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寝殿。
萧允翊猛地从床榻上坐起,额际沁出细密的冷汗,心脏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狂跳不止,带来一阵阵撕裂般的钝痛。他捂住胸口,大口喘息,眼前阵阵发黑。那并非疾病带来的痛苦,而是一种源自血脉深处的、难以言喻的悸动与共鸣,仿佛有什么与他紧密相连的东西,在远方发出了强烈而痛苦的呼唤。
“母后……”他下意识地低唤出声,脑海中浮现的却是沈清辞苍白而温柔的脸庞。是坤宁宫方向!这股强烈的牵引感,来自坤宁宫!
他掀开锦被,踉跄下床,不顾值守太监和宫女的惊呼与阻拦,执意要往坤宁宫去。
“殿下!殿下您怎么了?夜深露重,您身体才刚好……”贴身太监惊慌地试图拦住他。
“让开!”萧允翊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焦灼与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威严,“孤要去见母后!立刻!”
他那异常坚决的态度和苍白的脸色让宫人不敢再强拦,只得一边派人飞快去禀报陛下,一边匆忙为他披上外袍,簇拥着他赶往坤宁宫。
……
坤宁宫内,气氛已紧张到极致。
沈清辞服下“牵机引”后,身体如同化作战场。一股冰寒刺骨、带着混乱与侵蚀意味的黑灰色气流,与一股温润坚韧、却同样被激发到极致的乳白色生机在她经脉中疯狂冲撞、纠缠。她的身体剧烈颤抖,皮肤表面时而凝结出薄薄冰霜,时而又透出不正常的潮红,嘴角不断溢出鲜血,显然内腑已受创。
墨云舟盘坐于榻前,脸色比沈清辞好不了多少,他全力催动玄机匣,柔和的白光如同坚韧的丝网,竭力包裹、安抚着那两股暴走的力量,同时双手虚空划动,以逆向推演出的原始符文片段,试图引导气息归于平顺。但他推演出的符文毕竟残缺,面对如此猛烈的冲击,犹如杯水车薪,只能勉强护住沈清辞心脉要害,延缓崩溃的过程。
楚晚莹和孙院正更是心急如焚。楚晚莹手持金针,看准时机便迅速落下,试图封住几处关键穴道,阻止力量进一步失控。孙院正则不断将固本培元、护住心脉的丹药化入水中,由玉蔻小心地喂给沈清辞。
“不行!这样下去娘娘撑不住!”孙院正声音发颤,“‘牵机引’药力太猛,两股力量都已失控!必须让它们停下来!”
“停不下来!”墨云舟咬牙,汗水浸透了他的鬓角,“它们在相互吸引,也在相互吞噬!就像……就像磁石的两极!强行分离,恐怕会引发更剧烈的爆炸!”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殿外传来通报,太子殿下不顾阻拦,强行闯了进来!
“允翊?”沈清辞在极度的痛苦中,模糊地听到了通报声,她艰难地睁开眼,看到萧允翊苍白着小脸,跌跌撞撞地冲到她榻前。
“母后!您怎么了?!”萧允翊看到沈清辞如此惨状,吓得魂飞魄散,那心口的共鸣剧痛也愈发清晰。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想要抓住沈清辞的手。
就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沈清辞的瞬间——
异变陡生!
沈清辞体内那两股狂暴的力量,仿佛找到了另一个宣泄口和共鸣点,猛地分出一部分,如同受到吸引般,朝着萧允翊奔涌而去!而萧允翊体内那股因玉佩而被引动、一直潜伏的阴戾力量,也如同苏醒的毒蛇,骤然活跃起来,迎向了那股外来之力!
“不好!”墨云舟大惊失色,想要阻止已来不及!
嗡!
一股无形的震荡以沈清辞和萧允翊为中心扩散开来!殿内烛火剧烈摇曳,器物嗡嗡作响!
沈清辞和萧允翊同时身体剧震,喷出一口鲜血!但令人意外的是,沈清辞体内那原本激烈冲突的两股力量,在分流出部分并与萧允翊的力量接触后,竟诡异地达到了一种危险的平衡!冲突的强度骤然降低,虽然依旧在体内肆虐,但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样濒临崩溃。
而萧允翊则闷哼一声,只觉得一股冰寒与一股温暖交织的奇异力量涌入体内,与他本身那股阴戾之气相互纠缠、制衡,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胀痛与晕眩,他踉跄一步,几乎站立不稳,被眼疾手快的楚晚莹扶住。
“这……这是……”孙院正目瞪口呆。
墨云舟看着气息虽然微弱、但暂时稳定下来的沈清辞,以及虽然痛苦却并无性命之忧的萧允翊,脑中灵光一闪,失声道:“血脉共鸣!果然是血脉共鸣!娘娘与太子殿下的力量同源而出,可以相互牵引,也能相互制衡!娘娘冒险激发自身力量,不仅验证了这一点,更借助太子的力量,暂时稳住了局面!”
沈清辞虚弱地睁开眼,看着同样不好受的萧允翊,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愧疚,有庆幸,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了然。她艰难地开口,声音细若游丝:“允翊……你……感觉如何?”
萧允翊喘着气,忍着体内的不适,看着沈清辞,眼中之前的惊惧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连接感和……责任。他用力点头:“儿臣……无碍。母后,您……您没事就好。”他能感觉到,自己与这位并非生母的皇后之间,似乎建立起了一种超越血缘、却又源于血脉的特殊联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楚晚莹连忙为两人诊脉,片刻后,松了口气:“娘娘体内力量暂时平衡,但极其脆弱,需立刻静养调理,不可再受任何刺激。太子殿下体内多了一股外来的生机与一股外来的阴寒之力,与他本身的力量形成三角对峙,暂无大碍,但也需仔细观察。”
危机暂时解除,但每个人都心有余悸。沈清辞的冒险之举,虽然验证了“双子星”的猜测,并暂时保住了性命,却也让她和太子的身体状况变得更加复杂难测。
……
与此同时,冷宫地下,镜廊湖畔。
萧景琰自然不知坤宁宫内发生的惊心动魄。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这片诡异的地下湖和无尽的镜廊上。
那叶黑色小舟,依旧静静地漂浮在靠近镜廊的湖面上。萧景琰能感觉到,怀中的“守望之眼”胸针热度在持续增加,指向性明确地对着镜廊深处。
“陛下,让臣等先乘舟过去查探。”影煞请命。
萧景琰沉吟片刻,摇头:“此地诡异,人多未必是好事。朕亲自过去,你们在此接应。若一炷香后朕未返回,或有异动,你们便立刻撤离,封锁井口,不得有误!”他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影煞深知皇帝性格,不再多言,只是郑重道:“陛下小心!”
萧景琰解下披风,纵身一跃,身形轻灵如燕,准确地落在那一叶黑色小舟上。小舟只是微微晃动,并未沉没。他试着以内力催动小舟,小舟竟无声无息地朝着镜廊方向滑去。
湖面漆黑如墨,水下仿佛隐藏着无数双眼睛,冰冷的寒意透过船底渗上来。越是靠近镜廊,那股源自镜面的混乱、折射感越是强烈,无数个“萧景琰”在镜中晃动,让人头晕目眩,心神不宁。萧景琰紧守灵台,体内龙气自行运转,抵御着这股精神侵蚀。
小舟靠岸。踏上镜廊的地面,脚下是光滑冰冷的某种黑色石材,映照出模糊的人影。前后左右,上下皆是镜面,无数个身影在其中穿梭、重叠,仿佛陷入了一个永恒的迷宫。
萧景琰握紧龙渊剑,凭着“守望之眼”胸针传来的微弱指引,朝着一个方向走去。镜廊曲折迂回,岔路极多,若非胸针指引,极易迷失。
走了约莫半盏茶功夫,前方出现了一个相对开阔的圆形空间。空间的中央,并非镜面,而是一面巨大的、光滑如镜的黑色石碑?或者说,是一面……特殊的镜子?
这面“镜子”并非映照出周围的景象,其表面如同平静的黑色水面,幽深不见底。而在“镜面”之前,摆放着一个古朴的石台,石台上,赫然放着一本……与先太后那本札记几乎一模一样的深蓝色锦缎册子!除此之外,石台旁的地面上,还用某种暗红色的颜料,绘制着一个复杂的、与那黑色匣子和玉佩上符文风格类似,但却更加古老、更加完整的图案!
萧景琰心中一震,快步上前。他先警惕地检查了周围,确认并无陷阱,才伸手拿起那本册子。
册子的材质和装帧与先太后那本一般无二,但封面没有任何字样。他翻开册子,里面的字迹……竟然也是先太后的笔迹!但内容却截然不同!
这并非随手杂记,而更像是一本……记录着某种秘密知识和仪轨的笔记!
前面几页,绘制着各种复杂的符文和阵法图样,旁边有详细的注解,其中一些符文,赫然与墨家那扭曲符文未被污染前的原始形态极为相似!后面几页,则记录着关于“双子星计划”、“血脉容器”、“镜界通道”、“归位仪式”等令人触目惊心的词语!
萧景琰飞快地翻阅着,越看脸色越是阴沉,心中的怒火与寒意交织攀升!
根据这笔记记载,先太后,竟然曾是墨家核心成员!她潜伏宫中,暗中推动所谓的“双子星计划”,目的是培养两个拥有特殊“守望者”血脉的容器,其中一个被认为是“正确”的,另一个则是“错误”或备用的,并通过“镜界通道”,接引所谓“镜中之主”的力量降临,完成“归位”,以期掌控源钥,对抗“虚无之潮”,重振墨氏!
而林婉儿,不过是她选中的、执行计划的棋子之一!那“子非子”,并非指太子非萧景琰之子,而是指在先太后和林婉儿的计划中,太子萧允翊并非那个她们理想中的、纯粹的“守望者血脉容器”,他身上属于宇文玥的部分被视为“污染”!她们真正想要的“正确”容器,笔记中语焉不详,只隐晦提及“楚氏余孽”、“血脉返祖”等词句,矛头隐隐指向……楚家!指向沈清辞!
那“镜非镜”,指的便是眼前这面特殊的“黑色镜面”,它是连接所谓“镜界”的通道入口!而“当归”,便是启动这通道,完成“归位”仪式的指令!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似乎都串联了起来!先太后、林婉儿、墨家、镜中人、沈清辞、萧允翊……所有人都被卷入了一个由先太后策划多年的、疯狂而庞大的阴谋之中!
萧景琰合上册子,胸中杀意沸腾。他看向那面幽深的黑色镜面,又看了看地上那个完整的、似乎用于启动某种仪式的暗红色图案。
就在这时,他怀中的“守望之眼”胸针突然变得滚烫!与此同时,那面黑色的镜面,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开始荡漾起一圈圈涟漪!一个模糊、扭曲、带着无尽恶意与诱惑的女子身影,似乎在镜面深处缓缓浮现!
先太后的笔记最后一行字,如同诅咒般在他脑海中回响:
“当守望之眼再次凝视镜渊,当归之刻,即将来临……”
hai