转了大半圈。
    目前还是刚起步。
    光靠人力还是差点意思。
    后续还是得改良。
    可以造连机碓。
    利用水力带动踏碓。
    日夜不停的捶打木料。
    所以,他将造纸坊建于灞水旁。
    就是为了利用水力!
    当然,这和此次买卖无关。
    公孙劫也不会出售此技术。
    他绕着踏碓看了两圈。
    “你们看,这种就差不多了。”
    “这时候就将其加进纸槽内。”
    “纸槽内有清水。”
    “还需要加上蘖汁。”
    “蘖汁就是防虫防腐的关键。”
    “蘖汁?!”
    秦甲顿时愣了下。
    蘖树各地其实都有。
    可谁能想到其汁水能用来造纸?
    公孙劫只是浅笑。
    来到了纸槽前。
    “吾等见过丞相。”
    “你们忙自己的。”
    公孙劫抬手示意。
    纸槽前还站着熟人渔媪。
    身后则有着诸多的学徒。
    渔媪气色明显好了些。
    她家的幼孙也在工坊帮工。
    其实就是干点杂活而已。
    不给工钱,但管两顿饭。
    主要也是能有人看着。
    现在渔媪可是造纸坊首席大匠。
    全靠她带着学徒捞纸。
    “经过沉淀后,便可捞纸。”
    “捞纸这步是造纸中最关键的。”
    “没有技巧,唯手熟尔。”
    “借助竹帘直接捞纸。”
    “捞的纸浆不能多,也不能少。”
    文商们看的都很认真。
    一个个屏住呼吸。
    渔媪现在已是相当熟练。
    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双腿扎着马步。
    握着竹帘快速沉入水中。
    经过不断晃动,猛地抬起。
    竹帘上就有了层薄如蝉翼的纸。
    “好!”
    文商们皆是鼓掌叫好。
    他们也都看出这步的重要性。
    的确是造纸最关键的一步。
    没有技巧,全靠经验。
    渔媪只是简单看了眼竹帘。
    确认无误后,便交给学徒。
    “走,去前面看。”
    “这步就是压纸了。”
    “竹帘拆开,纸张落在木板上。”
    “每层都盖上木板。”
    “最后再压上块巨石。”
    “压上一日夜后,便可晒纸。”
    公孙劫指向远处的空地。
    稚童们正在将一张张纸铺在地上。
    同时将晒好的纸收起来。
    一层层铺好后再用木板压着。
    然后再放上块石头压实。
    看着一张张的黄纸。
    秦甲等文商上前拿起品鉴。
    质量甚至比邯郸纸还要高!
    闻起来有股独特的清香味。
    纸质偏光滑。
    摸起来就犹如绢帛。
    薄厚恰到好处。
    若是用来做书,绝对好卖!
    “这纸可真好!”
    “丞相,刚才的渔媪是秦人?”
    “自然。”
    “那她怎么如此熟练?”
    “呵。”
    公孙劫顿时一笑。
    “她家境贫寒,孤老无依。”
    “平时就以竹筐捕些小鱼小虾。”
    “久而久之,也就熟能生巧。”
    “其过程与捞纸极其相似。”
    “所以我就请她为大匠。”
    秦甲等人顿时恍然大悟。
    若是如此,那他们也能试试。
    类似渔媪这种人到处都有。
    年纪大了,无依无靠。
    种地也难有产出。
    那就只能用力的活着。
    “诸位,现在可还满意?”
    “本相可没有任何隐瞒。”
    “这两万石粟米,值不值?”
    “值!”
    他们皆是点头。
    “丞相放心!”
    “契卷已签,我们就不会反悔。”
    “我们燕国粮食会陆续送至。”
    “建文侯,我有一事相求。”
    齐国文商面露犹豫。
    “请说。”
    “齐地距离咸阳太过遥远。”
    “运两万石粮食,损耗甚多。”
    “我们可以铜钱代替部分粮食。”
    “再用海盐换一些。”
    “粮食最多只能出到五千石。”
    “也行。”
    公孙劫并未强求。
    齐国距离咸阳确实遥远。
    一来一回,起码得半年时间。
    这么多人运粮,成本太高。
    齐地靠海。
    仰仗鱼盐之利,生活富庶。
    他们的海盐可是相当出名。
    “拜谢建文侯!”
    齐国文商连忙起身长拜。
    五千石粮食,他还是能做主的。
    至于海盐的话更加不缺。
    反倒是比粮食还多。
    “建文侯,我们燕国……”
    “具体的你们与姚贾谈吧。”
    公孙劫摆了摆手。
    这种旁枝末节他也懒得管。
    作为丞相,也无需事事亲为。
    整体框架定下来便可。
    “你们这段时间可留在蓝田。”
    “若是得空,也可来这看看。”
    “制作流程也都在书上写着。”
    “若有不懂的,就来此看看。”
    “多谢建文侯!”
    他们同时抬手作揖。
    “不过有句话得提醒你们。”
    “造纸坊后面可不能进去。”
    “若被抓起来,就不好看了。”
    “唯!”
    公孙劫没着急走。
    工坊正好是要派饭。
    他就想着吃完再走。
    造纸坊其实目前还未建完。
    首先就是水车还未搭建起来。
    木工还在加班加点的赶制。
    主要还是公孙劫要求高。
    尺寸稍微不对,就得返工。
    还有就是要建造印刷坊。
    光有造纸术肯定是不够的。
    印刷同样是极其重要。
    包括后续更有大用!
    如此重要的地方,自然得设限。
    哪怕还没建好,也不能随便出入。
    “诸位,开饭咯!!!”
    秦人那独特的大嗓门响起。
    公孙劫旋即一笑。
    “正好,诸位也尝尝工坊的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