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的非洲大陆,当欧洲列强举着"文明使命"的旗帜四处扩张时,埃塞俄比亚却诞生了一位用荒诞对抗霸权的传奇皇帝——约翰尼斯四世。
这位从提格雷省走出的军阀,用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莽夫操作",在殖民史册上刻下了独属于非洲的幽默印记。
他的统治时期宛如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史诗,既有中世纪式的狂野,又暗含对现代文明的辛辣嘲讽。
一、登基乌龙:上帝认证的"临时工皇帝"
1868年的埃塞俄比亚正处于权力真空期,前皇帝特沃德罗斯二世在马格达拉要塞被英国远征军轰成焦土。
当贵族们为皇位争得头破血流时,时年40岁的约翰尼斯带着300名骑兵冲进阿克苏姆圣城。
这位前军阀的登基大典堪称戏剧界巅峰之作:他先是当众撕毁英国送来的《停战协议》,继而从袈裟内袋掏出一块布满裂纹的石板,声称这是所罗门王托梦赐予的"二维码"(实际是古盖兹文契约)。
当主教质疑其真实性时,约翰尼斯突然掏出火药枪朝天鸣放:"听见了吗?这是上帝的点赞声!"
这场闹剧般的加冕礼在三个月后就迎来国际考验。
意大利驻红海总督派使节索要马萨瓦港控制权,约翰尼斯在谈判桌上突然脱下皮靴,将沾满泥土的脚伸到对方鼻尖:"听说你们欧洲人讲究契约精神?来,先闻闻埃塞俄比亚皇帝的脚气!"
当意方代表强忍怒火递上条约文本时,皇帝又从侍从手中接过山羊,当场挤奶淋在羊皮纸上:"现在这份条约有了圣奶加持,你们敢不签?"
二、武器采购的"非洲拼多多"
面对意大利装备的加里波第步枪,约翰尼斯深知传统长矛难敌火器。
但他的军购策略堪称"魔幻现实主义"典范:1872年派往法国的采购团,用200头驴驮着象牙换大炮,结果驴群在苏丹边境集体叛变,驮着武器投奔马赫迪起义军。
气得皇帝下令在全国通缉"叛国驴",并发明了史上最早的动物指纹识别系统——给每头驴蹄烙印。
英国人送来的6门迫击炮更引发皇家闹剧。
试射当天,约翰尼斯强行邀请各国使节观礼,结果第三发炮弹偏离轨道,将皇后最爱的玫瑰园炸成泳池。
当皇后提着裙摆从废墟中冲出时,皇帝竟笑嘻嘻地跳进弹坑游泳:"看!朕为爱妃建造了地中海风情浴场!"
作为惩罚,他真的被罚连续三天刷洗皇宫厕所,期间还不忘用炮弹壳改装成马桶刷。
最绝的是1875年的"方尖碑抵押事件"。
约翰尼斯竟将阿克苏姆方尖碑(高24米、重160吨)作为贷款抵押物寄存在英国博物馆,还在合同里夹带私货:"若逾期未赎,上帝将诅咒伦敦每年365天暴雨。"
吓得维多利亚女王连夜派舰队送回文物,附言:"我们宁可不要利息!"
三、对战埃及的"降维打击"
1875年贡德特战役中,约翰尼斯面对1.5万装备现代武器的埃及军队,祭出祖传"魔法攻击":他命令士兵将山羊角绑在头盔上,夜间突然发动袭击。
埃及士兵在黑暗中看到无数发光犄角伴着战吼袭来,当场吓尿裤子者过半。
战后清点战场,发现埃及人丢弃的武器中混杂着大量成人纸尿裤。
当弹药告急时,皇帝又打起教堂主意。
他熔毁全国127座教堂铜钟铸造子弹,神职人员含泪祝福:"愿圣光穿透异教徒的屁股!"
更奇葩的是,他竟让巫医在子弹上涂抹"圣油"——实际是辣椒混合骆驼粪的秘制配方。
被击中的埃及士兵伤口溃烂时,还伴随着诡异的灼烧感,军医在报告中惊恐地写道:"敌人掌握了生化武器!"
决战时刻,约翰尼斯突发奇想组建"迪斯科战鼓队"。
300名鼓手按照《野狼disco》节奏擂鼓(该曲130年后才诞生),配合战象喷洒辣椒水,彻底打乱埃及方阵。
埃及指挥官阿卜杜勒在日记中吐槽:"这哪是打仗?分明是非洲好声音海选现场!"
四、意大利照明的"光污染大战"
1885年意大利占领马萨瓦港后,约翰尼斯发动"光明反击战"。
他首先命令全国儿童捕捉萤火虫,装入葫芦制成"圣光信号灯"。
结果萤火虫因水土不服集体绝食,葫芦灯在夜间闪烁如鬼火,反而帮意军标定了埃塞俄比亚阵地位置。
发现敌军使用探照灯后,皇帝召集祭司研发"圣光反射术"。
300面铜镜在月圆之夜反射月光,意外造成意军史上首例"月光灼伤"——两名士兵因长时间注视镜面引发暂时性失明。
意大利《晚邮报》酸溜溜地报道:"非洲野蛮人掌握了太阳神科技!"
最损的是心理战。
约翰尼斯派间谍在意大利军营厕所墙壁绘制"诅咒涂鸦",包括但不限于:手持叉子的恶魔、倒悬的教皇画像、以及"佛罗伦萨将沉入亚得里亚海"的预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结果意军过半士兵患上"神秘腹泻",军医在报告中战战兢兢地写道:"敌人可能掌握了超自然武器。"
五、苏丹战役的"地图刺客"
1889年的梅特马战役,约翰尼斯将"莽夫精神"发挥到极致。
开战前,他坚持使用传教士赠送的欧洲地图导航,结果把1.2万大军带入沼泽区。
当士兵们深陷泥潭时,皇帝竟站在蚂蚁山上高呼:"真正的战士应该与鳄鱼共舞!"
话音未落,他就被受惊的战马掀翻,左腿被鳄鱼咬掉半截。
发现地图标注的"战略高地"实为蚁山后,约翰尼斯怒撕羊皮卷:"欧洲人都是诈骗犯!他们的地图应该改名叫《如何送死指南》!"
在生命最后时刻,这位硬核皇帝仍不忘吐槽:"这箭肯定是义乌制造...质量忒好..."(当时中英《烟台条约》刚签署,中国商品开始流入非洲)。
他的遗嘱更是充满黑色幽默:将皇位传给死对头孟尼利克二世,附言"不能让我一个人气到复活"。
六、历史留名的"碰瓷艺术"
约翰尼斯的幽默基因甚至延续到死后。
1905年英国考古队偷挖其陵墓,结果研究团队连续三年遭遇沙尘暴,领队霍华德·卡特(后发现图坦卡蒙墓)在日记中写道:"皇帝的骸骨似乎在诅咒我们。"
最终英国人不得不送回部分棺材板以求心安。
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博物馆展览他的豹皮披风时,展柜玻璃连续17次莫名碎裂。
保安声称在午夜听到咆哮:"滚回罗马!"
最离奇的是2018年,欧洲航天局卫星在他战死地上空拍到神秘光斑,网友戏称:"约翰尼斯在天堂练激光剑呢!"
结语:非洲初代"莽夫文化"代言人
约翰尼斯四世的统治史,本质上是一部用荒诞解构严肃的抗争史诗。
当他在沼泽中高举错误地图冲锋时,当用辣椒水当生化武器时,当把皇位传给仇敌时,这位"莽夫皇帝"早已参透对抗殖民主义的真谛:与其悲情赴死,不如笑着让敌人懵圈。
他的遗产至今仍在非洲大陆回响——从利比亚卡扎菲的"万炮齐发射击月亮",到厄立特里亚用羊群触发地雷的游击战术,莽夫精神早已成为弱者对抗强权的另类智慧。
正如约翰尼斯临终所言:"真正的胜利,是让敌人在笑死前先吓尿!"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