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7章 蛮幸福的
    看到众人都喜滋滋地拿了肉,回家去了,苏浩这才给梁大妈割了足足有五六斤的一大块肉。

    还把剩下的头蹄内脏,都给了梁家。

    一头300多斤野猪的内脏得有六七十斤肉,秦爷爷那儿也就是拿去了五六斤,其他邻居,搭个腰子,给块肺子,割段肠子的,让苏浩送的已经七七八八。

    给梁家的,主要是那颗大猪头,还有猪蹄、猪尾巴。就这些,连骨头带肉的也得有六七十斤。

    梁家拿出了一个大洗衣盆,盛了足足一盆子。

    搬都搬不动。

    高兴的梁大妈乐呵呵的,直说要不了那么多,还非要给钱。

    其实,在刚才分肉的时候,也有人要给钱。这时代,大家馋肉不假,可都要个面儿,白吃别人的东西,觉得丢人。

    可都被苏浩拒绝了。

    梁家的钱自然更不能要。

    最后,梁大妈只好说,等煮熟了,再给苏浩家拿回去一些。

    别看给梁家的肉最多,但苏浩知道,这些肉在梁家,也吃不了三天。

    主要是梁家人多,而且能吃。

    梁大爷在机械厂铸造车间,是个翻砂工,膀大腰圆的,本就能吃。粮本上的供应粮,每个月的定量就有54斤。

    这54斤的定量粮,都不够他自己造的。

    曾经有一次,梁大爷实在是馋肉了,就自己在街上,买了二斤卤牛肉。清真肉店买的,喷儿香。

    梁大爷也没有拿回家,蹲在马路牙子上,一个人全给吃了。

    结果回来后,牛肉在肚子了泛开了,憋得梁大爷捂着肚子、“哼唧哼唧、哎呦哎呦”地、野猪似的叫了一晚上。

    第二天都没去上班。

    这让梁大妈那份骂,骂得梁大爷都没脸见人了,都成机械厂的笑话了。

    不仅如此,梁家,还有3个愣头小子呢。

    这3个愣头小子,大儿子粮仓18岁,二儿子粮库16岁,三儿子粮囤14岁,排着队往大长。

    除了10岁的小丫头梁燕,个个都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龄。

    拳头大小的窝窝头,每个人一顿饭都得造四五个。

    吃白面馒头,八个都不够!

    大儿子、二儿子目前都还没正式工作。

    没有正式工作,定量粮就少。

    虽然梁大爷的工资不低,每个月70多块钱。虽然3个儿子,梁仓、梁库地叫着,可架不住以他为主,他之下的仨儿子,个个太能吃。

    就算是真给梁家一个大粮仓,恐怕都不够吃。

    吃的梁大爷每个月,都不得不到鸽子市去买高价粮;去丰台火车站旁的货场,去扫麻袋里漏下来的玉米子儿。

    能吃的原因,就是因为肚子里没油水。

    要说这人,还真不能缺了肉。一缺了肉,仅靠着粮食那点碳水化合物,是提供不了多少能量的。

    为啥说“越穷越能吃”呢?就是这个道理。

    苏浩一下子给他家这么多肉,比过年还肥,梁大娘高兴得合不拢嘴。粮囤的腰也不疼了,马上一起蹲在地上,开始生炉子燎猪毛、搁水管子那儿洗下水。

    “大妈,等会儿我梁大爷回来,我用用他的自行车。”

    苏浩拎着剩下的小半扇猪肉,和地上的东西回家,又是对梁大妈说着。

    “成,一会儿你梁大爷回来,我就喊你。”

    梁大妈应着。

    “刚回来,不老老实实地在家待着,又要去哪?”

    老妈刘慧婉立刻用盯特务的眼神,盯着苏浩。

    “老妈,我找到工作了。”

    苏浩一边推着老妈进屋,一边低声说着,“我打算去看看帮忙的领导。”

    “你可别再忽悠老妈了。”

    刘慧婉瞥了苏浩一眼,显然是被忽悠怕了,并不相信苏浩,“就给我在家待着,哪儿也别去。”

    又是拽了一把苏浩身上的工装:“这衣服哪儿来的?别跟我说是工厂发的。”

    “嘿嘿,这不进山打猎吗,委托商店买的。”

    苏浩也实在是编不下去谎了,编的他都要吐了,只好老老实实地承认。

    “你哪来的钱?”

    老妈就像是审犯人一样,继续追问。

    不过这可难不住苏浩,苏浩一伸手,便是从衣兜里掏出来了他的卖猪钱。

    整整30张“大黑拾”!

    “你看,我卖猪的钱!”

    “猪,都是这次进山打的,回来都卖给机械厂了。”

    “用猪肉换工作,他们答应让我进厂,干采购员,明天就去办入厂手续!”

    苏浩连连说着。

    他为了不让老妈太过震惊,捡紧要的说,说得尽量简洁一些,但刘慧婉还是一声惊呼出口:“真的?”

    想想自己的儿子,除了这次骗了她,从小到大都还是蛮诚实的,也就信了。

    “不许乱花!”

    说着,一把抢过了苏浩的手中钱,“妈给你存着,将来娶媳妇!”

    “怎么都这样?好像我娶不上媳妇似的。”

    苏浩想起了奶奶看到他买的槽子糕时说过的话,一模一样的。

    嘟哝了一句,“得,又回到解放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煞有介事地耸耸肩,好像极为不满似的。又对刘慧婉说着:“老妈,娶啥媳妇也用不了那么多钱啊!

    我想买辆自行车。”

    面色凄苦地求着老妈。

    心中却是暗自庆幸,“得亏没都拿出来,要不,肯定都被没收!”

    他这次卖野猪,总共卖了867.36元。

    拿出300元,自己兜兜里还剩567.36元,加上上次系统奖励10张“大黑拾”,花剩下的,还有610多块钱!

    其实,这300块钱,他本来就是要给老妈的,买啥自行车?逗逗老妈而已。

    他买自行车也不用老妈花钱。

    “财不外露,以后有钱,说什么也不能让老妈知道了。”

    心中又是谆谆告诫自己。

    他知道,就是自己现在拿出1万块钱,老妈也不会允许他买四合院。至于收古董,老妈知道了,还不得打死他?

    这些东西,在老妈眼里,那都属于没用的东西。

    “你有自行车票吗?”老妈问。

    “没有!”苏浩摇头。

    “那等你有了自行车票再说!”

    老妈直接将钱收起。

    “你那屋的箱子是怎么回事?”

    然后又是问道。手指苏浩,脸上带着疑惑,甚至有惊恐:“小浩,我瞅那俩箱子,里面装的不像是什么好东西。

    咋那么沉尼?”

    低声说着,“你可别让人哄骗了,给别人隐藏了赃物、或者是枪炮啥的。”

    老妈受厂里的教育多年,警惕性还是蛮高的。

    后世四九城的“小脚侦缉队”,大概就是这个时候形成的。

    “那不都给你留纸条了吗?是我……”

    “小浩,你大爷回来了。”

    苏浩正在辩解,门外传来梁大妈的喊声。

    “哎,我就来。”

    苏浩答应一声,将肩头依然背着的加兰德放下,就要向外跑。

    “站住!”

    刘慧婉喊住了他,“你就这么空着手去看领导啊?”一指地上的鱼,“把这鱼也给他拿上吧。”

    “不用!”

    苏浩摇摇头,忽地心思一转,“给拿点钱和票就成了,我给他买点烟酒啥的。”

    “这鱼不行吗?”

    刘慧婉问,“这得有二三十斤,还是带鱼。听你爷爷说,也只有咱大山里的寒龙潭,有这种冷水鱼。

    好吃着呢。”

    老妈倒是知道,这鱼的来源。

    “好吃就留着咱自己吃吧,小妹爱吃鱼。”

    苏浩摇头。

    “咱家还有你走前儿留下的鱼肉呢,我都晒成鱼干儿了。”

    刘慧婉还是有点不乐意拿钱。

    “那就拿半条,再买点烟酒。”

    “还是要花钱呢。”

    “那不花钱咋办?人家把事儿给办了,总得去谢谢人家啊。你看东跨院的范家,给他家板儿早就跑上了,不知道礼都送多少了,还没办成。

    咱这……”

    按说老妈也不小气啊,来自后世的车厘子都一把一把地往外送;大半儿野猪肉给邻居分了,也没见老妈说什么。

    怎么一到钱上,就变得这么小气了呢?

    “成!”

    老妈刘慧婉一咬牙,从那些钱里拿出了一张“大黑拾”,“一辆自行车就135,这又要走10块,你不把这些钱再要走,你是不甘心!”

    塞给了苏浩。

    “再来一张。”

    苏浩依然伸着手,“咋不得给点早点钱呢?”

    “吃早点还要花钱?你有那么多粮票吗?每天早晨我给你做。”

    老妈说着,打了一下苏浩的手,将钱收起。又是从地上,拿起那条“淡水带鱼”,放到案板上,从中一剁两半。

    “拿前面的吧,给人送礼,好看点。”

    又是走进里屋,拿出了两张酒票和两张糕点票,塞到苏浩手里:“给人家买点好的。”

    “就十块钱,还让我给人家买点好的。”

    苏浩很是不满地收起了酒票、糕点票,嘴里可怜兮兮地嘟哝着,“买了烟酒,我毛都不剩了。”

    然后拎着那半条鱼,走出了屋门。

    “早点回来,第一次上门,别在人家吃饭!”

    背后传来老妈的叮嘱声。

    “不吃他的,我就不这点儿去了。”苏浩心里说着。

    其实,他也就是逗逗老妈。

    “老妈这也是苦日子过多了,看到这么大一笔钱,怕我乱花。这年代的人都这样!”

    居安思危,种花家人爱存钱,几千年来,生活一直靠天吃饭、不稳定的缘故。

    后来的三年大旱,就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苏浩倒是发现,有人管着,为你操心着,也蛮幸福的……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