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坊很缺人。”
    “你若是得空,也可干些杂活。”
    “或是帮工匠做火炕。”
    “总能混口饭吃。”
    “这……不会有事吧?”
    槐面露恐惧,有些害怕。
    公孙劫则是心领神会。
    这其实和商君有些关系。
    商君变法后,秦国开始编户齐民。
    将百姓分门别类。
    士伍种田打仗。
    工匠制造工具。
    商贾贩卖有无。
    官吏则治理地方。
    还有刑徒和奴隶。
    以及没啥人权的赘婿。
    户籍就相当于是标签。
    打上去后不能轻易更改。
    作为农户,就得好好种地。
    别想着说搞点小发明。
    这种不光无功,反而有过!
    这叫越官而功!
    实际上不光秦国如此。
    韩昭侯就干过类似的事。
    有回他喝醉酒睡了过去。
    等他醒后,发现披着件衣裳。
    他觉得相当暖和。
    想赏赐给他披衣裳的人。
    结果发现是典冠给他披衣。
    于是他惩罚了典衣和典冠两人。
    典衣是因为失职!
    而典冠就是越权!
    这就是典型的法家思想。
    韩非就曾说过:
    使鸡司夜,令狸执鼠。
    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
    槐就是典型的士伍籍。
    平时耕种,战时为伍。
    私底下修些农器是无所谓的。
    但不能以工事谋利!
    否则就是犯法!
    公孙劫淡然摆手。
    “放心,不耽误农事便可。”
    “待开春后,可继续务农。”
    “拜谢丞相!”
    “这是大王的功劳。”
    公孙劫则是浅笑。
    这其实就有点类似于农民工。
    也别觉得奇怪。
    宋朝时期就有农民工。
    至于原因也有很多。
    土地兼并,百姓耕地面积不足。
    种植技术提升,释放了劳动力。
    所以百姓农时务工挣点钱。
    像陶瓷,纺织,制盐,制茶……
    公孙劫则是略有不同。
    他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提高生产力的同时。
    还能让百姓跟着沾光。
    此外他有很多事想要做。
    需要有娴熟的工匠帮助。
    像寺匠是有任务的。
    他们以官方需求为主。
    比如说现在要准备伐赵。
    那一切都得以军械为主。
    毕竟这就是战时经济。
    公孙劫也不好意思调动寺匠。
    所以就想到这个法子。
    “行,那我们再去别家。”
    “恭送丞相!”
    槐拄着木杖送出门去。
    此刻还下着小雪。
    公孙劫披着羔裘。
    打着竹伞。
    留下一连串的脚印。
    扶苏则是尽力跟在后面。
    “先生,还有五户人家要去。”
    “嗯。”
    “先生,我有一事不明。”
    “什么?”
    扶苏睁着清澈的眸子。
    “先生师从荀子。”
    “想必以儒家理念为主。”
    “这段日子也都是为民为国。”
    “然先生却常说法家之言。”
    “这不奇怪。”
    公孙劫放慢了脚步。
    “没错,荀师虽是儒家之人。”
    “可其思想却是儒法结合,礼法兼治。主张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所以,我称他为儒家现实主义代表。”
    “李斯韩非,皆是集法家大成。”
    “浮丘伯、毛亭皆精于治《诗》。”
    “还有张苍,涉猎百家。”
    公孙劫顿了顿。
    他说的这些都是他的师兄。
    也都是荀子的亲传弟子。
    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
    这年头荀子名头相当响亮。
    堪称战国末年的第一学阀。
    还有人打着荀子的幌子招摇撞骗。
    有的只是听过几堂课。
    就自称为荀子徒弟。
    没办法。
    谁让荀子名气大呢?
    这时候的荀子就是张名片。
    也是最好的学历证明!
    想想李斯入秦。
    为何能被吕不韦相中?
    自然就是因为他师从荀子。
    当然这不是否认他的能力。
    可他若非有这层身份在。
    他根本就见不到吕不韦。
    作为荀子高徒。
    手里就握着张清北毕业证。
    不论去何地,总有面试机会。
    至于能否留下,就看个人本事了。
    “至于我……”
    “资质较为愚钝。”
    “学了两年,只懂四个字。”
    “什么?”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扶苏挠了挠头。
    满是不解的看着公孙劫。
    “我对百家之言皆有涉猎。”
    “也看过《吕氏春秋》。”
    “在我看来,各家皆有所长。”
    “这个世道不是非黑即白。”
    “上位者要懂得审时度势。”
    “挑选合适的治国之法。”
    “为政多年,也有些心得。”
    “谓民智不可取,民心不可失!”
    扶苏似懂非懂的点头。
    喃喃自语。
    品读着公孙劫的话。
    这可都是他的血泪经验。
    倒也不必太过抬杠。
    觉得公孙劫看不起民智。
    是因为目前民智未开。
    国策不可能面面俱到。
    很多时候都会损伤部分人的利益。
    时时刻刻都有电车难题。
    不去做,会牺牲很多人。
    去做,会牺牲少部分人。
    这就是没办法的事。
    至于民心就更简单了。
    这是儒家老生常谈的话题。
    “先生,先生!”
    “我也来了!”
    “你看我抓到只野鸡!”
    将闾提着只野鸡。
    乐呵呵的走了过来。
    公孙劫顿时挑眉。
    没等他开口,扶苏就站了出来。
    “将闾,你这是作甚?”
    “先生让你送温暖。”
    “你跑去抓野鸡?”
    “大兄先别急。”
    将闾此刻是相当激动。
    “先生现在最愁的不是肉吗?”
    “我在路上仔细算过。”
    “以我狩猎的本事,半个月起码能搞到五百斤的猎物。”
    “在蓝田这多找些猎户。”
    “半个月打到百万斤肉,不成问题!”
    “如此一来不就不缺肉了吗?”
    “……”
    “……”
    公孙劫是哭笑不得。
    最后拍了拍将闾肩膀。
    “我觉得你还是回宫去吧。”
    “以后送温暖,我给你送一份。”
    “以你这智商,以后怕是难咯……”
    “先生莫非不信我?”
    将闾当即掏出木弓。
    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
    “我的箭术很强的!”
    “就是百步穿杨都不成问题!”
    “可蓝田没这么多野兽啊……”
    公孙劫是满脸无奈。
    半个月百万斤?
    你小子是把蓝田人也算进来了?
    还是觉得当地野兽能按时刷新?
    别忘了,现在是冬天!
    山林里面连根毛都难瞧见。
    抓到只野鸡,就不知自己叫什么。
    “将闾啊……”
    “你好自为之吧!”
    扶苏长叹口气。
    轻轻拍了拍将闾肩膀。
    突然有种深深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