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满屋子的军、师、旅、团长都屏住了呼吸,目光齐刷刷落在主位的刘镇庭和门前的刘凤岐身上。
指挥部内的灯光,也随着吹进来的微风跳动着,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坐在那的刘镇庭沉稳如山,身上不自然的流露出上位者的威严。
门前的刘凤岐身形微弓,但整个人身上,都透着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
刘镇庭怎么会不懂刘凤岐的心思?宁陵沟壑里,骑一师几千弟兄的鲜血还没干透。
那些年轻的面孔、临死前的哀嚎,他何尝不记得?
刘凤岐硬闯指挥部的冲动,他不仅不恼,反而生出几分敬佩。
这才是能打硬仗的将领,这才能带出有血性的部队。
如果,刘镇庭真的只是一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将军,一冲动也就答应下来了。
可刘镇庭,是从另外一个时空来的,他的心理年龄要比身体年龄大多了。
所以,他考虑的也更多、更成熟。
如今,洛阳正处于上升阶段,部队也会越来越多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部队这种特殊群体,当然更看重规矩了。
军令已下,各部队的任务都已部署妥当,连友军的策应都安排好了。
若是因为刘凤岐的请战,就朝令夕改。
今后,他还怎么约束其他将领?怎么服众?
满屋子的将领看着呢,虽然今天这事很特殊。
可今日开了这个头,日后谁都能凭着一腔热血违抗军令,这军队还怎么带?
所以,即便刘镇庭想要答应刘凤岐的请求,也得演演戏,对吧?
他沉默着,目光掠过刘凤岐涨红的脸,又看向神情略显紧张的李猛、张强。
最后,随意地扫过在座将领各异的神情。
心里已有了决议的刘镇庭,就看刘凤岐配不配合自己了。
“鸣悟兄。” 刘镇庭缓缓走到刘凤岐面前,抬起手,重重拍了拍他的右肩,对他说:“我知道你和弟兄们的心意。”
“骑一师六千精锐折损大半,那些埋在宁陵城郊的弟兄,是你我心中共同的痛。”
“这笔账,我刘镇庭一天没忘,这次一定好好跟刘茂恩算算!”
刘凤岐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光。
他微微前倾身体,眼神里满是期待,嘴唇动了动,以为刘镇庭要答应了。
“可是,” 刘镇庭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几分威严,眼神也沉了下来,神情严厉的说道:“军令已下,白纸黑字,各部队都已领命准备。”
“若是因为朝令夕改,日后我还拿什么服众?还谈何治军?”
他盯着刘凤岐的眼睛,语气恳切:“你现在不仅是骑一师的师长,还担着我第七军副军长呢,应该懂军纪的重要性。”
“一支没有规矩的军队,就算作战再勇猛,也迟早要吃大亏的。”
“你说是吧?鸣悟兄?”
刘凤岐的脸色瞬间黯淡下去,嘴唇抿成一条直线,选择了沉默。
他当然懂,可他心里过不了那道坎。
如果换做平时,一向沉稳的他,定然不会做出如此冲动的举动。
尤其是,在这种公开场合。
刘镇庭看着刘凤岐失落、不甘的眼神,心里也不好受,开口劝道:“鸣悟兄,骑一师经此重创,只剩一千七百多弟兄。”
“我让你们回洛阳,既是心疼弟兄们,也是想让骑一师早日补充兵源和战马,恢复骑一师的战斗力。”
最后,他拍了拍刘凤岐的肩膀,对他说:“鸣悟兄,你得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啊。”
刘凤岐低着头,依旧沉默不语。
他这次来,是带着骑一师剩余弟兄们的期盼,要为几千埋在宁陵的亡魂们报仇。
若是就这么带着残部回洛阳,弟兄们嘴上不说,心里定然会寒。
一支军队,没了士气,没了军魂,就算补充了兵源和装备,也再也不是当初那支能打硬仗的骑一师了。
他作为师长,不能让弟兄们带着遗憾和不甘撤退,不能让骑一师的军魂葬送在自己手中。
想到这里,刘凤岐猛地抬起头,眼神里的失落被决绝取代。
他迎着刘镇庭的目光,硬着头皮,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异常坚定的说:“总指挥,我懂您的意思,也懂军纪的重要性。”
“但是,我不能辜负弟兄们的期待!”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刘凤岐红着眼,带着哭腔讲道:“宁陵城郊,还埋着我骑一师几千弟兄的亡魂!”
“他们临死前,还在喊着冲锋,喊着报仇!”
“我若是就这么带着剩余的弟兄们回洛阳,怎么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弟兄?怎么面对活着的弟兄?”
刘凤岐深吸一口气,迎着刘镇庭的注视,硬着头皮继续说道:“总指挥,我也知道军令不可违!可为了骑一师的军魂,为了弟兄们的士气,鸣悟甘受任何惩罚!”
“哪怕是军法处置,我也认了!只求您给骑一师一个报仇的机会!”
说完,他这位铁骨铮铮的硬汉, “噗通” 一声单膝跪地。
李猛和张强也紧随其后,三人齐齐跪在地上,齐声喊道:“求总指挥成全!”
指挥部内一片哗然,众将领们纷纷侧目,没想到刘凤岐会做到这个地步。
刘镇庭眼中也闪过惊诧的眼神,连忙上前扶住刘凤岐,想要把他拉起来。
看着他们三人单膝跪地的身影,刘镇庭的眼底深处,悄然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之意。
他心中暗自感叹,刘凤岐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将啊!
刘凤岐如此行事,不仅巧妙地维护了军令的威严,也使得骑一师的请战行为看起来合情合理。
而且,还能有效地堵住那些可能会出现的非议之口。
刘镇庭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台阶,一个能够让他顺理成章地接受骑一师请战的理由。
而刘凤岐的这一举动,恰好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
正因为如此,刘镇庭对刘凤岐的重视程度,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