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7章 雪中送炭
    “可厂子……真撑不住了。”

    苏晓玥朝窗外望去。

    这厂房是去年才刚刚扩建的。

    原本以为足够容纳未来几年的发展需求。

    可如今连原本宽敞的过道都塞满了各种生产设备。

    “吴海荣那新厂图纸,你看了没?”

    林美瑶忽然转过头来问她。

    “看了。”

    苏晓玥点了点头,声音有些疲惫。

    “但是就算图纸马上通过审批,工地立刻动工,建设周期也至少得两个月。施工、验收、设备进场,哪一环都快不了。”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无奈。

    “眼下订单积压得厉害,再这样拖下去,交货期就要出问题了。所以,只能先租下隔壁那个空置的仓库,改造一下,当成车间应急用。”

    话音刚落,桌上的电话突兀地响起。

    苏晓玥伸手接过听筒。

    “晓玥?是我,吴海荣。”

    声音温和,带着一丝急切。

    “厂房事你不用愁了。我刚联系上深建,他们在北山有一栋旧楼,原本是集团的仓库,荒废好几年了,但结构完好,基本能用。手续方面我可以帮忙打通,只要咱们配合,动动关系就能尽快启用。”

    “明天上午,我带你过去实地看看?你觉得怎么样?”

    苏晓玥眼睛倏地亮了起来。

    “太好了!这真是雪中送炭!明早我就直接去你公司楼下等你!

    一旁的林美瑶似笑非笑地瞥了她一眼。

    “吴建筑师对你这事儿,可真是上心啊。跑前跑后,还亲自给你找厂房,连深建集团的关系都能调动。”

    苏晓玥耳尖悄然泛起一抹红晕。

    她低下头,急忙拿起文件假装翻阅,嘴里小声解释道。

    “他是厂子的股东之一,股份不小,自然关心我们的发展前景。这些事……本就是他职责范围内的。”

    林美瑶笑了笑,眼神意味深长。

    她没再多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第二天上午,苏晓玥如约来到北山。

    眼前的这栋老厂房是一座三层高的红砖建筑。

    苏晓玥跟在吴海荣身后,走进一楼。

    “这一层空间大,层高也够,正好可以改成裁布区。”

    吴海荣抬起手,指向大厅中央的位置。

    “大型裁床摆在这里,材料进出方便,物流路线也能优化。”

    他一边说着,一边迈步向前。

    “二楼窗户多,采光极好,非常适合安排刺绣工位和精细手工活儿。至于三楼,面积适中,视野开阔,完全可以作为设计部的办公区域,再隔出几间独立的小办公室,用于开例会或接待客户也完全够用。”

    苏晓玥点点头,踩上通往二楼的铁楼梯。

    当她踏上二楼平台时,眼前的景象让她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这一层比她想象中还要宽敞许多。

    整整一排落地大窗面向南方敞开。

    阳光倾泻而入,将整个空间照得通透明亮。

    “水电系统是现成的,重新规划一下线路分布,确保负荷足够就行了。”

    吴海荣走到她身边,递过来一份文件夹。

    “空调系统加装几台工业级的,通风和温度都能达标。只要施工队能连夜赶工,监管到位,两星期后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苏晓玥伸手接过文件,不经意间碰到了他的手掌。

    她心头猛地一颤,迅速缩回手。

    “真的……能这么快吗?我记得你之前还说,新厂的整体设计和审批流程,至少要两个月才能完成。这才几天?怎么突然就能腾出一栋楼来,而且两周就能入驻?”

    “这又不是从零盖楼。”

    吴海荣语气轻松。

    “我让深建的施工队伍优先接咱们这单,材料提前备好,工人分成两班倒,工期完全来得及。”

    她心里一暖。

    “谢谢。”

    她声音满含真诚。

    随后,目光缓缓落在方案末尾那张费用明细表上。

    “这租金……是不是还是太高了?”

    “打七折。”

    他淡淡道。

    “深建最近推出了‘扶持创业企业’的特别政策,针对文化创意类项目有专项优惠。咱们飞裳的品牌定位和项目内容,刚好符合申请标准。”

    苏晓玥挑了挑眉。

    这条件听起来确实极为优厚。

    但她心里清楚,要不是吴海荣出面周旋,这样的优惠条款根本不可能落到她头上。

    两人并肩走上三楼的露天平台。

    远处,深市湾的海面在夕阳下泛着波光。

    吴海荣斜倚在铁栏杆上。

    海风迎面吹来,拂动他身上的白衬衫。

    “黎国回来,你打算干点什么?”

    他忽然转过头,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苏晓玥的目光停留在远处正在冒尖的新楼群上。

    “先把眼下这批订单保质保量地做完,供应链稳住,团队磨合好……”

    她顿了顿,声音沉了几分。

    “然后,我想专门招一批年轻人,系统地学老手艺。”

    吴海荣侧过脸看着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像你在苏州找的那个齐师傅?”

    他轻声问。

    “做苏绣那位?”

    “对。”

    苏晓玥点点头。

    “但不光是刺绣。还有盘扣……这些手艺,光靠老师傅手把手带徒弟,传承太慢,也太脆弱。一旦他们年纪大了,没人接,就真的断了。”

    “得有人搭体系,得让年轻人愿意学,也能靠这个吃饭。”

    吴海荣静静听着。

    片刻后,他才轻声开口。

    “需要我帮什么忙吗?深建那边有合作的职业培训学院,还有非遗文化传承的专项基金。咱们可以联合开个班,场地、师资、宣传,我来协调。”

    苏晓玥的心微微一颤。

    她忽然想起黎国的最后一个夜晚,他打来那个电话。

    电话那头,他的声音低低的。

    “等我回去了,有话想跟你说。”

    她当时只回了句“好”。

    现在,站在这里,她几乎要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可这会儿,显然不是说那个的时机。

    太多事未定,太多路未走。

    “当然要帮。”

    她笑了笑,顺势把话题轻轻带开。

    “有你这句话,我就敢把计划写进下个季度的规划了。”

    ……

    回到飞裳厂区时,天边的云层已染成深灰。

    新招来的女工们刚结束培训,结伴走出车间。

    苏晓玥走进去,目光扫过一排排缝纫机。

    大多数工位已经空了,只剩角落里那台还亮着小灯。

    金玉芬低着头,手指稳稳地操控着针脚。

    “还不走?”

    苏晓玥声音很轻。

    金玉芬一哆嗦,针差点扎进指尖。

    她急忙抬眼看向门口。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