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葫芦藏茶,姓名留缘
姑苏城外,曼陀山庄。
暮色渐沉,山庄外的山茶花开得正盛,在晚风中摇曳生姿。赵陈牵着阿弥,停在山庄大门前的石阶下。王语嫣从牛背上轻盈跃下,素白的裙摆掠过青石台阶,像一片柔软的云。
她转身看向赵陈,目光落在他腰间那个始终未曾解下的墨玉葫芦上。这一路行来,她见过他无数次拿起葫芦,却从未看清里面装的是什么。
"前辈,"她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你那葫芦里……真的是酒吗?"
赵陈挑眉,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忽然解下葫芦,拇指一顶葫塞——
"啵"的一声轻响,塞子弹开。
他将葫芦递过去:"喝一口,不就知道了?"
王语嫣一怔,没想到他会这么干脆。她小心翼翼地接过葫芦,入手微沉,墨玉温润,竟还带着他的体温。她低头抿了一口,清冽的液体滑过舌尖,先是一丝微苦,而后回甘悠长,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是茶?"她讶然抬头。
赵陈大笑,伸手拿回葫芦,仰头灌了一大口,喉结滚动间,几滴琥珀色的茶汤顺着他的下巴滑落,没入衣领。
"不然呢?"他抹了抹嘴角,"你以为是什么?"
王语嫣抿唇,耳尖微红。她自幼在曼陀山庄长大,见惯了风雅之士品茗论道,却从未见过有人像饮酒一般豪饮清茶,更没见过有人将茶装入酒葫芦,整日挂在腰间。
"前辈行事……果然与众不同。"她轻声道。
赵陈不置可否,随手将葫芦系回腰间,拍了拍阿弥的脖子:"走了。"
他转身欲走,王语嫣却突然上前一步:"前辈!"
夜风拂过,吹起她鬓边的碎发。她的眼睛在暮色中格外明亮,像是盛满了未问出口的话。
"你还没告诉我……你是谁。"
赵陈回头,白发被风吹乱,遮住了半边眉眼。他静默片刻,忽然咧嘴一笑,那笑容在渐暗的天色中格外清晰——
"赵陈。"
两个字,干脆利落,再无多余解释。
王语嫣怔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青牛阿弥的尾巴懒洋洋地甩着,蹄声"嗒嗒"地敲在青石板上,混着葫芦里隐约的茶水晃荡声,一路远去。
……
夜色渐浓,姑苏城华灯初上。
赵陈牵着阿弥走在街上,两旁酒楼茶肆的喧闹声不绝于耳。他随手抛着几枚铜钱,琢磨着今晚是该找家客栈住下,还是直接出城露宿。
阿弥突然用角顶了顶他的后背。
"嗯?"赵陈回头,见阿弥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路边一家酒肆——准确地说,是酒肆门口蒸笼里热气腾腾的包子。
"你不是吃草的吗?"赵陈无语。
阿弥甩了甩尾巴,眼神里写满了"你看着办"。
赵陈叹了口气,摸出铜钱买了五个肉包,自己叼了一个,剩下的全塞进阿弥嘴里。青牛嚼得津津有味,满足地"哞"了一声。
就在这时,酒肆二楼传来一阵喧哗——
"慕容公子果然博学!这'参合指'的来历,连少林高僧都未必知晓!"
"哪里哪里,不过是家学渊源罢了。"一道温润的男声谦逊道。
赵陈咬包子的动作一顿,抬头看向二楼窗口。透过雕花木窗,隐约可见一群锦衣公子围着一个蓝衫青年敬酒。青年约莫二十出头,面容俊雅,举手投足间自带一股矜贵之气。
慕容复。
赵陈眯了眯眼,三两口吃完包子,拍了拍手上的油渍:"阿弥,今晚有好戏看了。"
阿弥嚼着包子,一脸茫然。
……
夜半,姑苏城外树林。
慕容复独自立于月下,手中一柄长剑寒光凛冽。他面前跪着三个黑衣人,正是白日里追杀王语嫣的一品堂杀手。
"废物。"慕容复的声音依旧温雅,剑尖却已抵上为首之人的咽喉,"连个不会武功的女子都抓不住,留你们何用?"
黑衣人颤抖着辩解:"公子明鉴!是、是有高人插手……"
"高人?"慕容复冷笑,"曼陀山庄附近哪来的——"
话未说完,一阵清脆的"咕咚"声忽然从头顶传来。
四人同时抬头,只见树梢上坐着个白发男子,正仰头喝着葫芦里的茶。见他们望来,那人还笑眯眯地举了举葫芦:"打扰了,你们继续。"
慕容复瞳孔一缩——以他的功力,竟没察觉此人何时出现的!
"阁下是谁?"他沉声道,剑锋微转。
赵陈从树上一跃而下,落地无声。他拍了拍衣摆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咧嘴一笑:
"过路的,看个热闹。"
月光下,墨玉葫芦在他腰间轻轻晃动,茶香隐约。
(第三十六章.完)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