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8章 左右为难
    “姜格,你去把这些细碎的干草、干叶子都平整的铺在坑底,记得铺均匀一些,后面方便引火!”

    杜若说着,指了指堆在一旁的枯枝落叶。

    “得勒,俺保证铺得整整齐齐的!”

    姜格拎起背篓,往背篓里抓了一些枯草和落叶,就往土坑里撒去。

    这比撒稻种和麦种容易多了,根本不算什么事。

    “孙五斤,你带着两个孩子,去附近再找一些干草过来!”

    “咱们等会得给土窑封顶,混上一些干草,能更结实一些。”

    混入干草,可以增强泥土的韧性。

    所以人们以前在乡下建立土房子的时候,都会混入一些干草或者秸秆。

    “干草倒是不难找,可是这水......”

    孙五斤说着,一脸肉痛的看向杜若。

    前些日子,为了和泥捏陶罐,已经用掉了一些水了。

    他现在想来,都还有些心疼。

    现在要封顶,岂不是又要用水?

    不然这么干硬的泥土,哪里能密封窑顶呢,必是要加水和泥才能封顶的。

    可是他们那点水,哪里经得起这样霍霍啊?

    还没等杜若说话,姜格也焦急的问道:

    “杜姐,这封顶的泥浆,咱们能不能用海水来和啊?”

    “这个嘛......”

    杜若沉思了一会,也有些纠结。

    为什么不用海水和泥浆?

    这一来,那么多的洪水刚泄进海里,海水里有很多病菌就不说了。

    更重要的是,海水不能制作陶器。

    海水是咸的,里面富含高浓度的盐分、矿物质,以及各种杂质。

    当温度达到一定的高度,陶坯内部残留的盐分就会溶解。

    甚至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产生巨大的内部压力,会导致陶罐炸裂。

    哪怕他们运气好,陶罐没有炸裂,也会变脆变薄,晶体也会从陶罐的表面析出。

    不仅不经用,还不好看。

    所以捏陶罐的时候,是绝对不能用海水的。

    至于这封顶的泥土嘛,虽然影响也很大,但他们的饮用水实在少,这倒是让杜若踌躇了起来。

    “若是封顶的泥土用海水,也会炸裂开来吗?”

    见杜若有些犹豫,姜格又问道。

    “爆炸倒是不会爆炸......”

    “但是可能会出现细微的裂纹!”

    这些裂纹会让土窑内的热量流失,使窑内温度无法均匀升高,导致陶罐因为受热不均而开裂。

    而且盐结晶可能会让封顶泥变得更脆。

    若是泥土脆化而剥落,砸在下方的陶罐上,那也没用了。

    “这......”

    听完杜若的解释,大伙也沉默了。

    可是饮用水只会越来越少,用来和泥了,他们以后喝啥啊?

    谁也不能保证什么时候能找到新的水源啊!

    “不过也不是全无希望...”

    “这话怎么说?”

    “杜姐,你快说吧!”

    “只要咱们的温度足够高,也不是不行......”

    如果他们足够幸运,温度能达到800°C以上,氯化钠就会融化,形成一层玻璃状的釉质薄壳。

    这样就不会裂开了,更不会流失热量。

    但是前提也说了,要足够幸运,甚至温度达到了,也不一定会形成。

    而且他们用的是木柴,不是木炭。

    木柴的燃烧温度要比木炭低很多,通常在700-800°之间。

    如果充分助燃,确实可以达到一千度左右,但是他们连鼓风机都没有。

    搭窑也是新手上路,通风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恐怕很难达到八百度以上。

    一旦这一窑烧制失败,耽误工夫不说,再要和泥浆捏陶罐,也是需要用水的。

    那不是浪费更多的水?

    思来想去,一时之间倒是犹豫起来。

    主要是他们时间紧迫,拥有的水太少,试错成本太高了。

    就在左右为难之际,明珠突然站了出来:

    “阿娘,林子里不是还有些水坑没晾干吗?

    咱们不能从那里挖泥巴过来封顶吗?”

    虽说这几天的太阳很大,地面上的泥土晒干得差不多了。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

    树林里一些背阴的地方,因为大石块和树木的遮挡,还是有些泥土没有被晒干的。

    听见这话,众人顿时眼睛一亮,唰的一下就向明珠看过来。

    “对啊!不是还有林子里现成的泥土吗?”

    “还是年轻人的脑瓜子好使,俺咋就没想到呢!”

    “明珠真厉害!”

    ......

    想明白以后,大伙纷纷开始夸赞起明珠来。

    杜若也高兴的摸了摸孩子的头。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虽然也有倒灌的海水,但是当时毕竟下了大雨,又有山洪冲刷,水里的盐分已经被稀释了。

    这比直接用海水来和泥,确实要好很多。

    “既然这样,孙五斤你先带着他们去找干草,等会咱们一起去挖湿的泥土!”

    “得勒!”

    孙五斤应了一声,就背上背篓,带着两个孩子走了。

    杜若和姜格则开始把陶罐放进土坑里。

    姜格站在土坑里,杜若站在地面上,小心翼翼的把陶罐递给他。

    并叮嘱姜格,要严格控制陶罐和陶罐,陶罐和坑壁之间的缝隙。

    不能间隔太大,这样放不下十个陶罐。

    也不能间隔太小,这样放不下木柴,而且影响受热。

    放完陶罐,又开始递木柴。

    一直到孙五斤一行人背了一背篓的干草回来,他们才放完木柴。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