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5章 轨道研制成功!
    杨勇听完宇文恺的话后,脸上没有露出特别兴奋的表情。

    他缓缓起身,淡定的追问道:“哦?有没有什么问题呢?是否遇到了哪些难题?”

    宇文恺脸上兴奋稍敛,换上了技术官员的严谨:“问题确实不少。其一,便是磨损。尤其是转弯处,外侧轨道和车轮磨损严重,需要定期更换维护。其二,是脱轨风险。车辆与轨道的契合度仍需优化,尤其在高速或弯道时,若遇颠簸,仍有脱轨之虞。其三,坡度与弯道半径限制很大,对选线要求极高,遇山需开隧,遇谷需架桥,成本激增。其四,便是这牵引之力……目前仍以畜力为主,虽效率提升,然终究有其极限。陛下曾提及的……‘蒸汽之力’,臣等召集了格物、冶金、铸造方面的大匠,成立了专组,日夜钻研,然其原理深奥,密封、气压、材料强度皆是难关,目前……目前尚在模型试验阶段,距实用,恐还需漫长时日。”

    说到最后,宇文恺语气中带着一丝惭愧。

    杨勇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不必气馁。蒸汽机之事,本就艰难,朕早有预料。你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将轨道实物铺设出来,并取得这般数据,已是大功一件!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一个个解决。磨损,就研究更耐磨的材料;脱轨,就改进车轮与轨道的设计;地形限制,就让工部的堪舆和工程人员提前介入选线!至于蒸汽机……继续投入,不要怕失败,朕等得起!”

    他的鼓励让宇文恺和几位大匠备受鼓舞,连声道:“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走吧,陪朕去看看车辆和实际的操作。”

    杨勇兴致勃勃地向前走去。

    众人来到轨道起点处,那里停放着几辆造型奇特的车辆。

    车辆没有传统的车厢,而是类似于平板车,但轮毂是特制的,带有凸起的轮缘,正好卡在轨道内侧。

    车架结构明显加强了承重能力。

    此时,正有役夫驱使着骡马,将一辆满载石料的轨道车缓缓拉动。

    只见四匹骡马显得颇为轻松,蹄声嘚嘚,拉着那看似沉重的车辆在轨道上平稳加速,速度果然比寻常马车快上不少,而且几乎没有颠簸!

    杨勇示意众人登上旁边一辆用于载人的轨道车——这车设有简单的座位和栏杆。

    在宇文恺的指挥下,役夫驱动骡马,车辆缓缓启动,然后速度逐渐提升。

    风声在耳边响起,两侧的景物飞速后退,平稳得让人几乎感觉不到是在乘坐车辆!

    “父皇!好快!好稳啊!”杨俨扶着栏杆,兴奋地小脸通红,这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

    李安更是紧紧抓住栏杆,感受着这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和平稳,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他脑海中已经开始模拟,若是在这样的轨道上运输火炮、弹药、兵员……那将是何等的效率!

    他对皇帝未雨绸缪的前瞻性思维,已然佩服得五体投地。

    杨勇感受着速度带来的微风,看着眼前不断延伸的轨道,心中豪情万丈。

    这就是他构想中贯通帝国血脉的起点!

    下车之后,杨勇对参与轨道研制的宇文恺和匠作监取得的成绩高度赞扬,让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明年能够建成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行的轨道。

    巡视完轨道,杨勇又视察了将作监的其他一些重点项目:改进后的水力锻锤,效率提升了数倍,正在哐当哐当地锻造着兵器的毛坯;

    新式的织机,能够织出更复杂花纹的布匹;

    玻璃工坊里,工匠们正在尝试吹制更大、更平整的玻璃;

    甚至还有一个小组在按照杨勇提供的极其简略的原理图,摸索着电解的原理……

    每一个工坊,都充满了活力与创造力,每一个人,都在为了陛下描绘的那个更高效、更强大的未来而努力。

    当夕阳西下,杨勇一行人离开将作监时,身后那扇沉重的大门缓缓关闭,将那个充满奇思妙想和金属轰鸣的世界再次隔绝开来。

    回程的马车上,杨勇闭目养神,脑海中却在飞速运转。

    轨道的成功实验,证明了方向的正确,接下来就是如何规划第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干线了。是连接洛阳与重要的矿产地?

    还是直接指向未来的用兵方向?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还是先把连接矿产地的轨道建起来,这样能最大化的提升武器的制造效率,完成后再慢慢连接重要节点城池,之后可以转化成为民用运输…………”

    一条清晰的发展规划已经在杨勇的脑海中形成。

    李安依旧沉浸在今日的震撼中。

    他看着那些将作监区域内刚刚点燃、亮如皎月的煤油灯,望着窗外华灯初上的洛阳街景,再回想那风驰电掣的轨道车,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追随这样的陛下,大隋的疆域和强盛,绝不止于江淮,绝不止于眼前。

    太子杨俨则兴奋地小声对李安说着自己的见闻和感想,对父皇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马车驶入皇城,巍峨的宫阙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深邃…………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