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2章 凤凰裙
    “去年市纺织厂花重金引进了一台意大利提花机,听说那机器织出来的布料薄如蝉翼,透光性极好,特别适合做轻盈飘逸的礼服。我现在就打个电话,去找刘永钧试试。”

    说完,快速拨通了刘永钧的号码。

    电话响了两声后接通,那边的声音还带着一丝沙哑。

    “真丝绡?”

    他顿了顿,缓缓说道。

    “仓库里倒是还有两匹样布,是年初从意大利机器试产的第一批成品,本来是给一家外贸公司预留的,但他们后来取消了订单。我一直没处理。”

    苏晓玥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明天一早,我让人给你送去。”

    刘永钧继续说。

    “不过得提醒你,这布没做大规模生产,纹理和普通真丝绡有点不同,你们得抓紧时间做测试。”

    “太谢谢你了!”

    苏晓玥长出一口气。

    “价格按外贸价算,我叫财务明天一早就把款打过去。”

    “不急着付钱。”

    刘永钧突然打断她。

    “听说你们这次是要冲黎国时装周?如果真能登上老佛爷的陈列架,那是给华国服装行业争光的事。我们厂虽然不算大,但也该出份力。布料你先用,等事成了,再谈别的也不迟。”

    第二天一早,一辆货车便将两匹真丝绡送到了设计工作室。

    苏晓玥亲手接过。

    指尖触到那层布料时,心中涌起一阵悸动。

    这正是她要的质感,轻盈、透亮,却又不失韧劲。

    她和林美瑶立刻拿着设计图冲进样衣坊。

    然而,刚动工不到半小时,负责凤凰裙的老师傅就停了手。

    “这腰上的褶子,做不出来。”

    老师傅眉头紧锁,手指在纸面比划着。

    “问题出在这块区域的结构。布太软了,根本撑不起这么复杂的立体褶裥。要是按图纸缝,一挂上人台,立马就塌下去了。”

    苏晓玥接过那块裁好的布料,试着用别针固定腰侧的褶位。

    果然,布料滑落,只剩下一团软塌塌的皱褶。

    她盯着人台,眼神渐渐失焦。

    两秒后,忽然睁大了眼睛。

    她想起来了。

    上辈子,她在黎国进修时,曾在一位老师傅的工作室见过一种技法,叫做“水线定位”。

    那是用极细的浸水丝线,在布料内部预先勾勒出支撑结构。

    等布料自然晾干后,水线收缩,形成隐形骨架。

    既能保持形状,又不会影响外观的轻盈感。

    “我有办法了。”

    她低声说,语气坚定。

    “我们试试水线定位。用蜡线在内层缝骨架!”

    她抓起绘图笔,在纸上迅速勾勒。

    “这样处理的话,外层的布料依旧是柔软的、可以随人体活动而自然摆动,但因为有了蜡线作为内在支撑,整体轮廓就能稳稳地固定住,不会塌、不会乱,还能保持优雅的立体感。”

    老师傅站在一旁,手里捏着一段蜡线。

    他犹豫片刻,还是按照她的方法试了试。

    刚完成第一件样衣,整个工作室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只见那衣裙的褶子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垂落下来。

    更神奇的是,当模特转身时,那些褶皱竟随之微微晃动。

    林美瑶绕着人台转,眼睛也越来越亮。

    “这也太厉害了吧!”

    她终于忍不住叫出声。

    “这根本不是做出来的衣服,这是……是艺术品!”

    整整三天三夜,整间工厂灯火通明。

    十件主推样衣在争分夺秒中一件件诞生。

    特别是那件最为瞩目的凤凰裙,刘小英用上了祖传的虚实绣法。

    远处看,金线织就的凤凰展翅欲飞。

    近处细观,每根羽毛都由浅至深层层晕染。

    阳光洒落其上时,整只凤凰宛如活了过来。

    林美瑶站在展厅中央,目光久久无法移开。

    终于,她低声喃喃道。

    “这颜色……简直像把清晨穿在身上了。”

    她转头看向苏晓玥,声音有些发抖。

    “我们……真的能做出这样的东西?这是……我们做的吗?”

    样品被打包装箱的那一刻,夜色正浓。

    郑芳早已联系好航空货运公司,确保这批包裹以最快的方式直发黎国。

    凌晨两点,快递车驶出厂门,朝着机场疾驰而去。

    等消息的日子,苏晓玥没有停下脚步。

    她把厂里所有骨干技术人员全部召集到会议室。

    黑板上挂着白板笔写下的计划表。

    “申请只是第一步。”

    “如果飞裳的品牌通过评审,正式入选黎国时装周,咱们就必须在短短三个月之内,赶制出三十五套完整的高级成衣。”

    她顿了顿,环视一圈,继续说道?

    “这事儿对飞裳来说,简直就像背着一块巨石去爬陡峭的高山,每一步都要拼尽全力,稍有松懈就会滚落下去。我们必须赢,但我们更得准备好了才能赢。”

    车间里的人都沉默了。

    现在手头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之后。

    如果再接下时装周的任务,那就意味着接下来每个人都得天天熬通宵。

    “我建议组个特战队。”

    刘琴芬忽然开口。

    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画了个方框。

    “从全厂挑几个手艺最稳、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专门负责这几套高定。别的常规订单照常推进,不耽误交货。”

    “毕竟,每款新衣刚推出时,只要先做出几件高质量的样品用于展示和拍摄就够了,后续量产可以慢慢来。”

    “可那样普通单子不是要拖后腿吗?”

    小卫皱眉。

    “真进时装周,媒体一报道,品牌曝光度猛增,后续订单肯定会像雪片一样飞来。到时候咱们既要应付高端定制,又要补基础款,两边都压上来,根本忙不过来啊!”

    “我有个主意。”

    袁丽亚举起了手,语气冷静。

    “最近不是来了好多新人吗?咱们完全可以新开一条生产线,由老员工一对一带着新手,专门负责基础款式的制作。这样一来,既能锻炼新人,又能释放出主力团队的精力。”

    “而我们核心小组,就只专注于时装周这三十五套高端成衣。这样才能保证作品质量,也才能真正打出飞裳的招牌。”

    会议一直开到夜里十一点。

    最终大家达成一致,定下了一个“双线并进”的应对方案。

    老生产线不能停,继续全力赶工保暖工装。

    与此同时,新成立的设计团队则要专攻黎国时装周的设计任务。

    此外,还要紧急再招一批临时工。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